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
知识点一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A.煤炭工业 B.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 D.汽车工业
上述工业部门中,属于重工业的是ACD ;属于轻工业的是B 。 知识点二 中国工业的分布 1.能源工业
(1)主要煤炭工业基地:①鹤岗 ,②鸡西 ,③霍林河 ,④开滦 ,⑤大同 ,⑥攀枝花 ,⑦平顶山 ,⑧淮北 ,⑨六盘水 。
(2)主要石油工业基地:A大庆油田 ,B胜利油田 ,C中原油田 ,D华北油田 ,E克拉玛依油田 ,F长庆油田 。
(3)在图上填写出中国主要产煤区: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 答案略。 2.钢铁工业
在图中填写出主要钢铁工业基地:①鞍山,②唐山,③莱芜,④上海,⑤太原,⑥包头,⑦武汉,⑧马鞍山,⑨攀枝花。(填数码) 答案略。 3.机械工业
中国机械工业分布
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①辽中南 ,②京津唐 ,③山东半岛 ,④长江三角洲 ,⑤珠江三角洲 ,⑥重庆 ,⑦武汉 。 4.纺织工业
中国棉纺织工业基地分布
在图中填写出我国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乌鲁木齐。
答案略。
知识点一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A )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2.导学号85584124下列产品不是来源于我国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工业的是(B ) A.汽车 B.羊毛 C.轮胎 D.西服 3.下列产品中,属于轻工业产品的是(C ) ①钢材 ②沙发 ③书包 ④飞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知识点二 中国工业的发展 4.导学号85584125下列我国工业产品中产量在世界上居首位的是(B ) A.石油、天然气 B.钢铁、煤炭 C.汽车、飞机 D.精密仪表、汽车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分布变化的趋势是(D ) A.日益集中在大城市 B.集中在沿海地带
C.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差异很大 D.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发展 知识点三 中国工业的分布
6.我国主要煤炭工业基地分布在(B ) A.山东、河北、辽宁 B.山西、内蒙古、陕西 C.河北、湖南、贵州 D.山西、山东、河南
7.下列煤炭工业基地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搭配正确的一组是(D ) A.大同—冀 B.六盘水—云南 C.开滦—鲁 D.平顶山—豫
8.下列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
B.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 C.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 D.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煤炭
2
9.导学号85584126下列石油工业基地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搭配错误的一组是(B )
A.大庆油田—黑 B.中原油田—冀 C.胜利油田—鲁 D.克拉玛依油田—新 10.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位于(B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不属于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的是(D ) A.上海—南京 B.北京—天津 C.辽宁 D.成都
导学号85584127备受全球瞩目的2017中国汽车论坛于2017年5月14~16日在上海
隆重召开!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品牌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新趋势”。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汽车工业属于(B ) A.钢铁工业 B.机械工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能源工业
13.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B ) A.沈阳 B.长春 C.十堰 D.洛阳 14.我国纺织工业中最重要的是(D ) A.毛纺织 B.丝纺织 C.麻纺织 D.棉纺织 知识点四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5.下面有关产品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是(A ) ①智能手机 ②运动鞋 ③罐头 ④牛奶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6.下列工业部门,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D ) A.汽车工业 B.石油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信息工业
1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城市的原因是(D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交通发达便捷 C.环境优美
D.知识密集,高技术人才集中
18.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是(A ) A.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B.上海高新区 C.深圳高新区
D.西安—杨凌高新区
19.下列有关中国工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目前,煤炭、钢铁、汽车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B.我国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C.过去,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 D.工业生产已由沿海地区扩展到内陆地区
20.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D ) A.黑龙江大庆——石油工业 B.山西大同——煤炭工业
3
C.内蒙古包头——钢铁工业 D.四川攀枝花——纺织工业
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工业基础。据此完成第21~22题。 21.下列钢铁工业基地位于长江沿岸的是(C ) A.鞍山 B.包头 C.攀枝花 D.唐山 22.上海、武汉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C ) A.靠近铁矿 B.靠近煤矿 C.靠近消费市场
D.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
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是工业布局的原则。读右图,完成第23~24题。
23.结合右图信息判断,不适合在图示区域内发展的产业是(D ) A.钢铁工业 B.机械工业 C.石油工业 D.畜牧业
24.如果只考虑靠近原料地布局工业,那么下列工业布局最合理的是(A ) A.制糖工业——广西壮族自治区 B.棉纺织工业——青海省 C.钢铁工业——西藏自治区 D.苹果罐头加工业——广东省 25.导学号85584128读我国主要工业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①城市既是我国棉纺织工业基地,又是毛纺织工业基地
B.以②城市—杨凌为中心,形成了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③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
D.④城市是我国钢铁工业基地,附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6.下列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缓慢
B.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 C.现代生物技术没有为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作用
D.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7.下列哪一项叙述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A )
4
A.附近各种矿产资源丰富
B.基础设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 C.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D.附近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28.读我国部分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能源工业中心名称: ①大庆 ,⑤大同 。
(2)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汽车工业中心名称:⑨十堰 ,⑩上海 。②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 市,请你写出一种产于该地的汽车品牌的名称:一汽大众(或一汽奥迪) 。 (3)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钢铁工业中心名称: ③鞍山 ,④唐山 。
(4)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纺织工业中心名称: ⑦青岛 ,⑧郑州 。
29.(2016·湖南长沙)在我国“去产能促转型”的经济结构调整中,需要除去高能耗、污染大的传统工业的产能。下列属于传统工业部门的是(A ) A.钢铁工业 B.生物工程 C.航空航天 D.计算机工业
30.(2016·广东)在我国的企业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工业机器人作业,其影响是(A )
①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增加企业用工成本 ④加重工人工作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1.(2016·湖南衡阳)科技是国之重器,我国科技发展迅速。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是(D ) A.航天技术 B.纳米技术 C.生物基因工程 D.玩具制造
32.(2016·湖南娄底)2016年1月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我国月球探测取得非凡成就主要归功于大力发展了(B ) A.机械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冶金工业 D.飞机制造工业 33.导学号85584129观察漫画《不对称》,要解决“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的不对称,我们应该(B )
A.完全依赖外国,多引进高新技术
5
B.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民族创新能力 C.减少出口量,多进口外国的产品
D.不再给外国制造产品,只生产自己使用的产品
34.发展工业要考虑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的经济基础,科学地进行工业布局。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下列工厂的安排是否合理,并简单说明理由。 (1)在北京城区建一大型的化工厂。
答案不合理。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化工厂易造成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2)在西藏建一大型的棉纺织厂。
答案不合理。西藏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棉花,而且当地市场较小。 (3)在内蒙古建一牛奶加工厂。
答案合理。内蒙古气候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有充足的原料供应。 (4)在上海建一水产品加工厂。
答案合理。上海为我国沿海的直辖市,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水产品产量大。 6
B.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民族创新能力 C.减少出口量,多进口外国的产品
D.不再给外国制造产品,只生产自己使用的产品
34.发展工业要考虑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的经济基础,科学地进行工业布局。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下列工厂的安排是否合理,并简单说明理由。 (1)在北京城区建一大型的化工厂。
答案不合理。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化工厂易造成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2)在西藏建一大型的棉纺织厂。
答案不合理。西藏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棉花,而且当地市场较小。 (3)在内蒙古建一牛奶加工厂。
答案合理。内蒙古气候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有充足的原料供应。 (4)在上海建一水产品加工厂。
答案合理。上海为我国沿海的直辖市,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水产品产量大。 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八年级地理上册 4_2 工业习题 (新版)湘教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