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模拟试卷七(含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模拟试卷(一)

一、阅读理解(50题,60分钟) 第一部分(第1~120题)

说明:1~20题。每道试题提供1段文字,并带有1个问题,请你阅读后根据提问,在4个备选项中选出最恰当和答案。这部分试题主要测查对句段的概括、归纳、理解能力。答案参考时限为20分钟。

1. 父子两人在雪地上比赛走路,看谁走得又直又快。父亲看着终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既直又快;儿子看着自己走的每一步,走一步回头看一直,结果又慢又弯曲。 这段文字是要说明:

(A)如果只盯着过程,就会忘记目标 (B)过于小心谨慎,反倒会影响效果

(C)我们不应该总是留恋过去,而应具有长远的目光 (D)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帮我们更完美地到达终点

2.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血肉长城”一词不停地被人使用。其实,最能够被冠以这一赞誉的,只有滇缅公路。

这段文字间在强调:

(A)滇缅公路是伟大之作 (B)滇缅公路是唯一的“血肉长城”

(C)历史上的“血肉长城”都不如滇缅公路 (D)滇缅公路的筑成过程充满了艰辛和血汗

3.在整个世界经济一片衰退之际,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让我们出了名。但是,善于思考的人们还会发现一个让我们清醒的话外音——“一枝独秀不是春”。如今,整个世界经济的严冬对我们这个枝独秀的温暖角落产生了些许影响。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挑战 (B)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对比鲜明 (C)世界经济状况陷入不良循环之中 (D)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喜人,不断增长 4.教师不应该把年轻人当成等你灌充的空瓶,而是应该把他们看成等你点燃的蜡烛。 这句话是要告诉教师们:

(A)正确的人生态度 (B)要带给学生希望 (C)不要让学生等待 (D)正确的教学方法

5.一只屎壳郎推着一个粪球以不慢的速度在并不平坦的路上奔走,突然它推的粪球一下子扑到了一株植物上,它在尝试了很多办法后终于把粪球从剌上推了下来,它没有丝毫的停滞,没有从困境中走出的长吁短叹,像没事一样匆匆离开了。 这段文字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A)不要轻易放弃任何机会 (B)遇到困难了要客观全面的分析 (C)不能莽撞,成功需要等待时机 (D)生活本没有痛苦,不要太计较得失 6.机会就像一扇迅速旋转的转门,那个空档转到你面前时,你必须迅速挤进去。 这段话意在强调:

(A)机会来去无踪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人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D)机会瞬息万变,万变不离其宗

7.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一位西方学生说:“我的母亲特别无私,她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单位。她过去经常书忙于工作而顾不上照管我们,我们姐妹经常饿着肚子等她很晚回家。”这位西方学生说:“这叫什么无私啊,我妈妈才叫无私呢,她为了我们姐弟几个,把工作都辞了,一辈子在家里照顾我们!” 这段文字主要体现了东西方:

(A)妇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B)妇女的人生观有差别

(C)价值观念存在很大差别 (D)母亲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8.坚信自己和自己的力量,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自信,但如果没有这一点,它就有变为高傲自大和无根据地过分自恃的危险。 这段话强调的是:

(A)人一定要有自信 (B)盲目自信是非常危险的

(C)没有知识和经验容易使人盲目自信 (D)知识和经验对于人增强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9.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说得真好呀!有一个人就有一个自然,一个人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然有时会与另一个人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然有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至今我们还找不到合适的尺度来丈量它。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表述最为准确全面的是:

(A)不同人的感受有着巨大的不同 (B)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时时存在的 (C)观众与作者的意图往往相差很远 (D)不存在对差别描述的合适的尺度

10.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都有与其他手指相对的大拇指。但是人类不用大拇指行走或爬树,这使得大拇指功能进一步细化。假如我们不进化我们的大拇指,我们或许最终不过是又一种生活在单一而特定的空间中的猿猴。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大拇指是灵长类动物的重要的共同特征 (B)人类的大拇指比灵长类动物的功能更强 (C)大拇指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性特征 (D)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大拇指的作用很重要 11.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这一伟大发现,昆虫可以向高级进化从而获得对某种杀虫剂的抗药性,之后,人们不得不再发明一种致死的药品,昆虫再适应,于是再发明一种新的更毒的药。害虫常常进行“报复”,或者再度复活,经过喷撒药粉后数目反而比以前更多。这样,化学药品之战永远也不会取胜,而所有的生命在这场强大的交叉火力中都被射中。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强调:

(A)使用化学药品杀虫的整个过程呈螺旋式上升 (B)化学药品可以加快昆虫向更高级进化的速度 (C)使用化学药品杀虫会危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D)使用化学药品根本无法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12.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汽车,或者有一些家庭拥有两部汽车,就像今天的美国那样,那么中国每一天将需要8000万桶石油,而目前世界每日石油的产量才为7400万桶。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美国消耗了大部分的自然资源 (B)中国是潜力巨大的石油消费市场 (C)汽车进入家庭在中国已不再是梦想 (D)中国不可能采用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

13.华北平原生活着中国1/3的人口,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是1/3,但其自然可利用水资源供应量仅是全国自然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7.5%。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几乎接近枯竭,工业和其他渠道的污染排放加剧了消费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供应的短缺。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华北平原人口众多,消耗水资源多 (B)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缺乏且存在水污染现象 (C)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有三分之一来自于华北平原

(D)华北平原的自然水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矛盾

14.大学作为精神文化中心,必须相对独立于世俗社会之外,不以流俗的是非为是非,更不以流俗的价值标准取代自身的精神价值追求,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才能作为社会的最后一个精神堡垒,影响社会,而不是被浮躁、喧嚣、功利的社会所同化。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大学应该:

(A)与流俗社会泾渭分明 (B)保持独立的价值取向

(C)培养学生独立的价值观念 (D)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

15.“创意英国”是2003年英国举办的一项向中国展示现代英国的创造力的大型系列活动。它在音乐、

科技、艺术、商业等诸多领域推出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活动。对于一个以传统著称的国家来说,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活动以展示其新颖独创的一面,不仅是为了使中国人对现代英国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希望能有更多中国年轻人参与其中。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创意英国”的含义 (B)“创意英国”的规模 (C)“创意英国”的目的 (D)“创意英国”的独特之处

16.没有独特的视角,你看不出平淡中的神奇;没有敏锐的思维,你勾画不好故事的框架;没有勤快的双手,再多的灵感也只能昙花一现,再好的故事也只能付诸东流。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做好一件事情需要充分的先天条件 (B)实践是把思想变成现实的唯一途径 (C)社会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D)做好事情,观察、规划和实践缺一不可

17.台风“麦莎”就这样轻飘飘地走了,没有挥挥衣袖就“忽悠”了京城人民一把。据说,它可能会带来京城近年来最猛烈的大暴雨,为了对付这场近乎不期而遇的暴雨,无数人力物力都在临阵待命。然而,它却飘然离去,也许会有一些人遗憾,因为他们渴望体验一场暴风雨;但同样也应该会有人庆幸,这些人中,会有业主,也会有开发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表述最为准确全面的是:

(A)台风不至,有人欢喜有人忧 (B)台风“麦莎”未能如期到达京城 (C)京城近年来最猛烈的大暴雨台风“麦莎”已经离去 (D)为了应付台风“麦莎”的到来,人们做了大理的工作

18.计算机在1997年就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原因在于这个游戏能简化成所有可能下法的树形图,只要有足够的运算能力,就能判断出每种下法的后果。在下法变化太多的围棋中,就难以计算了。在涉及语言的应用中,计算机更不够智能,喧嚣一时的语音识别至今也未使人解脱打字之累。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强调:

(A)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 (B)计算机并未真正实现智能化

(C)计算机的运行实际需要人提供动支持 (D)计算机与人的比赛胜负取决于比赛的特点

19.我国花卉业近年取得出巨大的成就,已成花卉大国。到200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达到63.6万公顷,产值达430.6亿元。我国花卉业发展具有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样、劳动力与土地价格低等优势;但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面积增长过快、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花卉标准和认证工作还比较落后,必须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实际的花卉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我国:

(A)花卉业发展的前景 (B)成为花卉大国的原因

(C)花卉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 (D)花卉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0.尽管人人向往单纯,感觉在复杂的世态人生里活着很累,说到某个蓝色的眼睛纯净而透明时也很羡慕。但是,通向简单的路很远。在复杂就是合法,简单就有悖“公理”的惯性之下,那一座面朝大海的房子,总只是在理想中。

“那一座面朝大海的房子”的含义是:

(A)纯净的眼睛 (B)轻松的生活 (C)单纯的生活状态 (D)简单的人际关系

第二部分(21~40题)

说明:21~40题。提供若干篇短文,每篇短文带有若干个问题,请你阅读后根据每题要求,在4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这部分试题主要测查对篇章的综合分析能力。答案参考时限为25分钟。

据《文汇报》8月22日报道,换一套输电系统,我国每年就能节电1000多亿度,相当于上海一年半的用电量。

世界著名超导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教授日前指出,“现在,一方面

电力紧张,另一方面电力系统内部的损耗量也相当可观。”朱经武介绍,整个电力系统大体由发电、输送、供电等系统构成,其中远距离输电的电力损耗大得惊人。据他测算,我国输电损耗率约为8%,每年在线路上白白损失掉的电量高达1168亿度,足足相当于大亚湾核电站14年的发电总量或三峡水电站一年零五个月的发电量!

朱经武建议,可以采用当今最新高温超导技术,构建起一个零损耗输电系统,从源头上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目前,选用液氨轼液氢能够确保超级电缆实现零损耗输电。”他认为,超导输电系统更适合于幅员辽阔、输电线路漫长的国家。“相当于美国,中国更具优势,因为这里的输电系统正在完善之中,完全可以借助尖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他建议,先在北京奥运村或上海世博园兴建一条100米至1公里长的试验性超导输电系统,一旦技术成熟就可以逐步推开。

21.我国有可能每年节电1000多亿度,是因为:

(A)上海的用电量太大 (B)我国幅员辽阔,输电线路漫长 (C)大亚湾核电站的发电量可以增加 (D)目前远距离输电的电力损耗很大 22.作者认为怎样解决输电损耗的问题?

(A)采用高温超导技术实现零损耗输电 (B)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超导输电系统试验 (C)在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架起更长的超导输电线路 (D)分别降低发电、输送和供电三个分系统的电力损耗 23.根据第三段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到零损耗作用的原料是液氯或液氢 (B)美国更具有建立零损耗输电系统的优势 (C)中国具有建立零损耗输电系统的客观条件

(D)目前建超导输电系统的技术尚未成熟,正处于试验阶段

像往年一样,一家著名的外资企业今年依然招聘了数百名应届毕业生。可是,与往年不同,这家公司每招聘一个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还要额外“搭”一个技校毕业的学生。对于这种做法,这家外企的解释是“用来保持人力资源调配的‘合理’和‘平衡’”。据这家外资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雇佣员工,尤其是大学生,这种“1+1”的方式是很实际的。现在大学生在全面扩招,势必造成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招聘实行“1+1”完全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因为招聘一个新的大学生意味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职业指导,还要安排老员工指导,无形中增加了用工成本。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有才能的人又很难招聘到,大量优秀的工作岗位正在流失。企业虽然缺人但也并不急于招聘,雇用新员工还不如用提高待遇的方法留住老员工。 “以前曾用过不少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这位负责人显得很无奈。毕业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会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浮躁而不务实。其实,公司追求的是综合效果,要的是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公司繁忙的业务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重新培养员工。相比较而言,技校学生虽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却有着过硬的技能,而且工作态度踏实、务实,可以很快地投入工作,用工成本较低。实际上,有不少中专学校在制定专业的时候,会根据市场上的企业需要安排专业,专门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就业率都很高。

今年一个中职毕业生六个岗位抢的情况,也证明了目前用人单位聘用标准的转型。市教委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市60所中专校、82所职高校、13所成人中专校总计毕业生6万多人,目前已经就业的学生达到95%。但是,今年本市中职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用人单位甚至提前预订了明年大半的毕业生。企业用人从单纯追求高学历到考虑用人成本,中职生适应了用人单位的口味。 24.文中提到“1+1”指的是:

(A)一个岗位一个新员工 (B)一个老员工带一个新员工 (C)一个大学生搭一个技校生 (D)一个技术人员搭一个行政人员 25.企业招聘实行“1+1”的原因,不包括:

(A)大量老员工正在不断流失 (B)培训新员工会增加用工成本

(C)招聘技校毕业生则用工成本低 (D)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后态度不好 26.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原因 (B)中职生在招聘时备受企业青睐

(C)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的不同方式 (D)企业如何保持人力资源的合理和平衡

在现代建筑中,有的防震建筑在基础与地基之间设置弹性垫,有的在楼中设置反向平衡重物来吸收地震能量,减少震动,还有的利用高科技手段抗震。在这方面,日本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例如,东京有一座11层的钢化玻璃大楼,采用了三项防震措施:一是大楼摇晃时,整个结构在一条轨道上来回滑动,保持大楼的平衡;二是大楼一开始晃动,横跨它整个长度的柔性缆索便将其拉回中心;三是以水和压缩空气为动力,阻止大楼震颤。这些措施都是通过许多传感器迅速把震情资料传入中枢电脑,由电脑做出反应程序,进行防震。这是一座把建筑工程与电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抗震的试验性建筑。

日本的研究人员还利用超导原理,研制出超导磁悬浮式防震系统,在楼底部与地基之间设置了对应的48个直径2米的超导线圈。同时在楼的地下部分与地基的侧面也安置了28个线圈。发生地震时,这些超导线圈产生的磁性斥力与震力相反,其大小由震动程序控制,尽量抵消震力。该防震系统目前的问题是成本高、耗电大。

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某种横向柔性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的一种抗震技术。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生缓冲作用,承受地震引起的位移运动,层间变形很小,因而上部建筑结构便一改原来地震反应的大振幅晃动为小间距平动,位移范围可减小1/4至1/2,这样不仅建筑结构不会被破坏,大大提高了安全度,而且建筑内的装修、设施也能保持完好。

27.作者举日本11层大楼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日本:

(A)地震频繁,所以抗震水平很高 (B)愿意尝试一些抗震方面的新技术

(C)喜欢将电脑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 (D)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抗震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28.文中提到超导磁悬浮式防震系统的缺点是:

(A)使用成本较高 (B)可行性受到质疑

(C)磁力大小难以控制 (D)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 29.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超导线圈的作用是:

(A)增强楼体的整体坚固性 (B)为电脑控制系统提供数据

(C)产生与地震的震力方向相反的斥力 (D)生成电磁场,破坏掉地震产生的电磁场 30.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

(A)日本建筑的抗震技术 (B)高科技手段抗震的优缺点

(C)现代建筑的防震手段及其原理 (D)将电脑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优势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个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来。

肯·莱文作为英国皇家院的院士,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其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要转回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他做了一个试验,从比赛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赛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赛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能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他们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赛尔。这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赛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北极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模拟试卷七(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模拟试卷七(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52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