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资源评价及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贵州省农业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摘要:贵州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省份,农业资源丰富,尤其是水资源和气候资源孕育了独特的农业生产环境,贵州省农业发展具有土壤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气候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等资源优势,并在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优势特色园艺作物种植,特色养殖业资源,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等发展潜力,提出大力发展蔬菜业,茶产业,精品水果产业,中药材产业,特色杂粮产业等产业助推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资源 评价 开发 利用 1研究区概况: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境内高原山地居多,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貌概括分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贵州属传统的农业省,农业人口和农业产业比重较大。按常住人口计,2014年末全省总人口3508.0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104.47万人,占60%。第一产业增加值1275.4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 2 农业资源评价

2.1土壤资源类型多样

全省耕地6843.9万亩,约占国土总面积25%,土壤类型多样,适宜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特殊的适宜的土壤环境。此外,贵州复杂的地质环境与丰富的地矿元素(如富硒富锌),赋予特色农产品明显的地域性优势,形成了一批范围相对集中、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带)。

2.2优越的自然气候环境

贵州具有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境内具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中温带等4个气候带;以热量和水分为划分标准,全省可分为温热农业气候区、温暖农业气候区、温和农业气候区、温凉农业气候区和高寒农业气候区5个区。全省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为发展特色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

2.3水资源丰富

贵州自然水热资源条件好,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年降水平均相对变率小,季节分配不均。年日照时数1100~1700小时,≥10℃的活动积温为2200~6500℃,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尤其是夏季,气温适宜,雨水充足,日照丰富,构成光、热、水最佳匹配,水热资源条件优越。

2.4生态环境优越

贵州山青水秀,工业化程度较低,农用土地平均单位面积“三废”排放量小,对水资源和土地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环境状况明显优于发达省区和周边地区,是全国农用土地污染最轻的省份之一,适宜于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优质农产品。 3.发展潜力评价

3.1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

根据贵州省国土厅调查,全省现有耕地6843.9万亩,其中水田1928万亩,旱地4897.9万亩,水浇地18万亩。按2010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34.45万亩来推算,复种指数仅107.2%,通过多熟种植、扩大复种,增加种植面积的潜力还很大。另外,随着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项目的实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可调剂相当面积的耕地用于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

3.2优势特色园艺作物种植

根据贵州省农业区划办公室1993年“四低三荒”资源调查,全省有宜农非耕地17248万亩,尚未利用的荒山荒地资源达7700万亩。从我省不利用耕地的主要优势特色园艺作物茶

叶、水果看,全省茶园种植适宜土地面积750万亩,现有茶园329.3万亩;全省适宜发展果树种植的土地面积1000万亩以上,现有果园面积227.25万亩,宜农非耕地资源利用潜力很大。

3.3 特色养殖业资源

贵州重点选择发展的优势特色畜禽、水产品有:优质肉猪、肉牛、肉羊、肉禽、大鲵、冷水鱼等。贵州省有丰富的草山草坡、农作物秸秆和藤蔓资源,全省水热条件极好,四季均利于牧草生长,通过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等综合措施,我省草食动物饲养可达2500万个黄牛单位以上,种草养畜很有潜力。

贵州是大鲵的原生地,野生资源保护基础好,已具备产业化人工商品驯养开发条件,可发展年产100万尾以上商品鲵的产业规模。贵州特殊的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年排泄量高达259亿立方米,是我国少数几个最适宜发展流水式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地区之一。全省冷水养鱼资源可利用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全省发展冷水鱼养殖规模约10万平方米,发展潜力也很大。

3.4 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贵州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虽有一定基础,但大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发展空间很大。如蔬菜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10%;马铃薯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8%;猪、牛、羊、禽等养殖产品基本上是屠宰上市销售,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其他优势特色农产品大多是鲜品上市或初加工上市销售,农产品加工增值潜力未能有效利用。 4. 农业发展重点与布局

4.1蔬菜产业

以夏秋喜凉蔬菜和特色辣椒为重点,兼顾冬春喜温蔬菜、名优特产蔬菜、食用菌、山野菜和冬春茎叶花类蔬菜等优势特色蔬菜,建设外向型中、高档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工型原料蔬菜生产基地并扶持加工企业,依托保供基地和产业带,构建城市蔬菜圈。在威宁、大方、黔西、纳雍、织金、金沙、遵义、绥阳、湄潭、凤冈、余庆、正安、道真、务川、德江、思南、石阡、江口、松桃19个重点县(市),重点种植夏秋上市的喜温、半耐寒、耐寒蔬菜、中、低温型食用菌和夏秋精细叶菜,特色辣椒等名特优蔬菜和内需蔬菜;在桐梓、习水、修文、息烽、清镇、瓮安、龙里、惠水、贵定、麻江、独山等11个重点县(市),重点种植夏秋上市的喜温、半耐寒、耐寒蔬菜、中、低温型食用菌和夏秋精细叶菜,特色辣椒等名优特产蔬菜和内需蔬菜;在六枝、普定、平坝、三穗、黄平等5个重点县(市、区)重点种植喜温、半耐寒、耐寒蔬菜、中、低温型食用菌和夏秋精细叶菜,特色生姜等名优特产蔬菜和内需蔬菜;在册亨、望谟、安龙、镇宁、关岭、紫云、罗甸、三都、平塘、榕江、从江、黎平等12个大县重点种植冬春上市的喜温、耐热蔬菜、中、高温型食用菌,名特优蔬菜和内需蔬菜。

4.2 茶产业

以高品质绿茶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红茶、乌龙茶、花茶,重点打造黔东北、黔西北、黔东南、黔中、黔西南等五大优势产业带;以福鼎大白茶、黔湄系列、龙井系列、名山系列、乌牛早等优良品种为主,建设无性系良繁基地,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培育壮大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和茶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名优茶生产,搞好大宗茶的生产与粗茶加工利用,加强茶叶茶籽的综合利用精深加工;以贵州绿茶为母品牌,加强宣传推介,推动区域品牌整合,创立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黔茶品牌;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茶叶中介组织,加快发展专卖店、专卖柜和连销经营,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构建黔北产业带、黔西北产业带、黔东南产业带、黔中产业带、黔西南产业带;黔东北重点发展以湄潭、凤冈、石阡、印江、松桃为核心;黔西北以纳雍、金沙为核心;黔东南以都匀、贵定、黎平、雷山为核心;黔中以平坝、普定为核心;黔西南以晴隆、

普安为核心。

4.3精品水果产业

以生态优势、交通优势明显的区域和旅游景区、城市郊区为重点,以高速路沿线为重点突破口,以标准园建设为抓手,发展苹果、火龙果、猕猴桃、枇杷、桃、梨、李等为代表的精品水果。在中高海拔区建设早中熟苹果产区,在黔东南、黔西南热量高、非耕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适宜区扩建一定规模的特色柑橘、火龙果基地,在黔中地区新建以早熟梨、晚熟桃、猕猴桃为主的商品基地,在城镇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精品水果、时令水果,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观光果园。在城郊及旅游区重点发展桃、葡萄、李、杨梅、蓝莓、枇杷等时令水果;在红水河、南北盘江流域的罗甸、关岭、贞丰、镇宁、册亨、望谟6个县,海拔550米以下区域发展火龙果种植,以修文、乌当、水城、丹寨、龙里、瓮安、江口、湄潭等县(区)为重点,发展贵长、红阳等优质猕猴桃;以威宁为重点,在长顺、桐梓、平坝、西秀、清镇等海拔1000米以上区域,以红富士、红将军、嘎啦等为主导品种,发展南方早熟、优质苹果;大力发展紫云火花冰脆李、贵定盘江酥李、乌当小歧山酥李、贞丰四月李、沿河砂子空心李、威宁大黄梨、赫章野马川樱桃、纳雍玛瑙红樱桃、玉屏糯柿、惠水磨盘柿、龙里和贵定剌梨等品种;

4.4中药材产业

以石斛、半夏、太子参、山银花、桔梗、何首乌、续断、钩藤、白术、天麻等为重点优先发展品种,发展大宗、常用、道地、生态治理、药食兼用的43个中药材种类,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业。以毕节、大方、赫章、威宁、水城、盘县等为重点,主要发展天麻、半夏、续断等,;以赤水、遵义、湄潭、余庆、正安、务川、道真、习水、绥阳、金沙等为重点,主要发展金钗石斛、何首乌、钩藤、太子参等;以龙里、罗甸、都匀、独山、荔波等为重点,主要发展淫羊藿、桔梗、续断、何首乌、太子参、迷迭香等,以施秉、剑河、凯里、雷山等为重点,主要发展太子参、头花蓼、何首乌、桔梗、茯苓、钩藤等;以兴义、安龙、贞丰、普安等为重点,主要发展石斛、山银花;以关岭、紫云、清镇、息烽、乌当等为重点,主要发展观音草、山药、土砂仁等;黔东发展区:以德江、印江、松桃等为重点,主要发展天麻、桔梗、吴茱萸等。

4.5特色杂粮产业

在兴仁、安龙、晴隆、普安、册亨、紫云、六枝、织金等县种植薏苡;在威宁、赫章、纳雍、盘县、水城、六枝、沿河等县种植苦荞;在毕节、威宁、大方、纳雍、赫章、织金、水城等县种植芸豆;在仁怀、习水、金沙、黔西、桐梓、正安、道真、务川等县种植优质酒用高粱;在兴义、盘县、兴仁、安龙等县种植芭蕉芋,大力发展特色杂粮产业。 参考文献:

[1]王宝刚. 加快推进贵州农业现代化对策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

[2]任亚东. 发展生态农业是贵州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 当代经济,2010,16:76-78. [3]孙勇,陈新平. 贵州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5,06:308-309+311.

[4]唐俊祥,王秀峰. 贵州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及对策[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02:153-157. [5]滕明雨,张磊,李敏. 贵州农业发展方向——原生态农业[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6:641-645+679.

[6]罗凌. 贵州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 当代贵州,2009,22:42-43.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贵州省农业资源评价及产业发展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贵州省农业资源评价及产业发展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70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