A组 专项基础训练
选择题
1.(2015·广东中山质检,2)2013年10月14日,“Health Day News”报道:双酚基丙烷(BPA,分子式为C15H16O2)可能降低男性及女性的生育能力。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BPA的摩尔质量是228 g·mol1
-
B.1 mol BPA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 C.BPA属于有机化合物
D.1 mol BP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解析 BPA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答案 D
2.(2015·葫芦岛调研,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O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3.4 g H2O2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0.2NA C.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
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解析 A项,标准状况下,22.4 L O2为1 mol O2,含有的分子数为NA,正确;B项,每个H2O2含有2个极性键,3.4 g H2O2为0.1 mol H2O2,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0.2NA,正确;C项,常温下,铁片投入浓H2SO4中会发生钝化,错误;D项,Cl2+2NaOH===NaCl+NaClO+H2O,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为0.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正确。 答案 C
3.(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C.50 mL 18.4 mol·L
-1
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D.将含有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的胶体中含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解析 A项,标准状况下,氟化氢为液体,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错误;B项,根28 g
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生成4 mol N2转移15 mol电子,当生成-=1 mol N2时,
28 g·mol115 mol
转移的电子为=3.75 mol,正确;C项,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
4浓硫酸会被稀释成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应,无法根据浓硫酸的量来计算生成的SO2的量,错误;D项,由FeCl3饱和溶液制Fe(OH)3胶体,需Fe3水解,水解程度不确定,无法
+
确定胶体粒子的数目,错误。 答案 B
4.(2015·河北廊坊质检,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 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Cu-Zn(H2SO4)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 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应为0.1NA C.一定条件下定容容器中充入3 mol H2(g)和1 mol N2(g)发生反应:3H2(g)+N2(g)
2NH3(g) ΔH=-Q kJ/mol,当该反应放出0.25Q kJ的热量时,容器中的氢分子
数共有2.25NA
D.在5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3NA
解析 A项,CH2===CH—COOH中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0.1 mol丙烯酸中双键数目为0.2NA,错误;B项,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错误;C项,由题可知有0.25 mol N2参加反应,反应掉H2为0.75 mol,剩余2.25 mol H2,正确;D项,乙醇水溶液除乙醇外还有水,错误。 答案 C
5.(2014·山东泰安期末,5)如图所示,①和②为两个体积相同的固定容器,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中的H2为1 mol,则②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01×1023个 B.①和②中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8
C.H2、O2均能发生化合反应,但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D.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①和②中H2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若H2为1 mol,则O2为0.5
mol,故O原子数目为6.02×1023个,A项错误;①和②中H2与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所以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1∶8,B项正确;H2能发生置换反应,如H2与CuO反应,O2也能发生置换反应,如O2与H2S反应,C项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①和②两容器体积相同,但气体分子个数不同,所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不可能均相同,D错误。 答案 B
6.(2013·江苏徐州期末,12)标准状况下有以下四种气体:①6.72 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 g H2S
④0.2 mol NH3。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体积:④<①<③<② B.质量:④<①<③<② C.物质的量:①<②<③<④ 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
6.72 L23解析 ①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个HCl分子的物质-1=0.3 mol,②3.01×10
22.4 L·mol3.01×102313.6 g
的量为-1=0.5 mol,③13.6 g H2 S的物质的量为-=0.4 mol,④0.2 236.02×10 mol34 g·mol1mol NH3。标准状况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体积:④<①<③<②,A项正确;CH4的质量为0.3 mol×16 g·mol1=4.8 g,HCl的质量为0.5 mol×36.5 g·mol1=18.25 g,NH3的
-
-
质量为0.2 mol×17 g·mol1=3.4 g,质量:④<①<③<②,B项正确;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
-
④<①<③<②,C项错误;CH4中n(H)=0.3 mol×4=1.2 mol,HCl中n(H)=0.5 mol,H2S中n(H)=0.4 mol×2=0.8 mol,NH3中n(H)=0.2 mol×3=0.6 mol,氢原子数:②<④<③<①,D项正确。 答案 C
B组 专项能力训练
选择题
1.(2015·攀枝花诊断,15)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b-a-A. mol·L1
V
2b-a-B. mol·L1
V2(2b-a)-D. mol·L1
V
+
-
+
-
2(b-a)-C. mol·L1
V
解析 注意混合溶液分成了两等份,由Mg2+2OH===Mg(OH)2↓、Ba2+SO24===BaSO4↓可知原溶液中含有n(Mg2)=
+
+
-
2a-
mol=a mol、n(SO24)=2b mo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2
+
2
液中n(K)=2n(SO24)-2n(Mg)=2(2b-a) mol。故c(K)=
+
2(2b-a)
mol/L。 V
答案 D
2.(2015·吉林长春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 g某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 22.4 ap22.4 abA. B.
bNApNA
22.4 a
C.
bNA
22.4 pbD.
aNA
bp
解析 a g该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的分子数为,可得b g该气体的
abp22.4 pb
物质的量为(mol),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a NAaNA答案 D
3.(2014·北京东城调研,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Na2O2与足量H2O反应产生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解析 A项,1 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错误;B项,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OH的数目,错误;C项,Na2O2与H2O反应,每生成1 mol氧气转移2 mol电子,所以产生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正确;D项,标准状况下,己烷呈液态,错误。 答案 C
4.(2014·湖南十三校联考,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30 L pH=1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数为0.03NA
B.用含有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等于0.1NA C.25 ℃时,pH=13的1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为0.2NA
--
-
-
D.100 mL 12 mol·L
-1
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的氯气分子数为0.3NA
-
-
-
-
解析 A项,pH=11,则c(OH)=1×103mol·L1,故含有的OH数为0.03NA;B项,Fe(OH)3胶粒是Fe(OH)3的聚集体,故胶粒数比Fe3的数目少;C项,pH=13,则c(OH)=0.1 mol·L
+
-
-1
,故含有的OH数为0.1NA;D项,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反应停
-
止。 答案 A
5.(2013·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2am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
baNA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A.①③ B.②④
解析 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Mr(S)=
a g
C.①②
D.②③
12 a
=,①对;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M(S)=a 1b b g12
m gm--
g×NAmol1=aNA g·mol1,③错;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n(S)= mol,-1=aNAaNA g·mol②对;a g硫原子即1个硫原子,其中所含电子数为16个,④错。 答案 C
6.(2013·吉林长春模拟)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A B C D 二氧化碳 1 mol 22.4 L 碳酸钠 1 mol 106 g 106 g 转移的电子 2NA 1 mol 2NA 解析 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每生成1 mol氧气,固体质量就增加56 g,消耗2 mol二氧化碳和2 mol过氧化钠,同时生成2 mol碳酸钠,而转移的电子数是2NA;常温常压下1 mol CO2的体积不是22.4 L。 答案 C
热点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2014·广东理综10,2013·广东理综9,2013·课标Ⅱ9,2013·江苏化学7)
【演练1】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 )
(2013·广东理综,9C)
(2)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
(2012·江苏高考,8C)
(3)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 )
(2011·广东理综,9C)
(4)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个( )
(2010·四川理综,7A)
(5)标准状况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 )
(2010·上海,7D)
答案 (1)× (2)× (3)× (4)× (5)× 【演练2】 物质的组成和微观结构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A个电子( )
(2013·广东理综,9A)
(2)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
(2013·江苏高考,7C)
(3)1.0 L 1.0 mol·L
-1
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 )
(2013·课标Ⅱ,9A)
(4)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 )
(2013·课标Ⅱ,9B)
(5)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
(2012·新课标全国卷,9B)
(6)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
(2012·四川高考,7B)
(7)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
+
(2011·新课标全国卷,7B)
(8)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
(2011·新课标全国卷,7A)
答案 (1)√ (2)√ (3)× (4)√ (5)√ (6)√ (7)√ (8)× 【演练3】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 )
(2013·广东理综,9D)
(2)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2013·江苏高考,7D)
(3)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2012·江苏高考,8A)
(4)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
(2011·大纲全国卷,12D)
(5)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
(2011·江苏,8D)
(6)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2011·海南,10B)
(7)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2010·福建理综,7C)
(8)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
(2010·江苏,5C)
答案 (1)× (2)× (3)× (4)√ (5)√ (6)× (7)× (8)× 【演练4】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5 ℃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 )
(2013·课标Ⅱ,9C)
(2)1 L 1 mol·L
-1
-
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
(2013·江苏高考,7A)
-
(3)1 L 0.1 mol·L
-1
氨水含有0.1NA个OH( )
(2011·广东理综,9B)
-
(4)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
(2011·海南,10C)
(5)10 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 )
(2011·海南,10D)
-
+
答案 (1)× (2)× (3)× (4)× (5)√
【演练5】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0 mL 18.4 mol·L
-1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
(2012·四川高考,7C)
(2)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
(2012·四川高考,7D)
(3)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分子( )
(2010·广东高考,8C)
答案 (1)× (2)× (3)×
热点二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2014·浙江理综7,2013·福建理综10C,2013·天津理综4B,2013·山东理综11C) 【演练6】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V L浓度为0.5 mol·L
-1
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V L B.加入10 mol·L
-1
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
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 D.加入V L 1.5 mol·L
-1
的盐酸混合均匀
解析 A项,通入HCl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该项不合理;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浓缩会导致HCl挥发,该项不合理;D项,不同浓度的盐酸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是两溶液的体积之和,该项不合理。 答案 B
【演练7】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配制0.100 0 mol·L
-1
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2013·福建理综,10C)
(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2013·天津理综,4B)
(3)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
-1
的溶液,所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
(2013·山东理综,11C)
(4)用
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 )
-
(2012·天津理综,4D)
(5)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
-1
碳酸钠溶液( )
(2012·福建理综,6C)
(6)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
(2012·安徽理综,10B改编)
(7)欲配制1.00 L 1.00 mol·L
-1
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
(2011·新课标,7C)
答案 (1)√ (2)× (3)× (4)× (5)× (6)× (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届高考化学配套练习三年模拟精选 专题1中学化学常用计量——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