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东、南、西、北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并学习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方向。 目 标 2.通过观察,发现发现四个方向的特点。 重点难 点 导学流 程 预 习 任 务 1.通过应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2.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学 习 活 动 观察P3例1主题图 ,完成下面的练习。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 )面, (2)教学楼在校园的( )面,大门在校园的( )面。 (3)小明面向( )方,他背对的是( )方,小明左手指向( )方, 右手指向( )方。 自主研学: 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找到教室的东、南、西、北。) 自 实践探究一: 主 1.小组讨论自主研学的内容,并说一说分辨东、南、西、北的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学 2.总结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向其他小组展示。 习 实践探究二: 1.观察p4例2主题图,小组讨论。 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 通过讨论总结出地图通常是按上_____下_____左_____右_____绘制的。 2.观察p4例2主题图,小组讨论。 操场在图书馆的( )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 )面。 教学楼在大门的( )面,大门在教学楼的( )面。 通过讨论总结出东和_____相对,南和_____相对。 1.默写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 右面是( )。 当 2.与东相对的方向是( ),与南相对的方向是( )。 堂 3.你坐在教室的正中间,面向西,你的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检 4.秋天大雁从( )方飞向( )方,春天大雁从( )方飞向( )方。 测 5.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方,左面是( )方,右面是( )方。 6.( )面的树叶比较茂密,( )面的树叶比较稀疏。 教学 反 思
1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1.初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目 标 2.借助指南针,发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位置关系。 重点难 点 导学流 程 预 习 任 务 1.通过应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2.让学生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方位。 学 习 活 动 观察P7例3主题图 ,完成下面的练习。 (1)餐厅在校园的( )角,存车处在校园的( )角, 科技楼在校园的( )角。 (2)餐厅在存车处的( )方向,科技楼在多功能的( )方向,多功能在科技楼的( )方向。 (3) 自主研学: 认识生活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找到教室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自 实践探究一: 主 1.小组讨论自主研学的内容,并说一说分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最 学 好。 习 2.总结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向其他小组展示。 3.观察p7例主题图,小组讨论。 餐厅在校园的( )角,存车处在校园的( )角, 科技楼在校园的( )角。 实践探究二: 1.观察p7例主题图,小组讨论。 餐厅在存车处的( )方向,科技楼在多功能的( )方向,多功能在科技楼的( )方向。 2.通过讨论总结出东南和__________相对,东北和__________相对。 标出下图中一些地方所在的方位。(以小兔家为中心) 小熊家 小鸡家 小猪家 北 当 ( ) ( ) ( ) 堂 小狗家 小兔家 小猴家 检 ( ) ( ) 测 小牛家 小马家 小鹿家 ( ) ( ) ( ) 教学 反 思
2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简单的路线图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1.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目 标 2.是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 重点加强学生语言描述的的训练。 难 点 导学学 习 活 动 流 程 预习1.观察P8例4主题图 ,帮文文和小平解决他们的问题。 任 务 2.尝试自己附近建筑的设计路线图,在课上考考同学们。 我家的路线图: 自 主 学 习 自主研学: 1.画出文文和小平的路线图,再试着说一说。 2.尝试自己设计路线路,并说一说。 实践探究一: 1.小组讨论文文和小平的路线图,比一比谁说的最好。 2.小对子互相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实践探究二: 1.设计路线图,在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谁说的最好。 2.小对子根据自己的设计图,互相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当 堂 检 测 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教学 反 思 3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位置与方向(一) 主备人 课型 练习 时间 教学1.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绘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目 标 2.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通过应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难 点 导学学 习 活 动 流 程 一.填空。 1.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2.太阳早晨从( )面升起,傍晚从( )面落下。燕子每年秋天都从( )方飞往( )方过冬。 3.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是( )、( )、( )、( )、( )、( )、( )、( )。 二、看图填空。 (一) 1.明家出发,向( )走100米。再向( )走50米到超市,超市在小明家的( )方向。 2.从小明家出发,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医院,医院在小明家的( )方向。 3.邮局在小明家的( )的方向,两处相距( )米。 (二) 1.长宁大道的北面有( )、( )、( )。 2.竹园路的西面有( )、( )、( )。 3.学校在小慧家的( )面,小军家在小慧家的( )面。 教学反 思 4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口算除法——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方法,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目 标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算理,并总结出简便的算法。 重点难 点 导学流 程 课前准 备 课前练 习 自 主 学 习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且能够正确表达。 学 习 活 动 10张一沓的纸,准备10沓。 20×3=( ) 思考:20就是( )个十,( )个十乘3就是( )个十,就是( )。 自主研学: 快速P11例1 思考60÷ 3=( )60就是( )个十,( )个十除以3是( )个十,就是( )。 实践探究一: 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探究二: 把60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探究三: 8÷4= 9÷3= 60÷2= 50÷5= 80÷4= 90÷3= 600÷2= 500÷5= 800÷4= 900÷3= 6000÷2= 5000÷5= 简便算法: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______________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有__________,就在___________添几个0。 展示一:小组长带领组员探究讨论60÷ 3的算理。 展示二:小组长带领组员探究讨论600÷ 3的算理。 展示三:小组长带领组员探究讨论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5
展示提 升 教 学反 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口算除法----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处以一位数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理解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口算算理,并且熟练计算。 2.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算理,并且熟练计算。 重点、难点 熟练计算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笔 记 自 学 自 悟 随堂笔记一 一、温故知新 1.运用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乘法算理,计算(1)120就是( )个十,( )个十120×3 乘3就是( )个十,( )个十就是2.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理,计算23×3 ( )。 23可以分成( )和( ),( ) (完成随堂笔记一) (2) 乘3等于( ),( )乘3等于( ),二、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3个班上手功课一共用去120张彩色手所以23乘3等于( )。 工纸,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 随堂笔记二 1.列式计算 2.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理解算理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便算法 思考:120就是( )个十,( )个 (完成随堂笔记二) 十除以3就是( )个十,( )个十 就是( )。 三、一位数除两位数 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个人,每随堂笔记三 人得到多少张?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列式计算 2.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理解算理 思考:66可以分成( )和( ),( )3.简便算法 除以3等于( ),( )除以3等于 (完成随堂笔记三) ( ),所以66除以3等于( )。 等级评定:_________ A、 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快乐 合作 题。 B、 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展示一:通过分一分、画一画理解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口算除法的算理。 展示二:通过分一分、画一画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口算除法的算理。 6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简单的笔算除法(一)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过程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算理。 2.掌握出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理解笔算算理。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除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笔 记 一、课前准备 随堂笔记一 1.口答 4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1)数学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 )个一? 2.板演 (2)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517 二、主题图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 学 自 悟 1.通过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你收集的信息,你能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3.列式计算,三年级平均每班中多少棵树? (完成随堂笔记一) 三、笔算除法 1.通过摆小棒,明确每一次竖式计算结果的 含义。 等级评定:_________ 2.说一说笔算的过程。 (完成随堂笔记二)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7
随堂笔记二 快乐 合作 展示一:通过观察主题图,编一个完整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展示二:板书分小棒的过程以及笔算除法,并分析每一次竖式计算结果的含义。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简单的笔算除法(二)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以及验算。 2.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一、课前准备 口答 被除数÷( )=( ) 商×( )=( ) 板演 369 284 二、笔算除法 随堂笔记一 学 习 笔 记 自 学 自 悟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课? 1.用小棒摆一摆。 2.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说一说竖式中的每一次计算的结果都是怎么得到的,沟通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 (完成随堂笔记一) 三、验算 1.你计算得结果正确吗?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吧? 2.我有一种验算方法,你喜欢这种验算方法吗?请你试一试。 (完成随堂笔记二) 随堂笔记二 1.当没有( )时,可以用( )和( )相乘来验算。 2. 2 6 × 2 ( ) 等级评定:_________ 快乐 合作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一: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说一说竖式中的每一次计算的结果都是怎么得到的,沟通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 展示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8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比算除法以及验算。 2.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一、课前准备 板演 56÷2= 32÷2= 一、笔算除法 随堂笔记一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接着除下去吗? 学 习 笔 记 自 学 自 悟 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2.把竖式计算的过程补充完整。 随堂笔记二 3.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4.说一说竖式中的每一次计算的结果都是验算一下,上面的计算正确吗? 怎么得到的,沟通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 (完成随堂笔记一) 二、验算 1.你计算得结果正确吗?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吧? 2.我有一种验算方法,你喜欢这种验算方法吗?请你试一试。 (完成随堂笔记二) 等级评定:_________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9
快乐 合作 展示一: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说一说竖式中的每一次计算的结果都是怎么得到的,沟通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 展示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比算除法以及验算。 2.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一、课前准备 板演 256÷2= 432÷2= 一、笔算除法 有一本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2.写出竖式计算的过程。 3.思考下面的问题 (1)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2)为什么商的十位上的是4而不是别的数?余下的“1”表示多少。 (3)结合题目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完成随堂笔记一) 二、验算 1.你计算得结果正确吗?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吧? 2.我有一种验算方法,你喜欢这种验算方法吗?请你试一试。 (完成随堂笔记二) 三、小组讨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完成随堂笔记三) 随堂笔记一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习 笔 记 随堂笔记二 验算一下,上面的计算正确吗? 自 学 自 悟 随堂笔记三 1.从被除数的________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_________,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____________。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________。 3.每求出一位数,余下的数必须________。 等级评定:________ 快乐 合作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一:写出竖式过程,解决思考的三个问题。 展示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展示三:总结 10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笔算练习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课型 练习课 时间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能正确进行口笔算。 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 活动 一、基本练习 1、口算接龙。 2、笔算闯关。 练习四12题6道计算题,谁能都做对,证明谁闯过了第一关,做错的,说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3、100÷2 63÷3 2800÷7 6300÷9 200÷5 84÷2 2400÷6 5600÷8 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重点 难点 内容 环节 自 主 练 习 6276 2324 3651 3640 8498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3题。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怎样理解平均每集播放多长时间?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计算。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5题。 (1)出示,理解题意。 (2)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3)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4)想一想,你提出了几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 3、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8题。 (1)读题,思考。 (2)学生独立解答。 11
教 学 反 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商中间有0的除法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要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学 习 活动 学前准备 口算 学习教材第23页例5. (完成随堂笔记一 ) 自主探究一: 学习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2)题。 讲清算理。 (完成随堂笔记二 ) 学 习 笔 记 随堂笔记一: 1、口算 2学习教材第23页例5. 0÷5=() 0÷2=() 0÷8=()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 随堂笔记二: 1、按下面步骤学习。 (1)理解题意。 (2)208÷2笔算。 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 (3)讲清算理。 2、216÷2 探究笔算方法。 重点 难点 内容 环节 自 主 学 习 快乐 合作 展示 学习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一:探究过程最精彩! 借助第(1)组题明确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展示二:探究过程我最棒! 借助第(2)组题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理。 12
教学 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商末尾有0的除法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商末尾有0的除法以及验算。 2.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一、课前准备 板演 208÷2= 216÷2= 二、笔算除法 有一本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4.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5.写出竖式计算的过程。 6.思考下面的问题 (1)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4)为什么商的十位上的是4而不是别的数?余下的“1”表示多少。 (5)结合题目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完成随堂笔记一) 二、验算 3.你计算得结果正确吗?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吧? 4.我有一种验算方法,你喜欢这种验算方法吗?请你试一试。 (完成随堂笔记二) 四、小组讨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完成随堂笔记三) 随堂笔记一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习 笔 记 随堂笔记二 验算一下,上面的计算正确吗? 自 学 自 悟 随堂笔记三 4.从被除数的________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_________,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____________。 5.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________。 6.每求出一位数,余下的数必须________。 等级评定:________ 快乐 合作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一:写出竖式过程,解决思考的三个问题。 展示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展示三:总结 13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用估算解决问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让学生经历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及体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2.用估算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通估算解决问题。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一、课前准备 口算 39×4≈ 216×2≈ 98×8≈ 61×6≈ 197×2≈ 51×2≈ 随堂笔记一 每天的住宿费=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一 学 习 笔 记 自 学 方法二 自 悟 二、阅读与理解 1.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大约”是什么意思? 三、分析与解答 1.要想知道“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需要哪些信息。 2.解决问题 (完成随堂笔记一) 四、回顾与反思 1.你们的解答都合理吗?为什么? 2.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的多还是比90元 等级评定:________ 少?比80元呢?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快乐 合作 展示:明确问题和信息,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14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让学生经历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及体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2.用估算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通估算解决问题。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一、课前准备 口算 39×4≈ 216×2≈ 98×8≈ 61×6≈ 197×2≈ 51×2≈ 随堂笔记一 方法一 学 习 笔 记 自 学 自 悟 二、阅读与理解 1.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够装”是什么意思? 三、分析与解答 1.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 2.解决问题 (完成随堂笔记一) 四、回顾与反思 1.你们的分析有道理吗? 2.你是怎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请和同学交流一下。 五、扩展提升 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请你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二 等级评定:________ 快乐 合作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明确问题和信息,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15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练习 时间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用除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一、课前准备 口算 800÷4= 5000÷5= 600÷2= 90÷3= 480÷8= 88÷2= 板演 256÷2= 256÷6= 208÷2= 216÷2= 650÷5= 245÷8=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随堂笔记一 1.先比较被除数_______和除数,确定商在哪一位。 2.除的过程中每一步余数必须________除数。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_______。 自 学 自 悟 4.如果除到最后有余数,验算时不要忘了 __________。 1.总结计算方法。 2.用关键词进行提炼概括。 (完成随堂笔记一) 三、用除法解决问题 5.用关键词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习 笔 记 随堂笔记二 1.第一题我选择了用________,因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题我选择了用________,因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题我选择了用________,因为_____ 在解答过程中,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方法?为什么呢? (完成随堂笔记二) 等级评定:________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快乐 合作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展示:总结归纳,并交流自己的方法。 16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练习)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练习 时间 1.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2.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笔 记 自 学 自 悟 一、计算 随堂笔记一 商的位1.怎样能够快速的看出一位数的除法商是数 几位数呢? 2.除法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876÷3 3.你能准确地算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商吗? 242÷4 (完成随堂笔记一) 417÷6 896÷8 644÷7 三、用除法解决问题 753÷5 随堂笔记二 估算的结果 准确数 1.首先应该求出什么? 2.你是怎样想的,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等级评定:________ (完成随堂笔记二) 快乐 合作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总结归纳,并交流自己的方法。 17
珲春市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检测 主备人 学习目标 课型 检测 时间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的检测,看学生是否掌握除法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和验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 重点、难点 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内容 环节 一、请你填一填。 1. 63是( )的9倍,( )的4倍是128。 2. 54里面最多有( )个6,64里面最多有( )个8。 3. 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 )几次。 4 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 5. 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6. 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 7. 0除以6等于( )。 8. 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 二、对错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基 础 知 识 1. 0×8=0÷8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 )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 ) 4.任何不是0的除数除以0,都得0。 ( ) 5.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小。 ( ) 三、快乐ABC。(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 4800÷6,商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2. 下面各数被2除余数都为0的一组是( )。 A.98,45,301 B.39,48,52 C.42,980,66 3.一位数除以三位数,商是( )新 课 标第 一 网 A.两位数 B.三位数 C.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4.小红做了36朵花,是小翠所做的花的3倍,小翠做了( )朵花。 A.9 B.12 C.108
18
单元检测题 能 力 跳 板 四、开心计算。 1.直接写得数。 68÷4= 840÷4= 220×4= 180÷3= 480÷3= 9000÷3= 3×500= 1800÷3= 70÷5= 360÷5= 360×0= 4500÷5= 91÷7= 280÷2= 200×9= 0÷180= 2.估算。 71÷8≈ 323÷4≈ 359÷6≈ 103÷2≈ 4.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06÷3 = 517÷5 = 783÷6= 420÷3 = *209÷3 = *676÷4= 4.脱式计算。 (390+30)÷7 2340÷5÷3 2065+4675÷5 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公园运来180盘花,准备摆在3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盘? 2.学校买回6?书,每?40本,把这些平均分给8个班,每个班可分图书多少本? 3.猴妈妈买回23个桃,尽量的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得几个桃?剩下的留给自己吃,猴妈妈吃了几个桃? 19
创 新 台 阶 教学 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复式统计表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 2.培养学生数据解读的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数据解读的能力。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笔 记 随堂笔记一 一、收集与整理(单式统计表)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才能又快又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地知道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哪项活动吗? 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完成数据收集与整理。 (完成随堂笔记一) 自 学 自 悟 二、合二为一(复式统计表) 我们现在有两张统计表,比较起来有点麻烦,要是能放在一张表上就方便多了,同学们,你们有更好的方法吗? (完成随堂笔记二) 三、解读信息,体验优点。 1.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随堂笔记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级评定:________ 快乐 合作 展示 提升 教学 反思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一:根据调查结果,完成单式统计图。 展示二:根据完成的单式统计图,“创造”复式统计图。 20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解决问题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通过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2.提高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 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一、看图提问 思考: 1.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问题吗? 3.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二、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完成随堂笔记一) 小组讨论: 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三、扩展练习 随堂笔记一 方法一 学 习 笔 记 方法一 自 学 自 悟 随堂笔记二随堂笔记二 (1)两个剧场上午共放映( )场,下午共放映( )场。 (2)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 )。 1.阅读表格,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2.根据表格,完成各题。 (完成随堂笔记二) 快乐 合作 展示交流 教学 反思
(3)小龙下午3时买当天的票,它可以看那几个节目? 等级评定:________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成果,面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成果。 46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24时计时法练习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练习 时间 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2.进一步熟悉24时计时法。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知识,发展能力。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笔 记 自 学 自 悟 一、不同计时方法的转换 随堂笔记一 1.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下午2时是( )上午8时是( ) (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10时是( )夜里2时是( ) (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凌晨4时20分是( )下午5时半是( ) 2.用12时记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时是( ) 22时40分是( )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时是( )13:50是( ) ( )12时是( )8时是( ) (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诊断所 判断对错,并说一说错在哪里。 随堂笔记二 1.15时是3时 ( ) 我晚上( )时睡觉,第二天早晨2.火车上午10时开出,第二天早上6时到达,经过了20小时。 ( ) ( )时起床,我睡了几小时? 3.今天的0时,就是昨天的24时。( ) 4.一昼夜,时针走2圈。 ( ) 5.一昼夜,时针走24圈。 ( ) (完成随堂笔记一) 三、扩展练习 1.把问题补充完整,并解决问题。 2.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完成随堂笔记二) 快乐 合作 展示交流 教学 反思
47
等级评定:________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成果,面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成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 主备人 教学目标 内容 环节 课型 练习 时间 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本单元及以前所学相关知识。 重点、难点 扩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笔 记 自 学 自 悟 一、时间单位 随堂笔记一 到这一单元为止,我们学习了许多时间单位,请你完成表格。 年 ______个月,______个季度。 平年______天,闰年______天。 (完成随堂笔记一) 月 31日: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月 二、扩展练习 30日: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月 1.照样子填一填 22:00 晚上10时 28日:_____________________月 下午3时20分 29日:_____________________月 9:45 凌晨4时30分 日 ______时 13:00 时 ______分 午夜12时 2.一盘围棋塞,从13:30开始,下了80分 ______秒 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 )。 3.小明晚上9:30睡觉,第二天早上 秒 6:30起床,他一共睡了( )小时。 随堂笔记三 内容 起止时间 三、解决问题 算一算,填一填 学生到校 7:30~8:00 一所小学,要求学生上午8:00前到体育锻炼 校,8:00全校展开体育锻炼30分钟。从8:40开始,安排三节课,每节课40第一节课 8:40~ 分钟,两节课间都要休息10分钟。其中第二节课 第二节课下课后马上要做5分钟的眼保健操。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将右面的作息眼保健操 时间表补充完整。 第三节课 (完成随堂笔记三) 等级评定:________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快乐 合作 展示交流 教学 反思
展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成果,面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成果。 48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制作活动日历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动手实践 时间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 学 习 流 程 一、 调查。 1.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日历? (整本、单张、台历、书历) 2.这些日历都是怎样做的? 3.你们想自己做一个活动日历吗? 二、 制作活动日历 1.了解任务,明确用具 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需要做什么?用具有哪些?都有哪些要求? 2.分析思考,分配用具 问题(1)只有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要表示那么多内容,怎么办呢? 问题(2)你们组打算怎么分工呢? 3.分工合作,完成活动 活动:按照你们的想法开始制作吧? 4.操作活动,验证成果 操作:做的怎么样?符合要求吗?说一个日期,摆一摆,试一试吧! 交流:在今天的活动中,你们组最成功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讨论制作方法,合理分工。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内容 环节 自 学 自 悟 快乐 合作 展示交流 教学 反思
展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成果,面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成果。 49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认识小数 主备人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授 时间 1.借助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小数的含义。 2.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1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01重点、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小数的含义。 内容 环节 学 习 流 程 一、认识小数 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的数分成两类呢? 二、读数与写数 随堂笔记一 第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数叫做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 随堂笔记二 3.5读作_________ 5.25读作_________ 自 学 自 悟 读一读上面的小数,并写出来。 (完成随堂笔记二) 三、认识价格 根据图片把表格补充完整。 (完成随堂笔记三) 四、小数的含义 商品名称 价格/元 彩笔 橡皮擦 铅笔 随堂笔记四 1米=( )分米 1分米是1分米是 ( )( )( )( )学 习 笔 记 2.75读作_________ 1.5读作_________ 5.8读作_________ 随堂笔记三 表示 3元5角0分 __元__角__分 __元__角__分 3.50 米,还可以写成( )米。 米,还可以写成( )米。 等级评定:________ 快乐 合作 展示交流 教学 反思
A.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小对子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成果,面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成果。 5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