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省国有XX农场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 目 申 报 单 位 :XX省国土资源厅农垦国土资源局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北京XX行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编 制 日 期:
i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摘要书
项目名称 XX省国有XX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北京XX行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地(市)县 项目区所涉及村、镇 XX省XX市 XX镇XX农场 1片区:东经:96°55′14″~96°55′44″ 北纬:40°27′51″~40°29′03″ 项目区的经纬度坐标范围 2片区:东经:97°03′13″~97°05′44″ 北纬:40°27′23″~40°28′14″ 国家投资(中央财政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项目申报类型 投资) 项目性质 项目区地貌类型 土地开发 平原 项目区共分为2个片区。总规模为533.33hm2(8000.00亩)。项目区内已有水浇地面积0.68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13%;其他草地面积38.85hm2,占项目区总面积7.28%;农村道路面积1.23hm2,占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面积0.23%;坑塘面积0.73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14%;沟渠面积1.71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32%;设施农用地面积0.53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10%;盐碱地面积为489.20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1.73%;村庄面积为0.4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ii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0.08%。 其中1片区规模为195.09hm2(2926.40亩),2片区规模为338.24hm2(5073.60亩)。 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国有土地 使用权) 项目区位于XX市XX镇XX农场,其中1片区北至公路,南至农渠,西至西干四支七斗渠,东至项目范围 西干四支八斗渠东侧荒草地;2片区北至盐碱地,南至北干四支渠,西至农村道路,东至排水沟。 项目区规模 预计新增耕地面积 项目建设期 项目总规模为533.33hm2(8000.00亩)。 473.54hm2(88.79%) 1年 项目总投资为1026.80万元,单位面积投资项目投资估算 19253元/hm2(1284元/亩)。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逐渐扩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项 目 背 景 积,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全国有规模有计划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势在必行。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重要保障。土地开发整理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iii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积,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也具有重要意义。 XX农场位于XX省河西走廊的XX市境内西北边缘,西北与瓜州县接壤,东与XX市黄闸湾乡毗邻,南与瓜州县三道沟镇相接,北面为马鬃山山脉,属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流域中部。其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96°45′—97°12′,北纬40°26′—40°30′。场部距XX市老市区97km,距XX市新市区18km。连接欧亚大陆桥的312国道从场区东西贯通,共同构成了XX农场的交通网络,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目前,XX农场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XX省退耕还林项目、疏勒河移民项目和日元贷款重点风沙治理项目实施区,农业区划为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属XX镇绿洲平原地带,是XX省粮、棉、油生产的主产地。 为了保持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经充分调查论证,选取在XX省XX市XX镇XX农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项目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层深厚。但由于受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周边环境、经济条件、气候条件、耕作习惯以及水资源条件的限制,项目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仅为75mm,天然降水无法满足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项目区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土壤盐碱化严重,由于项目内没有排盐碱设施,导致项目区土壤次生盐碱化不断加重,原有农田荒芜,土地利用率逐年下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所以,重新规划项目区内的灌iv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排设施成为了当地居民多年来的愿望。 2 项目区内只有零星的农村道路,且为素土路面,居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所以需要重新规划项目区的道路系统。 3. 项目区没有农田防护林,由于项目区风沙较大,农田受风害的影响很大。 由于项目区治理难度大,项目区所在地自身财政紧张,无法对项目区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所以特申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通过对原有盐碱地和其他草地改良平整,配套建设农田基础设施,一是改善当地较差的生产条件,优化生态环境,通过增加植被,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为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高产稳产奠定基础;二是项目实施后增加了大量的耕地,为农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广阔的空间;三是有利于XX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夯实农业基础;四是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进一步保持社会稳定。 1.土地平整土方量为87.06万m3,全部采用机械推土,推距为30~项 目 目 标 任 务 40m。 2.农田水利工程。新修衬砌U型斗渠3.05km,衬砌U型(40*50)农渠3.48km,衬砌U型(30*40)农渠9.67km,衬砌U型(30*30)农渠5.36km;排盐斗沟5.05km,排盐农沟19.43km;斗渠分水闸(50*60)2座,农渠分水闸(40*50)2座,农渠分水闸(30*40)5座,农渠分水闸(30*30)8座,农渠分水口(30*30)391座,节制闸52座;过路涵管(管径50cm,长8m)10座,过路涵管(管径50cm,长4m)15座,v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过路涵管(管径100cm,长8m)7座,过路涵管(管径100cm,长4m)11座。 3.田间道路工程新建砂石路面田间道10.20km,整修砂石路面田间道1.3km;砂石路面生产路16.84km。 4.防护林工程。在项目区田间道两侧各布置2行防护林,并沿项目区边界布置2行防护林,株行距设计为2.0*2.0m,树苗选用当地常用的树种(沙枣树),需要树苗45850株。 项目投资本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农田防规模护林建设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026.80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898.02万及资元,占总投资的87.46%;其他费用108.64万元,占总投资10.58%;不金筹可预见费20.13万元,占总投资的1.96%。 措 vi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社会效益 1. 本项目配套了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农田道路、以及防护林等基础设施,项目区内的大量盐碱地、其他草地、少量的设施农用地和废弃的坑塘水面都得到开发变得很规整,并将改善项目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2. 项目实施后,将增加耕地面积473.54hm2,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耕地面积,为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做出了贡献。 3. 该项目建成后,以种植业带动养殖和加工业,向社会提供一定数经济、 量的农副产品,调节农产品供需平衡。同时对促进和引导土地集约经营、社会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及生4. 该项目是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示范性、指导性、推广性态效较强,建成后从科技应用、规模经营等方面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为推动益分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析 5. 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宜农土地资源的整理力度和广度,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轻当地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同时,对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状况,可明显改善和优化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沿项目区田间道两侧各种植的2排防护林,并沿项目区边界布置2行防护林,将对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新修、整修渠道、道路和防护林带的建设以及土地平整等工程的建设,使项目区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vii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由于本项目采用衬砌渠道输水灌溉技术,相对于土渠输水灌溉,将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的水资源将为项目区周边农田以及生态需水做出重要贡献,对遏制沙漠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效益 年净收益:268.64万元 投资收益率:26.16% 静态回收期:7.1年 项目单位面积投资:1.93万元/hm2 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2.17万元/ hm2 viii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1)本项目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其他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要求。 (2)该项目的实施,将未利用地等开发整理为水浇地,有利于雨水资源利用与水土保持,增加耕地数量与粮食生产能力。本项目新增有效耕地473.54hm2,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地耕地面积,为国家耕地动态平衡结 论 做出了贡献。 (3)通过新修、整修项目区内的田间道和生产路,大大的改善了区内的交通条件,方便了居民农田耕作与日常生活。 (4)通过种植农田防护林,有效的抵御风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5)通过新增耕地和改善项目区内的农田水利、道路、防护林等基础设施,提高项目区的生产力水平,年净收益达268.64万元。 总之,本项目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各种前期准备工作都已顺利开展,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所以本项目是可行的。
ix
目 录
1 项目概况 ................................................................................................. 3
1.1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3 1.2项目简介............................................................................................................ 5
2 报告编制依据 ...................................................................................... 11
2.1申报基本情况.................................................................................................. 11 2.2编制依据.......................................................................................................... 11
3 项目区概况........................................................................................... 12
3.1自然条件.......................................................................................................... 12 3.2社会经济条件.................................................................................................. 14 3.3土地利用现状.................................................................................................. 15 3.4基础设施条件.................................................................................................. 18
4 项目分析 ............................................................................................... 20
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20 4.2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20 4.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1 4.4土地适宜性评价.............................................................................................. 22 4.5项目区土地利用主要限制因素...................................................................... 27 4.6公众参与分析.................................................................................................. 27
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 29
5.1规划原则.......................................................................................................... 29 5.2规划依据.......................................................................................................... 29
I
5.3土地利用规划.................................................................................................. 30 5.4工程规划.......................................................................................................... 33 5.5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36 5.6项目工程进度计划.......................................................................................... 46
6 投资估算 ............................................................................................... 48
6.1投资估算依据.................................................................................................. 48 6.2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年度投资...................................................................... 48 6.3项目投资进度计划.......................................................................................... 48
7 项目区权属调整 .................................................................................. 55 8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 56
8.1组织领导和机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工程建设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资金使用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效益分析 ............................................................................................... 59
9.1社会效益.......................................................................................................... 59 9.2生态效益.......................................................................................................... 59 9.3经济效益.......................................................................................................... 60
10 可行性研究结论 ................................................................................ 65 11 附表、附图与附件 ............................................................................ 67
II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项目概况
1.1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逐渐扩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全国有规模有计划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势在必行。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重要保障。土地开发整理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也具有重要意义。
XX农场位于XX省河西走廊的XX市境内西北边缘,西北与瓜州县接壤,东与XX市黄闸湾乡毗邻,南与瓜州县三道沟镇相接,北面为马鬃山山脉,属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流域中部。其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96°45′—97°12′,北纬40°26′—40°30′。场部距XX市老市区97km,距XX市新市区18km。连接欧亚大陆桥的312国道从场区东西贯通,共同构成了XX农场的交通网络,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目前,XX农场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XX省退耕还林项目、疏勒河移民项目和日元贷款重点风沙治理项目实施区,农业区划为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属XX镇绿洲平原地带,是XX省粮、棉、油生产的主产地。
为了保持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
3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程,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经充分调查论证,选取在XX省XX市XX镇XX农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项目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层深厚。但由于受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周边环境、经济条件、气候条件、耕作习惯以及水资源条件的限制,项目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仅为75mm,天然降水无法满足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 项目区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土壤盐碱化严重,由于项目内没有排盐碱设施,导致项目区土壤次生盐碱化不断加重,原有农田荒芜,土地利用率逐年下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所以,重新规划项目区内的灌排设施成为了当地居民多年来的愿望。
2 项目区内只有零星的农村道路,且为素土路面,居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所以需要重新规划项目区的道路系统。
3. 项目区没有农田防护林,由于项目区风沙较大,农田受风害的影响很大。 由于项目区治理难度大,项目区所在地自身财政紧张,无法对项目区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所以特申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通过对原有盐碱地和其他草地改良平整,配套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可增加有效耕地473.54 hm2,土壤生产力水平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项目区进行开发整理,一是改善当地较差的生产条件,优化生态环境,通过增加植被,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为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高产稳产奠定基础;二是项目实施后增加了大量的耕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广阔的空间;三是有利于XX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夯实农业基础;四是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进一步保持社会稳定。
4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简介
1.2.1项目类型
本项目类型为国家投资(中央财政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1.2.2项目性质
本项目为土地开发项目。 1.2.3项目范围
项目区XX省XX市XX镇XX农场,分为2个片区。
其中1片区北至公路,南至农渠,西至西干四支七斗渠,东至西干四支八斗渠东侧荒草地,地处东经96°55′14″~96°55′44″,北纬40°27′51″~40°29′03″之间;
2片区北至盐碱地,南至北干四支渠,西至农村道路,东至排水沟,地处东经97°03′13″~97°05′44″,北纬40°27′23″~40°28′14″之间。 1.2.4项目规模
项目区总规模为533.33hm2(8000亩),其中1片区规模为195.09hm2(2926.40亩), 2片区规模为338.24hm2(5073.60亩)。 1.2.5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 1.2.6项目建设标准与主要任务 1. 建设标准
在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政策的要求以及当地土地开发整理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本项目的规划标准:
1)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平整的精度不但影响到整理后的土地质量,而且关系到投资大小与效益问题。土地平整的中心任务是
5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过平整,使土地更适宜耕种。在进行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时,应在满足灌溉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土方,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同时要与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相结合。
项目区土地平整遵循填挖土方量最小与农田水利工程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取高填低的方法进行平整。土地平整以田块为单元,选择完全平整中的斜面法,将整个项目区划分为若干个平整田块,分别设立平整高程,以平整高程为基准面对开发整理区土地进行全面平整。
2)耕作田块规划
耕作田块是末级固定田间工程设施所围成的地块,是田间作业、轮作和工程建设的基本单元。田块应形成标准化条田,条田内形成格田。
a)田块规划要求
整理后的田块要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便于经营管理。
田块方向即田块的耕作方向,一般以田块长边方向为准,他是末级固定渠道等田间工程设施的布置方向。田块布置的方向对于田间作物的光照、灌溉排水、机械作业以及防风效果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从改善光照条件看,一般南北向布置的田块可显著提高作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从而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除此之外,田块方向的布置还应考虑与居民点、主干道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缩短往返距离与时间,方便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运输。
b)耕作田块的长度、宽度
6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田块的长度不仅关系到田块平整工程量的大小与机械作业效率的发挥,还影响到灌溉工程的布设等。同一条件下,对于土地平整而言,田块越长,平整工程量越大,平整技术要求也越高;而对于机械化作业而言,则有利于减少机组空行比重,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对于田间灌溉而言,田块越长,灌溉组织工作就越困难,灌水质量也无法保证。一个田块一般是末级固定渠道所控制的范围,因此要考虑末级固定渠系的控制面积。
c)耕作田块高程
规划田块高程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田间平整工程的大小以及灌溉渠道的布设。因此,应该本着节约成本、有利灌溉的原则确定田块平整高程。
根据农民的种植习惯,田块采用格田形式,格田田面高差在±3cm以内,格田长度以农户承包的田块大小而定。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随每年机耕整地时由农民根据自家田块的大小而填筑。
本项目区地势比较平坦。以田块为单元进行局部平整,田块内满足挖填平衡的原则,不涉及到田块间的土方调配。按照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标准,“确定农田标准达到土地平整的要求,土壤质地适中,保水保肥,土壤耕层厚度达到0.5m以上,林、田、路、渠适当配套”,再结合实地农田建设标准来确定本项目的田块规划标准。为了能在实行机械化耕作,结合当地实际地形,本项目设计田块宽为40m,长度约为200—600m。为了能够使降雨和灌溉更加均匀,平整后的田面坡度不超过1/1000,以满足作物的生长。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a)灌溉标准
7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结合当地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溉方式及经济效益等因素,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1999)和《XX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借鉴项目区周边的灌溉农田,确定项目区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
b)排水标准
参考项目区周边土地整理项目的建设经验,由于项目区有盐碱化现象,为了防止土地盐碱化,需在项目区内设置排水(盐)沟。
c)水质标准
项目区深层地下水水质良好,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中、上更新统的砂卵石和沙层,厚度100—200m,含水层富水性一般为1000—3000m3/d,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ˉ—Ca2+ —Mg2+型和HCO3ˉ—SO42- —Ca2+—Mg2+型,矿化度小于1g/L。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规定。
d)地震设防标准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酒泉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相当于基本烈度为Ⅶ度。
4)道路建设标准
根据《XX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规定:①田间道路面宽一般为3m-6m,高出地面0.3m-0.5m。路基一般为素土或沙土夯实,厚度为20cm-30cm。路面材料宜为砂石路面或泥结石路面,厚度10cm-20cm。②生产路路面宽度1m-3m,路面材质为素土或砂石,路基与田间道相同。
8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照渠、路、田、林相配套的要求,为便于田间灌溉、收割农作物、转运等工作,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结合项目区外已有道路的状况和区内地块布局,本项目规划田间道与生产路两级道路,具体设计标准如下:
田间道:路面宽6m,两侧路肩宽50cm,30cm厚素土夯实路基,路面铺设20cm砂石,高出地面0.50m;
生产路:路面宽3m,30cm厚素土夯实路基,路面铺设10cm砂石,高出地面0.40m。
5)防护林建设标准
根据《XX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后的林木覆盖率应不低于开发整理前的标准。农田防护林带的建设就是为了减少风对农田作物的危害,根据当地的实际经验,为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抵御风害,按照当地习惯和建议沿项目区田间道两侧各种植2行防护林,并沿项目区边界布置2行防护林,树种选择当地易采购并且耐盐碱、耐干旱的沙枣树,株行距设计为1.0*1.0m。
2.主要任务
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配套完善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农田防护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体任务如下:
1) 通过土地平整并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将项目区内的盐碱地和其他草地等开发整理成耕地,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项目完成后,新增耕地473.54hm2,新增耕地率为88.79%。
9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规划建设项目区内的灌溉设施,衬砌斗、农渠,使项目区内的农作物需水得到保证,修建排水(盐)沟,防止土壤盐碱化。
3) 整修、新修农村道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4)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防护林体系,抵御风害,美化环境,调节农田小气候。
10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报告编制依据
2.1申报基本情况
项目申报单位:XX省国土资源厅农垦国土资源局 项目名称:XX省国有XX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北京XX行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K/T1011-1013-2000); 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TB/T16453 1-164536-1996); 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1999; 11、《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 12、《XX省XX农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13、《XX省XX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5、项目相关基础资料主要包括: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及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成果;
2)实测1:2000地形图。
1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农场土地整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