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有些企业盲目扩张自有物流经营范围;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又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缺乏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物资流通。同时,管理混乱、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也导致了国内物流产业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快速发展。 (八)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现代物流业是管理和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从基础应用层面上讲,有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GPS、条码、射频技术(RF);环境体系层面有电子数据交换(EDI);在作业管理层面有JIT技术;在销售时点管理层面,有POS系统、有效客户信息反馈(ECR)、自动连续补货技术(ACEP)、速快响应(QR)等等。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科技含量低,直接了导致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综上所述,我国物流企业的劣势十分明显。宏观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物流要素呈部门割据状态,全国统一的物流市场尚未完全形成;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物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够,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快速市场反应能力。微观方面,物流企业自身缺乏战略意识,整体战略规划不理想,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十分落后。同时,由于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质量差,运作效率低下,基本处于粗放式经营状态。当然,我国物流企业也有一定的优势,其根本优势就是本土优势。第一,物流运作需要一定的载体,我国的物流设施设备尽管并不十分先进,却拥有丰富的资源,并且价格低廉;第二,物流的网络性极强,我国的物流企业经过长期的运作,业务网络初具规模,且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这无疑提高了外资进入中国物流市场的门槛;第三,文化底蕴优势。国内物流企业更易于了解顾客的需求、行为方式与习惯,更容易形成供需双方的良好沟通,国外企业在这方面则需付出更多。
四、日本物流业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快速有效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我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如发展物流战略同盟、完善物流系统的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等。
物流研究专家、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路耀华介绍说,日本物流业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日本十分重视对物流的宣传、知识普及,日本企业和市民的物流意识
6
强,物流工作基础好;二是由于企业有积极性,日本政府比较重视,物流业得到迅速发展;三是日本十分重视物流的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
专家认为,从中日两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来看,当前我国宜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积极参与物流业发展,发挥总体规划和指导功能。日本政府重视和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我国政府参与度不够。在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物流业主要靠私营企业的参与和投资,日本一些著名的物流企业都是私营企业,但政府仍需积极引导。在发展中国家,则更需要政府的直接参与和帮助。 其次,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是发展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要打破行业分割管理制度。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资源本就十分有限,现行的行业分割造成信息产业整体管理混乱,资源紧缺与大量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闲置并存,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要打破电信垄断,加快引入竞争机制,我国的基础电信资费标准偏高,这大大限制了因特网在我国的应用。目前,我国国内互联网的上网资费高出日本较多,国际专线价格昂贵。基础电信资费标准和网络用户规模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必须打破电信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网络应用的普及和以现代物流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
第三,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从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和庞大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才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
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等业务,甚至还可以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同盟关系。
第四,物流管理亟须立法。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方面的法规还很少,尚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需要。在物流管理方面尚无法规,这已成为阻碍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第五,协调完善物流系统的标准化体系。近年来我国物流各分领域的标准化系统已建立并趋于完善,但从整个物流大系统来讲,各分系统标准化的协调和统一工作还很落后,导致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难以完成有效的良好衔接。由于各自不同的标准化系列长期得不到统一,不能相互兼容,造成了长期的物流不畅,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7
第六,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这是物流体系中的重点,也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是在已有的物资、制造企业自有的物流配送中心和商业服务业中连锁企业自有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五、结束语
运输业向物流业发展,对铁路甚至在我国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特别是在实际运作方面,国内更无成型的经验可供借鉴。但铁路如能在全行业改革之际,瞄准发展物流服务这一目标,用全新的物流理念,以只争朝夕的积极姿态、创建我国大型物流服务企业,就一定能占据中国物流服务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刘龙政.试论现代物流产业及其发展[J].中国经济问题,2002,(4). [2]海峰,程金玲.日本区域物流业发展特点及趋势[J].物流技术,2004,(11).
[3]贾丽,殷为华.论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6).
[4]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 Handling & Logistics
Systems[C];2002
[5]http://www.semhoo.com/article/n24320.html.
[6] http://www.amteam.org/ShowArticle.aspx?id=508805
[7]http://www.google56.cn/wg.htm
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毕业设计论文-日本物流的新发展对我国的启示(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