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第02轮专题复习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01(专题37开放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CNU LEX

【答案】解:(1)平行四边形

…………(3分) (2)①∵点B(p,1)在y?33的图象上,∴1? xp∴p?3………………………………(4分) 过B作BE?x轴于E,则OE?3,BE?1 在Rt?BOE中,tan??BE13 ??OE33α=30°

……………………………………………………………(5分) ∴OB?2

又∵点B、D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 ∴点B、D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 ∴OB=OD=2

………………………………………(6分)

∵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A(?m,0) C(m,0)

∴OA?OB?OC?OD?2………………………………………………………(7分) ∴m?2;

……………………………………………………………(8分)

②能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的点B共有2个; ………………………………(9分) (3)四边形ABCD不能是菱形.

……………………………………………(10分)

法一:∵点A、C的坐标分别为(?m,0)、(m,0) ∴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在x轴上.

又∵点B、D分别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三象限的交点. ∴对角线AC与BD不可能垂直. ∴四边形ABCD不能是菱形

法二:若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对角线AC⊥BD,且AC与BD互相平分,

第46页共49页

ECNU LEX

因为点A、C的坐标分别为(-m,0)、(m,0)

所以点A、C关于原点O对称,且AC在x轴上. ……………………………………(11分) 所以BD应在y轴上,这与“点B、D分别在第一、三象限”矛盾,

所以四边形ABCD不可能为菱形. ……………………………………………………(12分)

1231.(2010年福建省泉州)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y?x?x?k的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

4B(0,1),点C(m,n)在该抛物线图象上,且以BC为直径的⊙M恰好经过顶点A.

(1)求k的值; (2)求点C的坐标;

(3)若点P的纵坐标为t,且点P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运动,试探索:

①当S1?S?S2时,求t的取值范围(其中:S为△PAB的面积,S1为△OAB的面积,S2为四边形OACB的面积);

②当t取何值时,点P在⊙M上.(写出t的值即可)

【答案】解:(1)∵点B(0,1)在y?(2分)

∴k=1………………(3分) (2)由(1)知抛物线为:

y?121x?x?1即y?(x?2)2 441212x?x?k的图象上,∴1??0?0?k………………44∴顶点A为(2,0) …………(4分) ∴OA=2,OB=1

过C(m,n)作CD⊥x轴于D,则CD=n,OD=m,∴AD=m-2 由已知得∠BAC=90° …………………(5分)

∴∠CAD+∠BAO=90°,又∠BAO+∠OBA=90°∴∠OBA=∠CAD ∴Rt△OAB∽Rt△DCA

第47页共49页

ECNU LEX

ADCDm?2nOACD2n?,即?(或tan∠OBA= ?,即?tan∠CAD)…(6分) OBOA12OBAD1m?2 ∴n=2(m-2); 又点C(m,n)在y?∴2(m?2)?11(x?2)2上,∴n?(m?2)2 441(m?2)2,即8(m?2)(m?10)?0 4∴m=2或m=10;当m=2时,n=0, 当m=10时,n=16;…………………(7分) ∴符合条件的点C的坐标为(2,0)或(10,16)…(8分) (3)①依题意得,点C(2,0)不符合条件,∴点C为(10,16)

此时S1?1OA?OB?1 2S2?SBODC?S?ACD?21……………………………… (9分) 又点P在函数y??∴S?1(x?2)2图象的对称轴x=2上,∴P(2,t),t 4AP=

1OA?AP?AP= ……………………………(10分) t 2∵S1?S?S2

∴当t≥0时,S=t,∴1﹤t﹤21. ………………(11分) ∴当t﹤0时,S=-t,∴-21﹤t﹤-1

∴t的取值范围是:1﹤t﹤21或-21﹤t﹤-1 …………(12分) ②t=0,1,17. ……………………………………(14分)

32.(2010湖南娄底)如图11,在梯形ABCD中,AB//CD,AB=2,DC=10,AD=BC=5,点M、N分别在边AD、BC上运动,并保持MN//AB,ME?DC,NF?DC,垂足分别为E、F (1)求梯形ABCD的面积

(2) 探究一:四边形MNFE的面积有无最大值?若有,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无,请说明

理由;

探究二:四边形MNFE能否为正方形?若能,请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第48页共49页

ECNU LEX

【答案】解:做AG⊥DC,BH⊥DC.(1)因为AB//DC,所以四边形AGHB是矩形,所以GH=AB=2,AG=BH.又因为AD=BC=5,所以Rt△ADG≌Rt△BCH,所以DG=CF.所以DG=(DC-GH)÷2=4.在

(AB?CD)?AGRt△ADG中,AG=AD?DG=3.所以梯形ABCD的面积是=18.(2) 设MN=x,

222则EF=MN=x,所以DE=

DC?EF10?x=.因为ME⊥DC,NF⊥DC,所以ME//AG, ∠MED=∠AGD=90°,

2210?xMEDEME3(10?x)所以△DEM∽△DGA,所以=,所以=2,所以ME=,所以四边形MEFN

AGDG384的面积是S=MN2ME=x2

3(10?x)32303752=?x?=?(x?5)?.所以当x=5时,四边形MEFN的88888MEDE75面积的最大值是.(3)四边形MEFN能为正方形,且边长为x,则由(2)知道,=,

AGDG810?xx302900302所以=2,所以x=.此时四边形的面积是x?()?.

311121114第49页共49页

ECNU LEX

初中数学总复习第02论专题复习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01

(专题37开放探究型问题)

LexLi

一、填空题

1.(2010江苏盐城)写出图象经过点(1,-1)的一个函数关系式 ▲ . 1

【答案】y=-x或y=- 或y=x2-2x,答案不唯一

x二、解答题

1.(2010安徽蚌埠二中)已知⊙O过点D(3,4),点H与点D关于x轴对称,过H作⊙O的切线交x轴于点A。

⑴ 求sin?HAO的值;

⑵ 如图,设⊙O与x轴正半轴交点为P,点E、F是线段OP上的动点(与点P不重合),连接并延长DE、DF交⊙O于点B、C,直线BC交x轴于点G,若?DEF是以EF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试探索sin?CGO的大小怎样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 ⑴

sin?HAO?HO3?AO5 O H C A O F E P B G x y D y D (2)试探索sin?CGO的大小怎样变化,请说明理由.

解:当E、F两点在OP上运动时(与点P不重合),sin?CGO的值不变

第1页共49页

ECNU LEX

过点D作DM?EF于M,并延长DM交?O于N,连接ON, 交BC于T。

因为?DEF为等腰三角形,DM?EF, 所以DN平分?BDC

所以弧BN=弧CN,所以OT?BC, 所以?CGO??MNO 所以sin?CGO=sin?MNO?OM3? ON5即当E、F两点在OP上运动时(与点P不重合),sin?CGO的值不变。

2.(2010安徽蚌埠)如图1、2是两个相似比为1: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如图3放置,小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大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重合。

⑴ 在图3中,绕点D旋转小直角三角形,使两直角边分别与AC、BC交于点E,F,如图4。

求证:AE2?BF2?EF2;

⑵ 若在图3中,绕点C旋转小直角三角形,使它的斜边和CD延长线分别与AB交于点

E、F,如图5,此时结论AE2?BF2?EF2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

图1 D A 图2 B A D 图3 B C C

C 第2页共49页 ECNU LEX

A E C F D B A 图4

⑶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满足?CEF的周长等于

MN、DN正方形ABCD的周长的一半,AE、AF分别与对角线BD交于M、N,试问线段BM、

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三边长?若能,指出三角形的形状,并给出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A N F D ?【答案】⑴ 在图4中,由于AD?BD,将?AED绕点D旋转180M ,得?BE?D, AE?BE?、ED?E?D。连接E?F

??FBE???ABC??ABE???ABC??CAB?90 ?在Rt?BE?F中有E?B2?BF2?E?F2

?B E C 又?FD垂直平分EE??EF?FE?

?代换得AE2?BF2?EF2

? 在图5中,由AC?BC,将?AEC绕点C旋转90,得

?BE?C

AE?BE?,CE?CE? 连接E?F

??FBE???ABC??CBE???ABC??CAB?90 ?在Rt?BE?F中有E?B2?BF2?E?F2

?又可证?CEF≌?CE?F,得EF?FE?V

?代换得AE2?BF2?EF2

?(3)将?ADF绕点A瞬时针旋转90,得?ABG,且FD?GB,AF?AG

因为?CEF的周长等于正方形ABCD周长的一半,所以

A N 第3页共49页

D F M ECNU LEX

CE?EF?CF?CD?CB?CF?FD?CE?BE,

化简得EF?EG从而可得?AEG≌?AEF, 推出?EAF??EAG?45?

此时该问题就转化为图5中的问题了。由前面的结论知:

MN2?BM2?DN2,再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

线段BM、MN、DN可构成直角三角形。

3.(2010安徽省中中考)如图,已知△ABC∽△A1B1C1,相似比为k(k?1),且△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c),△A1B1C1的三边长分别为a1、b1、c1。 ⑴若c?a1,求证:a?kc;

⑵若c?a1,试给出符合条件的一对△ABC和△A1B1C1,使得a、b、c和a1、b1、c1进都是正整数,并加以说明;

⑶若b?a1,c?b1,是否存在△ABC和△A1B1C1使得k?2?请说明理由。

【答案】

第4页共49页

ECNU LEX

4.(2010江苏盐城)(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y=ax2+x+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

(1)求这个函数关系式;

2

(2)如图所示,设二次函数y=ax+x+1图象的顶点为B,与y轴的交点为A,P为图象上..

的一点,若以线段PB为直径的圆与直线AB相切于点B,求P点的坐标;

(3)在(2)中,若圆与x轴另一交点关于直线PB的对称点为M,试探索点M是否在抛物线

y=ax2+x+1上,若在抛物线上,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当a = 0时,y = x+1,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1分)

1

当a≠0时,△=1- 4a=0,a = ,此时,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

41

∴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或`y=x2+x+1……(3分)

4 (2)设P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作PC⊥x 轴于点C.

B A O x y 第5页共49页

ECNU LEX

2在Rt△BOC中,OB=3,OC=3,∴ BC?18. …………………………6分

在Rt△CDF中,DF=1,CF=OF-OC=4-3=1,∴ CD2?2. …………………………7分 在Rt△BDE中,DE=4,BE=OB-OE=3-1=2,∴ BD2?20. …………………………8分

222∴ BC?CD?BD, 故△BCD为直角三角形. …………………………9分

(3)连接AC,可知Rt△COA∽ Rt△BCD,得符合条件的点为O(0,0). ………10分

过A作AP1⊥AC交y轴正半轴于P1,可知Rt△CAP1 ∽ Rt△COA∽ Rt△BCD,

1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P1(0,). …………………………………………11分

3过C作CP2⊥AC交x轴正半轴于P2,可知Rt△P2CA∽ Rt△COA∽ Rt△BCD,

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P2(9,0). …………………………………………12分

1∴符合条件的点有三个:O(0,0),P1(0,),P2(9,0).

328.(2010 福建莆田) 如图1,在Rt?ABC中,∠ACB=900 ,AC=6,BC=8,点D在边AB上运动,DE平分∠CDB交边BC于点E,EM?BD垂足为M,EN?CD垂足为N。

(1) 当AD=CD时,求证:DE∥AC;

第41页共49页

ECNU LEX

(2) 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3) 探究:AD为何值时,四边形MEND与△BDE的面积相等? 【答案】

第42页共49页

ECNU LEX

第43页共49页

ECNU LEX

29.(2010天门、潜江、仙桃)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在x轴上,点D、E在y轴上,OA=OD=2,OC=OE=4,DB⊥DC,直线AD与经过B、E、C三点的抛物线交于F、G两点,与其对称轴交于M.点P为线段FG上一个动点(与F、G不重合),PQ∥y轴与抛物线交于点Q.

(1)求经过B、E、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Q、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D相似?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

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抛物线的顶点为N,连接QN,探究四边形PMNQ的形状:①能否成为菱形;②能否成

为等腰梯形?若能,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

(1)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x-4),则 a323(-4)=4,解得a=-1 2第44页共49页

ECNU LEX

所以经过B、E、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 y=-

1219x+x+4=-(x-1)2+. 22211(x+2)(x-4)=-x2+x+4. 22易知直线AD解析式为y=x+2,所以M(1,3),过点M作MR⊥PQ于点R,因为△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结合题意可知△M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MN=m,则PQ=2m,所以P(1-m,3-m),Q(1-m,3+m),所以

129-(1-m-1)+=3+m,解得m1=1,m2=-3(不合题意,舍去) 22此时P(0,2)

30.(2010年福建省泉州))我们容易发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你

可以利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

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x轴所在的直线绕着原点

O逆时针旋转α度角后的图形.若它与反比例函数y?3的图象分别交于第一、三象限的x点B、D,已知点A(?m,0)、C(m,0).

(1)直接判断并填写:不论α取何值,四边形ABCD的形状一定是; (2)①当点B为(p,1)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试求p、α、和m有值;

②观察猜想:对①中的m值,能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的点B共有几个?(不必说

理)

(3)试探究:四边形ABCD能不能是菱形?若能, 直接写出B点的坐标, 若不能, 说明理由.

第45页共49页

ECNU LEX

【答案】解:(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1)在矩形ABED中,

因为点C是边DE的中点,且AB=2AD, 所以AD=DC=CE=EB, ∠D=∠E=90°. ∴Rt△ADC≌Rt△BEC. ∴AC=BC, ∠1=∠2=45°. ∴∠ACB=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DE=AD+BE.

如图(2),在Rt△ADC和Rt△BEC中, ∵∠1=∠CAD=90°, ∠1+∠2=90°. ∴∠CAD=∠2.

又∵AC=BC, ∠ADC=∠CEB=90°, ∴Rt△ADC≌Rt△CEB. ∴DC=BE,CE=AD. ∴DC+CE= BE+AD, 即DE=AD+BE. (3)DE=BE-AD.

如图(3),在Rt△ADC和Rt△CEB中,∵∠1+∠CAD=90°, ∠1+∠2=90°, ∴∠CAD=∠2.

又∵∠ADC=∠CBE=90°,AC=CB, ∴Rt△ADC≌Rt△CBE. ∴DC=BE,CE=AD.∴DC-CE=BE-AD, 即DE=BE-AD.

NCD1C2ECMD1E2N12EADM(第25题图3)BA(第25题图1)BA(第25题图2)B

第31页共49页

ECNU LEX

21.(2010福建宁德)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⑴ 求证:△AMB≌△ENB;

⑵ 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⑶ 当AM+BM+CM的最小值为3?1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A D

N E M B C

【答案】解:⑴∵△ABE是等边三角形,

∴BA=BE,∠ABE=60°. ∵∠MBN=60°,

∴∠MBN-∠ABN=∠ABE-∠ABN. 即∠BMA=∠NBE. 又∵MB=NB,

∴△AMB≌△ENB(SAS). ………………5分 ⑵①当M点落在BD的中点时,AM+CM的值最小. ②如图,连接CE,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 AM+BM+CM的值最小.

理由如下:连接MN.由⑴知,△AMB≌△ENB, ∴AM=EN.

∵∠MBN=60°,MB=NB, ∴△BMN是等边三角形. ∴BM=MN.

∴AM+BM+CM=EN+MN+CM.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EN+MN+CM=EC最短

∴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即等于EC的长. ⑶过E点作EF⊥BC交CB的延长线于F, ∴∠EBF=90°-60°=30°.

第32页共49页

E N M F B C A D

ECNU LEX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BF=在Rt△EFC中, ∵EF2+FC2=EC2, ∴()2+(

x2x3x,EF=. 223x+x)2=2?3?1?.

2解得,x=2(舍去负值). ∴正方形的边长为2.

22.(2010湖北随州)已知抛物线y?ax2?bx?c(a?0)顶点为C(1,1)且过原点O.过抛物线上一点P(x,y)向直线y?(1)求字母a,b,c的值;

3(2)在直线x=1上有一点F(1,),求以PM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PFM的P点的坐标,并证明

45

作垂线,垂足为M,连FM(如图). 4

此时△PFM为正三角形;

(3)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是否总存在一点N(1,t),使PM=PN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

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a=-1,b=2,c=0

(2)过P作直线x=1的垂线,可求P的纵坐标为PF=1,故△MPF为正三角形. (3)不存在.因为当t<

与PN不可能相等.

0),B(2,0),23.(2010 内蒙古包头)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点A(1,C(0,?2),直线x?m(m?2)与x轴交于点D.

55,x<1时,PM与PN不可能相等,同理,当t>,x>1时,PM44113.此时,MP=MF=,横坐标为1?42(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第33页共49页

ECNU LEX

(2)在直线x?m(m?2)上有一点E(点E在第四象限),使得E、D、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O、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E点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3)在(2)成立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及四边形ABEF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b?c?0,?【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4a?2b?c?0,

?c??2.?O x y y A O (F2)F1 C (x=m) E1 (E2) B D x 解得a??1,b?3,c??2.

?y??x?3x?2. 222222 (2分) (2)当△EDB∽△AOC时, 得

AOCOAOCO??或, EDBDBDED2∵AO?1,CO?2,BD?m?2,

AOCO12??当时,得, EDBDEDm?2∴ED?m?2, 2?2?m?∵点E在第四象限,∴E1?m,?. 2222222222222 (4分)

2??当

AOCO12??时,得,∴ED?2m?4, BDEDm?2ED4?2m). 2222222222222 (6分) ∵点E在第四象限,∴E2(m,(3)假设抛物线上存在一点F,使得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则

EF?AB?1,点F的横坐标为m?1,

第34页共49页

ECNU LEX

2?m??2?m??m?1,当点E1的坐标为?m,时,点的坐标为F???, 12?2???∵点F1在抛物线的图象上, ∴

∴2m2?11m?14?0, ∴(2m?7)(m?2)?0,

7∴m?,m?2(舍去),

22?m??(m?1)2?3(m?1)?2,全品中考网 2?53???, ∴F1?,24??∴S?ABEF?1?33?. 22222222222222222222 (9分) 444?2m)时,点F2的坐标为(m?1,4?2m), 当点E2的坐标为(m,∵点F2在抛物线的图象上, ∴4?2m??(m?1)2?3(m?1)?2,

2∴m?7m?10?0,

∴(m?2)(m?5)?0,∴m?2(舍去),m?5,

?6), ∴F2(4,∴S?ABEF?1?6?6. (12分)

24.(2010 湖南湘潭)如图,直线y??x?6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以线段AB为直径作⊙C,抛物线y?ax2?bx?c过A、C、O三点.

(1)求点C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B作直线与x轴交于点D,且OB2=OA2OD,求证:DB是⊙C的切线;

(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以P、O、C、A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35页共49页

ECNU LEX

yx

26题图 【答案】解:(1)A(6,0),B(0,6) ……………………1分

连结OC,由于∠AOB=90o,C为AB的中点,则OC?1AB,

2所以点O在⊙C上(没有说明不扣分).

过C点作CE⊥OA,垂足为E,则E为OA中点,故点C的横坐标为3. 又点C在直线y=-x+6上,故C(3,3) ……………………2分 抛物线过点O,所以c=0, 又抛物线过点A、C,所以

?3?9a?3b10?36a?6b,解得:a??,b?2

312y??x?2x …………………3分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

3(2)OA=OB=6代入OB2=OA2OD,得OD=6 ……………………4分 所以OD=OB=OA,∠DBA=90o. ……………………5分 又点B在圆上,故DB为⊙C的切线 ……………………6分 (通过证相似三角形得出亦可)

(3)假设存在点P满足题意.因C为AB中点,O在圆上,故∠OCA=90o,

要使以P、O、C、A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则 ∠CAP=90o或 ∠COP=90o, ……………………7分 若∠CAP=90o,则OC∥AP,因OC的方程为y=x,设AP方程为y=x+b. 又AP过点A(6,0),则b=-6, ……………………8分 方程y=x-6与

1y??x2?2x联立解得:

3?x1?6y1?0,

?x2??3y2??9,

故点P1坐标为(-3,-9) ……………………9分

第36页共49页

ECNU LEX

若∠COP=90o,则OP∥AC,同理可求得点P2(9,-9) (用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出亦可)

故存在点P1坐标为(-3,-9)和P2(9,-9)满足题意.…………10分

25.(2010 甘肃)(12分) 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

交于点C(0,-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D的坐标;

(2)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3)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若存

在,请指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位置,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

由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0,-3),可知c??3.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3. ………………………1分

?a?b?3?0,把A(-1,0)、B(3,0)代入, 得?

?9a?3b?3?0.解得a?1,b??2.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x2-2x-3. ……………………………………………3分 ∴ 顶点D的坐标为?1,?4?. ……………………………………………………4分 说明:只要学生求对a?1,b??2,不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x2-2x-3”不扣分. (2)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分 理由如下:

过点D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

第37页共49页

ECNU LEX

2在Rt△BOC中,OB=3,OC=3,∴ BC?18. …………………………6分

在Rt△CDF中,DF=1,CF=OF-OC=4-3=1,∴ CD2?2. …………………………7分 在Rt△BDE中,DE=4,BE=OB-OE=3-1=2,∴ BD2?20. …………………………8分

222∴ BC?CD?BD, 故△BCD为直角三角形. …………………………9分

(3)连接AC,可知Rt△COA∽ Rt△BCD,得符合条件的点为O(0,0). ………10分

过A作AP1⊥AC交y轴正半轴于P1,可知Rt△CAP1 ∽ Rt△COA∽ Rt△BCD,

1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P1(0,). …………………………………………11分

3过C作CP2⊥AC交x轴正半轴于P2,可知Rt△P2CA∽ Rt△COA∽ Rt△BCD,

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P2(9,0). …………………………………………12分

1∴符合条件的点有三个:O(0,0),P1(0,),P2(9,0).

326.(2010福建南平)如图1,在△ABC中,AB=BC,P为AB边上一点,连接CP,以PA、PC为邻边作□APCD,AC与PD相交于点E,已知∠ABC=∠AEP=α(0°<α<90°). (1)求证:∠EAP=∠EPA;

(2)□APCD是否为矩形?请说明理由;

(3)如图2,F为BC中点,连接FP,将∠AEP绕点E顺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得到∠MEN(点M、N分别是∠MEN的两边与BA、FP延长线的交点).猜想线段EM与E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第38页共49页

ECNU LEX D C D C E A E F P 图1

B M A N P 图2 B

【答案】(1)证明:在ΔABC和ΔAEP中 ∵∠ABC=∠AEP,∠BAC=∠EAP ∴ ∠ACB=∠APE 在ΔABC中,AB=BC ∴∠ACB=∠BAC ∴ ∠EPA=∠EAP (2)答:□ APCD是矩形 ∵四边形APCD是平行四边形 ∴ AC=2EA, PD=2EP ∵ 由(1)知 ∠EPA=∠EAP ∴ EA=EP 则 AC=PD ∴□APCD是矩形 (3)答: EM=EN

1

∵EA=EP ∴ ∠EPA=90°- α

2

11

∴∠EAM=180°-∠EPA=180°-(90°- α)=90°+ α

22由(2)知∠CPB=90°,F是BC的中点,∴ FP=FB ∴∠FPB=∠ABC=α

11

∴ ∠EPN=∠EPA+∠APN=∠EPA+∠FPB=90°- α+α=90°+α

22∴ ∠EAM=∠EPN

∵ ∠AEP绕点E顺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得到∠MEN ∴ ∠AEP=∠MEN

第39页共49页

ECNU LEX

∴∠AEP- ∠AEN=∠MEN-∠AEN 即 ∠MEA=∠NEP

∴ ΔEAM≌ΔEPN ∴ EM=EN

27.(2010 甘肃)(12分) 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

交于点C(0,-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D的坐标;

(2)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3)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若存

在,请指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位置,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

由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0,-3),可知c??3.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3. ………………………1分

?a?b?3?0,把A(-1,0)、B(3,0)代入, 得?

9a?3b?3?0.?解得a?1,b??2.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x2-2x-3. ……………………………………………3分 ∴ 顶点D的坐标为?1,?4?. ……………………………………………………4分 说明:只要学生求对a?1,b??2,不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x2-2x-3”不扣分. (2)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分 理由如下:

过点D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

第40页共49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初中数学总复习第02轮专题复习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01(专题37开放在线全文阅读。

初中数学总复习第02轮专题复习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01(专题37开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06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