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地质构造对矿床的形成、改造和保存有重要作用,研究构造成矿控矿作用,历来受
到地质矿业界的重视。
? 构造与成矿关系研究,可概括地分为两类:
? 研究区域构造、大型构造乃至全球构造与成矿区(带)的关系,其目的是认识区域
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普查找矿和资源潜力分析。(区域成矿学范畴)
? 研究小型构造与矿田、矿床的关系,目的是预测矿体赋存部位和产状特征,提供找
矿靶区,指导勘查和采矿工作。(矿田构造学范畴)
? 从构造成矿控矿的整体看,从大尺度-小尺度-微区是一个自然作用体系,可统称
为成矿构造。 成矿区 成矿带 区域矿产分带 地槽区成矿 地台区成矿 活化区成矿 区域构造与成矿 板块构造与成矿 构造体系与成矿 多旋回构造与成矿 地体构造与成矿 大陆构造动力学与成矿 深部构造与成矿 深浅构造立交模式 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 地幔柱构造与成矿 成矿形态产状的构造控制 断裂、褶曲、节理等控矿 成矿前、成矿后构造 各类矿床的构造特征 显微构造、岩组分析应用 导矿、配矿、储矿构造 构造-岩浆-成矿带 动力成岩成矿 构造地球化学 构造研究与矿床成因研究相结合 构造-流体-成矿系统 遥感、GIS、分形、实验模拟等 矿田构造三维制图 新的构造类型研究 成矿系统中的构造作用
、一、研究成矿构造的重要意义
? 1.构造对成矿地质背景的控制。构造特征反映了地壳发展历史,不同的构造单元反
映了不同的地质背景和环境,而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下有不同的矿床形成和展布。对矿床所处的地质构造背景的理解,有助于判断成矿物质来源。如下图阐明了在岛弧和消减带系统中形成的矿床。
岛弧及邻区环境中一些矿床的发育和定位示意图
中国及世界主要矿床的构造成矿环境
主要控矿构造类型的成矿控制
不同的构造类型由于其不同的动力学机制,处于不同的地质背景,有关的岩石建造、流体性质很有差异,影响到不同成矿方式,因此,不同的构造类型有其密切的成矿系统。
2.构造运动是驱使地壳成矿物质运动的主导因素
? 对内生成矿作用而言,构造运动导致岩浆活动各种成矿流体和地壳内成矿物质的迁
移,同时也给矿液运移提供了通道和聚集场所;
? 对外生成矿作用而言,各类拗陷盆地是成矿物质的停积场所,而隆起剥蚀区则提供
物质来源,从而决定了矿化的空间分布。
? 构造控制了地热梯度的变化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级定型有决定性影响。
? 各种构造是多种成矿流体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种流体运移和汇集的主要动力 ? 3、构造运动往往是划分不同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依据之一。各种成矿作用的发展
演化都与地质构造活动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在一些矿区,人们可依据构造活动演化划分出不同的成矿阶段。
4.多期成矿、叠加成矿往往同与矿源层(或先存矿化)相沟通的构造有关。它可造成矿化贫富不均,这对各种层控矿床尤为重要。矿源层只指示远景区所在,而其中的工业矿体的产出部位往往与有利的构造部位有关
? 5.矿床分带与构造分带和构造的多期活动有成因联系。矿化有序分布的规律,在指
导盲矿、隐伏矿预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 6.成矿后的构造,对以成矿床起着不同的改造作用。
? 构造可使浅部矿体深埋,或将深部矿体抬升而出露地表,层状矿体可因褶皱作用而
加厚或变薄。
? 构造可以影响原生矿石的表面风化过程,从而形成风化壳型或淋滤矿床,有些矿体
风化剥蚀很深,终至破坏无存。
? 矿床所处构造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矿床类型和保存潜力。
? 构造是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研究大区域的构造控制作用和矿床分布规
律,对区域矿产预测和普查找矿工作有战略指导意义;研究矿田矿床构造可更具体地认识、掌握矿床(体)形成、改造和分布的控制因素,对于大比例尺矿床预测、找矿、详查、勘探、采矿均有着实际意义。
二、成矿构造分级
矿田矿床构造概念
? 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各矿床的形成、改造和空间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
总和。
? 矿床构造是指控制矿体在矿床中分布规律及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的地质构造因素
的总和。是矿田构造的组成部分。
? 矿体构造是指控制单个矿体的形态、产状以及矿体内部结构的构造要素,包括控制
富矿段(矿柱)的构造要素。是矿床构造的组成部分。
矿田构造的特点
? 1、矿田构造中的主体——控矿构造是含矿的,或是曾有含矿流体通过的。它们都
接受过矿质及成矿流体的利用或改造(含矿流体与构造发生相互作用),是“物化”了的构造。
? 2、在含矿流体的作用下,可诱导出一部分新的构造型式,如气化流体的沸腾、隐
蔽爆发等产生新的角砾岩和水力破裂构造。 ? 3、矿田构造活动的多期次性突出。
? 4、矿田构造是整个矿田地质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矿田构造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过程
? 矿田构造研究是随着采矿工业的发展和地质科学的进步而展开的。一些工业发达国
家在20世纪初叶开始矿田构造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 研究单个构造形迹对成矿的控制;
? 以矿床为研究单位,综合研究有关的不同控矿构造。 ? 我国的专门矿田构造研究
? 50-60年代 开始起步,积累资料,探索方法; ? 60-80年代 广泛展开研究,初建矿田构造学科。
? 80-90年代 采用多学科综合手段,拓宽研究广度和深度,逐步形成了某些研
究特色。
运用矿田构造学指导找矿方面
? 60-70年代间在南岭钨锡矿、湘西黔东汞矿、豫西多金属矿、粤北铀矿等方面有良
好效果。
? 80-90年代,通过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关系研究,结合化探成果,发现多处受剪切带
控制的金矿床,促进了我国金矿找矿工作的发展。
? 50-70年代,矿田构造研究与找矿实践结合较好,80年代以来,两者有一定脱节。 ? 从大力提升我国矿产勘查和评价水平,发展成矿地质理论,提高找矿率,尤其深部
隐伏矿找寻来看,需要加强矿田构造研究。
? 矿田构造是矿床形成、分布、改造、破坏、保存的一个基本要素,是矿山环境质量评
价的—个重要指标。矿田构造研究是找矿勘探和矿山地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濒危矿山探边摸底扩大储量的一线希望,也是构造地质学和矿床学发展的一个源泉
四、矿田构造的主要研究内容
? 研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 研究各种控矿构造类型
? 研究控矿构造的演化期次和发展阶段 ? 研究控矿构造体系和构造分带性 ? 研究矿液的运移与构造条件的关系 ? 研究矿石堆积的构造圈闭条件
? 研究各类矿床的构造特征及成矿的构造条件 ? 研究矿田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1.研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成矿的影响
? 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如强度、弹性、塑性、脆性、空隙度、渗透性对矿液运移和
矿化分布的影响。
? 变质后岩石力学性质对矿化分布的影响。
? 同一种岩石在不同深度、不同应力条件下,性质变化对成矿的影响。 ? 地层剖面中岩石组合与岩石强度变化对成矿的影响。 2.研究各种控矿构造类型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矿田构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