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地段应逐档画出最大弧垂的地面线,对铁路、高速公路、通航河流(2级及以上)等重要跨越,应画实际悬点高的最大弧垂线并标注相应气象条件。
2 图上应标注塔号、塔型、定位高差(或施工基面)、塔位高程、杆塔位置、档距、耐张段长度及代表档距。
3 边线和风偏的断面开方处,应注明开方范围及所开土石方量。 4 改迁的电力线、弱电线、公路等应在图上注明。 5 耐张绝缘子倒挂宜说明或用不同耐张塔符号加以区别。
6 凡与跨越协议有关的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跨越,应注明跨越处的里程、交叉角或杆塔号。
7 气象分区应在图中相应位置注明。 8 每张平断面定位图宜在塔位上分幅。 9 必要时,给出重要跨越平断面定位分图。 10 应编写平断面定位图目录。 5.2.1.2平断面定位图设计的计算要求
1 采用计算机软件排位时,所采用的软件必须经过有效鉴定。
2 应在测量专业提供的平断面图上,按照初步设计审定的气象条件、导地线型号、杆塔使用条件、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等设计原则进行优化排位。
3 应计算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和开方量,并落实对电力线、弱电线及公路等的改迁。 5.2.2 塔位明细表
5.2.2.1塔位明细表中应表达的设计内容和深度
塔位明细表卷册可分为卷册说明、分册说明及塔位明细表,其编排形式可作适当调整,应包括下述内容。
12
1 卷册说明
卷册说明应简要说明全工程主要设计原则、对下文内容表达方式的约定、各项设计细节依据的基本原则。
(1)工程概况:主要包括线路起迄点、回路数、设计气象条件、导地线使用情况、OPGW悬挂侧、地形划分、污区划分,以及标段划分情况等。
(2)绘图表示线路前进方向、左右侧定义及基础A、B、C、D腿的布置。
(3)说明塔位高程所属高程系统、定位高差(或施工基面)的具体含义,约定塔位中心桩位移的表示方法等。
(4)防振锤和间隔棒安装:对防振锤和间隔棒的型号和安装原则进行说明。 (5)相间间隔棒安装:相间间隔棒的型号和安装原则进行说明。 (6)导地线接头:说明导、地线不允许接头的原则。
(7)绝缘子金具串安装:说明导、地线绝缘子金具串配置的原则及代号表示方法。 (8)接地装置:说明接地装置配置及敷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9)导线换位:对是否换位及换位方式进行说明。
(10)地线运行方式:说明地线换位及接地、分段绝缘情况,统一分段绝缘的要求等。 (11) 林木砍伐:说明线路通过林区采取高跨或砍伐的原则。
(12) 施工运行注意事项:列出“施工图总说明及附图”中施工运行注意事项与本册图纸有关的内容。
(13) 其它必要的说明事项。 2 分册说明
分册说明应针对本分册塔位明细表的设计情况进行说明。
(1)概述:说明本分册所属线路段的起迄点、长度、回路数、地形情况、设计气象条件、污区划分等。
(2)导地线型号及适用区段:列表说明导线、地线(含OPGW)型号、实际安全系数、适用区段和导地线放松段情况等。
(3)主要交叉跨越:列表说明主要交叉跨越次数及处理情况,导线、跳线对地距离及风偏开土石方量,房屋拆迁量等。
(4)列表说明本分册所属线路段使用的塔型和数量。 (5)针对本分册的施工运行注意事项。
13
(6)其它必要的说明。 3 塔位明细表
应列表说明以下内容: (1)基本风速与设计覆冰厚。
(2)序号、塔号、塔位点、塔型及呼称高、塔位桩顶高程及定位高差(或施工基面)。 (3)档距、水平档距、垂直档距、耐张段长与代表档距、转角度数与中心桩位移。 (4)接地装置代号、导线绝缘子串(代号、联数及片数、串数)、地线绝缘子串(代号、串数)、挂板倾角、导地线防振锤数量、交叉跨越及处理情况等。
(5)本页明细表的导地线放松、耐张绝缘子串倒挂、污区划分、走廊清理、导地线不允许接头、标段分界塔的施工分工、特殊接地装置敷设、对地距离及风偏开方、导线施工弧垂误差的特殊要求、塔号空号等需要说明的问题,应在本页说明中说明。本页说明的内容也可编入分册说明。
5.2.2.2塔位明细表的计算内容及要求
1 所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必须经过有效鉴定。
2 应按照初步设计原则编制定位手册及定位校核曲线(表)。 3 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应整理成册。
4 定位校核曲线(表)计算应包括杆塔使用条件、K值、导地线悬点应力、直线及小转角塔绝缘子串摇摆角、绝缘子金具串强度、耐张绝缘子串倒挂、悬垂角、导地线上拔及地面电场强度分布等。
5 超杆塔设计使用条件的验算负荷。 5.3 机电施工图及绝缘子串组装图
机电施工图及绝缘子串组装图应包括:导地线力学特性曲线及架线曲线(或表)、绝缘子串及金具组装图、换位及跳线、接地装置图、导地线防振及间隔棒安装等。 5.3.1 导地线力学特性曲线及架线曲线(或表)
5.3.1.1 导地线力学特性曲线及架线曲线(或表)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卷册说明
2 导地线力学特性曲线(不同导地线型号、不同气象区、不同安全系数) 3 导地线架线表(不同导地线型号、不同气象区、不同安全系数)
14
4 孤立档架线表
5 连续倾斜档线夹安装位置调整表 5.3.1.2 设计内容及深度
1 卷册说明
(1)应说明本分册线路的起迄点、长度、回路数、设计气象条件等。 (2)应列表说明导线、地线(含OPGW)型号、安全系数、适用区段。 2 导地线力学特性曲线(或表) (1)图纸
a) 应包括力学特性曲线(表)及弧垂特性曲线(表)两部分。
b) 导、地线特性曲线应绘制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大风速(应注明计算的线条
实际高度及基本风速)、覆冰、最高气温、安装、雷电过电压(有风)、雷电过电压(无风)、操作过电压等工况的力学特性曲线(表)。
c) 导线特性曲线应绘制最大弧垂(覆冰或高温弧垂较大者)及外过无风的弧垂特
性曲线(表)。
d) 地线特性应绘制外过无风的弧垂特性曲线(表)。
e) 当有验算气象条件时,应绘制验算条件的导线及地线特性曲线(表)。 f)
图上应标明临界档距。
g) 图上应标明物理特性表与单位比载表。物理特性表应包括截面积、计算外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