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程设计(煤炭类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煤炭类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

——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设计

主讲:孙和应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概念 1.教学设计含义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它包括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及方案、评价和修改教学设计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等几个方面。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其中课时教学设计是以某堂课的教学为设计对象,而此处的微观教学设计则指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

2.教学设计目的

教学设计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和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活动过程情境。 3.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1)教案:主要是基于教师的经验,以关注“具体教材的教法研究”,侧重于计划自己在课堂上“讲什么”和“怎样讲”设计教学过程;

(2)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是从关注“具体教材教法研究” 的传统教案,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强调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各教学要素相辅相成,提高和确保教学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其设计要求如下:

(1)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2)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3)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1

(4)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5)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6)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就是紧密结合职业岗位,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阐述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具备的条件。

2.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就是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备“知识、能力、素质”,确定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教学内容。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就是根据高职教育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和学习起点水平与学习特点。

4.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就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条件等要素,从整体教学效益的角度出发,正确选择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如程度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认知教学策略、掌握学习策略、和谐教学策略等。

5.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媒体设计就是根据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适时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在运用媒体上,主张恰如其分,和谐统一,不要为使用媒体而用媒体,避免与整体教学过程的脱节。

6.教学过程(反馈与调控)设计

教学过程就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在师生互动的动态活动教学过程,预计学生将作出的反应,设计好另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旦出现非常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策略和方法。

7.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的评价;

2

(2)总结性评价是指在知识教学完成后的总体评价。

第二部分《矿井瓦斯防治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一、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确立课程教学目标。 ◆ 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准,策划课程教学内容。 ◆ 以职业岗位工作为目标,营造课程教学情境。 ◆ 以实现工学结合为目的,确定课程教学方法。

二、课程教学设计过程

1.学习需求分析 【分析要点】

◆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 ◆ 基于职业岗位工作的教学目标要求 ◆ 工学结合课程要求具备的教学条件 2.教学内容分析 【分析要点】

◆ 人才培养必备“知识、能力、素质” ◆ 项目任务教学目标 ◆ 学习任务与教学内容 3.教学对象分析 【分析要点】

◆ 分析学习对象的准备状态 ◆ 分析学习对象的知识与技能 ◆ 分析学习对象的情感态度 4.教学策略设计 【设计要点】

◆ 依据学习任务分析、学习对象分析和教学目标,阐述和教学过程的分析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 对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

3

◆ 主要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 5.教学媒体设计 【设计要点】

◆ 尽量贴近真实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 ◆ 教学工作页理论与实践相融通 ◆ 多媒体课件静态与动态融通 6.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要点】

◆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四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有机结合 ◆ 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 (即教学过程) ◆ 主要包括:学习方式、组织形式、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等 范例:

课程项目教学策划与设计

教学项目:项目1煤层瓦斯预测 计划学时:20

项目任务1 任务 矿井瓦斯知识 教学对象 学习需求 教学 目标 时间 08-02-27 实施地点 教师 瓦斯仿真实训室 孙和应 班级 06通风安全1 计划学时 2 1.学生对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已有基本的认知。 2.通过《采煤技术》的学习,学生对煤层赋存及构造已基本掌握。 本项目任务是煤矿“一通三防”技术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只有在掌握“矿井瓦斯性质”、“ 煤层瓦斯赋存”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矿井瓦斯防治工作。 1.知道矿井瓦斯性质; 2.会分析煤层瓦斯赋存状态; 3.能正确应用煤层瓦斯的垂直分带方法。 任务内容: 任务内容与 要求 1.矿井瓦斯性质; 2.煤层瓦斯的生成; 3.煤层瓦斯的赋存; 4.煤层瓦斯的垂直分带。 任务要求: 4

1.知道矿井瓦斯生成及性质; 2.会分析煤层瓦斯赋存规律; 3.能正确应用煤层瓦斯的垂直分带方法。 教学 媒介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设疑问题(5分钟) (1)矿井瓦斯及分析其性质(物理性、化学性、灾害性); (2)煤层瓦斯形成过程及其特性; (3)煤层瓦斯赋存状态及其转化条件 (4)煤层瓦斯垂直分带标准。 2.组织讨论(40分钟) 任务实施步骤 (1)分3个学习小组形势讨论分析; (2)学生结合教材学习项目查找设疑的问题,并写出文字材料。 (3)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发言(25分钟) (1)学习小组代表针对设疑问题进行陈述。(20分钟) (2)自由提问答疑。(5分钟) 4.组织评价 (1)教师讲评、答疑;(15分钟) (2)学生评教。(5分钟) 教学过程评价(教学督导、学生): 效果评价 教学方法评价(教学督导、学生): 学生学习评价(教师): 工作页、多媒体课件 1.设疑引导讨论法 2.讲解分析法 设疑—组织讨论—问题回答—引导分析—组织讲评 5

工作页: 项目一 煤层瓦斯预测 任务1矿井瓦斯知识 任务描述 矿井瓦斯知识是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只有在熟 教师阐述任务描知矿井瓦斯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运用矿井瓦斯防治技术。 任务分析 煤层瓦斯生成与赋存是预测煤层瓦斯含量及涌出量必备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煤层瓦斯生成与赋存的知识,才能正确预测煤层瓦斯含量及涌出量,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瓦斯防治技术参数。 相关知识(专业术语) 述和任务分析,导入教学任务内容 引导学生熟知瓦矿井瓦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斯知识概念 煤层瓦斯:指煤层中以甲烷为主体的气体(又称煤层气)。 瓦斯赋存:指瓦斯在煤体中以游离形式和吸附形式的存在状态。 游离瓦斯:指以自由状态存在于煤体裂隙和孔洞中的瓦斯。 吸附瓦斯:指吸着在煤体裂隙和孔洞表面及吸收到煤体内的瓦斯。 任务实施: 1.矿井瓦斯危害性分析 (1)窒息性危害:矿井巷道内瓦斯浓度达到43%时(空气中氧浓度降至12%左右),人进入后会感到呼吸非常短促;当瓦斯浓度达到57%时,巷内氧浓度将下降到9%以下,人若进入会即刻处于昏迷状态,时间稍长就会有死亡危险。 (2)燃烧性危害:矿井巷道内的瓦斯浓度低于5%时,一旦存在点火源,会酿成瓦斯燃烧事故。 (3)爆炸性危害:矿井巷道或采场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在5~15%时,一旦存在点火源,将会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4)喷出性危害:煤层瓦斯高压力喷出时,将会引起窒息、燃烧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 6

及爆炸事故灾害。 (5)突出危害:煤层瓦斯高压力突出时,将会引起窒息、燃烧、爆炸及堵塞巷道等事故灾害。 2.煤层瓦斯生成与赋存分析 1)煤层瓦斯生成 (1)生物化学作用成气:经厌氧微生物作用发酵分解成瓦斯和二氧化碳。 (2)煤化变质作用成气:在煤化作用过程中芳香核缩合和侧键与官能团脱落分解,同时会伴有大量烃类气体的产生,其主要是甲烷。 2)煤层瓦斯赋存 (1)瓦斯赋存状态:游离瓦斯、吸着瓦斯、吸收瓦斯。 (2)瓦斯赋存规律:煤中的微孔越多、瓦斯压力越大,吸附瓦斯量越大;随着煤的温度增加,煤的吸附能力下降;煤的水分占据微孔的部分表面积,故煤的湿度越大,吸附瓦斯量越小。 3.煤层瓦斯赋存垂直分带的分析 1)煤层瓦斯赋存垂直分带的意义 煤层瓦斯的带状分布是煤层瓦斯含量及巷道瓦斯涌出量预测的基础,也是搞好瓦斯管理的重要依据。 2)瓦斯风化带确定依据 (1)在瓦斯风化带开采煤层时,煤层的相对瓦斯涌出量达到2m3/t; (2)煤层内的瓦斯组分中甲烷组分含量达到80%(体积比); (3)煤层内的瓦斯压力为0.1~0.15MPa; (4)煤的瓦斯含量达到2~3 m3/t(烟煤)和5~7 m3/t(无烟煤)。 2)甲烷(CH4)带的确定 (1)CO2为0~10% 、0~0.37 m/t; (2)N2为0~20%、0~1.93 m3/t; (3)CH4为80~100%、0.61~10.5 m3/t。 小结:略 思考题:略 3 教师进行项目任务小结;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7

教 学 评 价 表 评价项 目 评价要点 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教 学 目 标 学生培养实际。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材处理有创造性。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易化。教 学 设 计 设计“工作任务型”学习活动情境适合。 教学步骤严谨有序,符合人才培养学习规律。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布局恰当。 教学思路清晰,方法恰当,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工作任务型”学习活动。多教 学 过 程 向互动,形式多样,体现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融通。 创设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力与岗位有机结合。 课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信息量充分、技能训练恰当。教学反馈、评价及时有效。 教 学 效 果 标准落实,技能提高,思维活跃,个性发展,不同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达到预期目标。 10、语言运用规范、语调正确得体,能熟练运用工教 师 素 质 学结合组织教学。教学技能娴熟,教法灵活多变,教态亲切自然。具有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板书规范、设计合理。 备注:A代表良好;B代表中等;C代表一般

评价结果 A B C 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教学课程设计(煤炭类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在线全文阅读。

教学课程设计(煤炭类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482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