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衡水名师原创化学专题卷 专题八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点24:电离平衡(1-5题 26题)考点25 水的电离(6-10题 27题)考点26 盐类水解 (11-15、28)考点27 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16-20) 考点28沉淀溶解平衡(21-25)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中难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考点24
A. 常温下电离常数为Ka的酸HA溶液中c(H)=Kamol·L
+
-1
B. 向0.1 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
-1-1
C. 0.2 mol·LCH3COOH溶液与0.1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2 c(OH)=c(CH3COO)- c(CH3COOH)
D. 将饱和Na2SO4溶液加入到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Ksp[Ca(OH)2]大于Ksp(CaSO4)
2.【来源】天津市五区县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考点24易
常温下,现向50 mL 0.1 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加0.05 mol·L NaOH溶液,得到溶液的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假设滴加过程中无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1
-1-
A.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4)>c(NH4)>c(H)>c(OH) B.图中b、c、d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 C.b点后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NH3·H2O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D.pH=7时,溶液中c(H+)+c(Na+)+c(NH4+)=c(SO42-)+c(OH-)
3.【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全国1卷正式版)中难考点24 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
c(HX?)B.曲线N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
c(H2X)C.NaHX溶液中c(H)>c(OH)
+-2-+-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c(H)=c(OH)
4.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易考点24
--1
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L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
-(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6
-+-A. pH=5.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4.75
B. 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
++--1
C. 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
+﹣
D. 向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c(H)=c(CH3COOH)+c(OH) 5.【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易考点24
25℃时,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体积可以加和,则V (Ba(OH):V( NaHSO4)2)为( )
A.1:1 B.2:1 C.3:2 D.1:4
6.【来源】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理综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中难考点25
2+
?1
室温时,将0.10 mol·L NaOH溶液滴入20.00 mL未知浓度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当V(NaOH)=20.00 m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一元酸溶液浓度为0.10 mol·L B.a、b、c点的水溶液导电性依次增强 C.室温时,HA的电离常数Ka≈l×10 D.a点和c点所示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7.【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考点25中难
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1
?5
A.两条曲线上任意点均有c(H+)×c(OH﹣)=Kw B.T<25
C.b点和c点pH均为6,溶液呈酸性 D.只采用升温的方式,可由a点变成d点
8.【来源】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2月份) 中难考点25
温度为T(和T2时,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1T1=25℃)
A.T2>25℃ B.x=1.0×10﹣7 C.KW(a)=KW(d)
D.b点溶液呈碱性,c点溶液呈酸性
9.【来源】四川省雅安市2016届高考化学三诊试卷 中难考点25
常温下,有体积相同的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硫酸;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混合后c(H+)=c(CH3COO﹣)+c(OH﹣)+2c(SO42﹣) B.①和④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0.01mol?L C.②和③混合溶液中:c(SO4)>c(NH4)>c(OH)>c(H) D.四种溶液各稀释100倍,溶液pH:④>③>①>②
10.【来源】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易考点25
25℃时,用0.0500 mol·L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 mL0.1000 mol·L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1
2﹣
+
﹣
+
+
﹣
﹣1
A.点①所示溶液中:c(H)+2c(H2C2O4)+c(HC2O4)= c(OH)
+
—
—
B.点②所示溶液中:c(HC2O4)+2c(C2O4)=0.0500mol·L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HC2O4)>c(C2O4)>c(H2C2O4)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Na)>c(C2O4)=c(HC2O4)>c(H)>c(OH)
11.【来源】四川省广元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题中难 考点2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25℃,Cu(OH) 2 在水中的溶度积比其在 Cu(NO3) 2 溶液中的大
B.一定温度下,将 0.10 mol/L的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C.H3PO2 属于一元弱酸,则 H3PO2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3PO3+3OH=PO2+3H2O
D.常温下,NaHS 溶液中:c(H)+c(H2S)=c(S)+c(OH)
12.【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中难 考点26
常温下,实验测得1.0mol/L NH4HCO3溶液pH=8.0。平衡时碳的分布系数(各含碳微粒的浓度占含碳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
-3-
+
2—
—
+
—
+
—
2—
—2—-1
A.常温下Ka1(H2CO3)>Kb(NH3·H2O) >Ka2(H2CO3) B.pH=13时,溶液中不存在HC03的水解平衡 C.pH由8~11时,
+
-
不变
-2-
D.pH=3时,有c(NH4)+c(NH3·H2O)=c(HCO3)+c(CO3)+c(H2CO3)
13.【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难 考点26
(不定项)常温下,浓度均为0.100mol·L、体积均为15.00mL的氨水和NaHCO3溶液分别用0.100mol·LHCl溶液滴定,其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
-1
当两溶液中均滴入相同体积的HCl溶液时,相应的两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当V(HCl)= 0 mL时,c(NH3·H2O) = c(HCO3)
B.当V(HCl)= 4.00 mL时,c(NH4)>c(NH3·H2O) > c(HCO3) >c(CO3) C.当V(HCl)= 8.00 mL时,c(Na)<c(NH4)+c(HCO3)+2c(CO3) D.当V(HCl)= 15.00 mL时,c(Na)= c(NH4)+ c(NH3·H2O)
14.【来源】河南省十二所省级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易 考点26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12的Ba(OH)2溶液和pH=12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的c(OH)相等
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c(Na)>c(Cl
-
+
-
+
+
+
+
-
2-
+
-
2-
-
)>c(CH3COOH)
+
C.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HCO3、②NH4HSO4、③NH4Fe(SO4)2:三种溶液中NH4的浓度:②>③>①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aq)与NaCl(aq)中离子总数:N前>N后 15.【来源】天津市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化学试题 中难 考点26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HCl溶液;②pH=2的CH3COOH溶液;③pH=12的NaOH溶液;④pH=12的氨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四种溶液中的KW相同,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
+
B.取体积相同的溶液①、②、③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少 C.将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③>④>②>① D.常温下,将②和③等体积混合:c(CH3COO)-c(Na)=c(H)-c(OH) 16.【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化学试题 易考点27
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同主族,B、E同主族,A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E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A>C B.C、D的简单阳离子均可促进水的电离
C.B、E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含D的盐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17.【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化学试题中难 考点27
室温下,0.1 mol/L的某二元酸H2A溶液中,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含A粒子(H2A、HA一、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H2A的电离方程式:H2A H+HA
十-
B.pH=5时,在NaHA和Na2A的混合溶液中:c(HA-):c(A2-)=l:100
C.等物质的量浓度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A)
D.Na2A溶液必存在c(OH)=c(H)+c(HA)十2c(H2A),各粒子浓度均大0 18.【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化学试题中难 考点2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一
+
-
2-+
-
①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② ③ ④ ⑤ ⑥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比较确定铜和镁金属活泼性强弱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⑤⑥
19.【来源】河北省邢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中难 考点27
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的NH4Cl溶液:c(Cl)>c(NH4)>c(OH)>c(H) B.0.1mol/L的CH3COOH溶液:c(CH3COOH)>c(H)>c(CH3COO)>c(OH) C.pH=4的FeCl3溶液:c(Cl)>c(H)>c(Fe)>c(OH)
D.pH=11的CH3COONa溶液:c(Na)+c(H)=c(CH3COO)+c(CH3COOH) 20.【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中难考点27
已知0.1mol?L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在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2c(A)+c(OH)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c(H)>c(OH) 21.【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难考点28
已知298K时下列物质的溶度积(单位略)
Ksp CH3COOAg 2.3×10﹣3 AgCl 1.77×10﹣10 AgCrO4 1.12×10﹣12 AgS 6.7×10﹣15 +
2﹣
+
﹣
+
+
﹣
2﹣
﹣
﹣1
+
+
-
-
+
3+
-
+
-
-
-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体积浓度均为0.02mol?L﹣1的CH3COONa和AgN03溶液混合能产生沉淀
B.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1的CrO42﹣和Cl﹣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入AgN03溶液时,CrO42﹣先沉
淀
C.在CH3COOAg悬浊液中加人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Ag+H++C1﹣=CH3COOH+AgCl D.298K时.上述四种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CH3COOAg)>c(AgCI)>c(Ag2CrO4)>c(Ag2S)
22.【来源】山西省孝义市九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中难 考点28
向含MgCl2和Cu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2=3V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MgCl2和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该实验不能证明Cu(OH)2的Ksp比Mg(OH)2的Ksp小 C.水的电离程度:A>B>C
D.若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CuCl2溶液,一定会有Cu(OH)2生成
23.【来源】湖南省株洲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 中难考点28
常温下,CaSO4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Ksp(CaSO4)=9×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在任何溶液中,c(Ca)·c(SO4)均相等 B.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c点 C.b点对应的Ksp大于a点对应的Ksp
D.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一定小于3×10mol·L 24.【来源】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2016年高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 中难考点28
2--3
-1
2+
2-
下表是3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溶解度(g) MgCl2 54.6 ﹣5
2
Mg(OH)2 0.000 84 ﹣2
MgCO3 0.039 2+
A.已知MgCO3的Ksp=2.14×10mol?L,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c(CO3),且c(Mg)?c(CO3)=2.14×10mol?L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Cl2杂质,最佳除杂试剂为Na2CO3溶液
C.将适量的表中的三种物质分别与足量水混合,充分加热、灼烧,最终的固体产物相同 D.用石灰水处理水中的Mg2+和HCO3﹣,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2HCO3﹣+Ca2++2OH﹣═CaCO3↓+MgCO3↓+2H2O
25.【来源】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6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中难考点28
25℃时,在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q)+2OH(aq),已知25℃时Ksp[Mg(OH)2]=1.8×10
﹣11
2+
﹣
2﹣
2+
2﹣
﹣5
2
﹣2
,Ksp[Cu(OH)2]=2.2×10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向Mg(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H4Cl(s),c(Mg2+)会增大 B.若向Mg(OH)2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沉淀将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
C.若向Mg(OH)2浊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Ksp保持不变,故上述平衡不发生移动 D.若向Mg(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a2CO3(s),固体质量将增大
二、综合题
26.【来源】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中难
考点24 (15分)碲(Te)为第VIA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化工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1)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与盐酸反应时生成四氯化碲,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⑵25℃时;亚碲酸(H2TeO3)的 Ka1=1×10,Ka2=2×10。该温度下,0.1mol·L H2TeO3的电离度α约为 (α=7(填“ >”、“<”或“=”)。
(3)工业上常用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2Te,还含有少量的Ag、Au)为原料制备单质碲,其工艺流程如下:
×100%);NaHTeO3溶液的pH
-3
-8
-1
①实验室进行操作I时,下列仪器与该实验操作无关的为 (填选项字母) A.长颈漏斗 B.烧杯 C.锥形瓶 D .玻璃棒
②已知‘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TeO2。“加压浸出”时控制溶液pH为4.5~5.0,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为 ;“加压浸出”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酸浸”后将SO2通入浸出液即可制得单质碲,则生成碲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工业上还可以将铜阳极泥煅烧、碱浸后得到Na2TeO3,然后通过电解的方法得到单质碲。已知电解时的电极均为石墨,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 。
27.【来源】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 中难考点25
(15分)H2S在金属离子的鉴定分析、煤化工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请回答:
I.工业上一种制备H2S的方法是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用天然气与SO2反应,同时生成两种能参与大气循环的氧化物。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II.H2S可用于检测和沉淀金属阳离子。
(2) H2S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己知:25℃时,Ksp(SnS)=1.0×10,Ksp(CdS)=8.0×10,该温度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CdCl2和SnCl2的混合溶液中通人H2S,当Sn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Cd)=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Ⅲ.H2S是煤化工原料气脱硫过程的重要中间体。反应原理为 ⅰ.COS(g)+H2(g)ⅱ.CO(g)+H2O(g)
H2S(g)+CO(g) △H=+7 kJ·mol; CO2(g)+H2(g) △H =-42 kJ·mol ;
-1-1
-1
2+
2+
-25
-27
(4)己知:断裂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分子 -1COS(g) H2(g) 442 CO(g) x H2S(g) 678 H2O(g) -930 CO2(g) 1606 能量/ kJ·mol 1319 表中x= 。
(5)向10 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S(g)、1 mol H2(g)和1 mol H2O(g),进行上述两个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内CO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升高,CO的平衡体积分数 (填“增大”或“减小”),原因为 。
②T1℃时,测得平衡时体系中COS的物质的量为0.80 mol。则该温度下,COS的平衡转化率为 ;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8.【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难 考点26
(13分)钛矿工业中的酸性废水富含Ti、Fe等元素,其综合利用如下:
已知:TiO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1)TiO钛的化合价为
(2)步骤I中检验钛矿废水中加入铁屑是否足量的试剂是 。 (3)操作a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4)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 。
(5)已知Ksp=[Fe(OH)2]=8×10 s。步骤Ⅲ中,FeCO3达到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8.5,c(Fe)=1×10mol/L。试判断所得的FeCO3中____(填“有”或“没有”)Fe(OH)2;步骤Ⅳ中,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Fe2O3,除了适当的温度外,还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2+
-6 -16
2+
2+
(6)向“富含TiO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得到固体TiO2·nH2O。请结合原理和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 。
29.【来源】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综合能力化学试卷 中难
Na2S、H2O2在从含镍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Cr等杂质)中提取含镍化合物时有重要作用.提取过程如下:
①电镀废渣先用过量酸进行酸化处理,得到溶液; ②向溶液中滴入适量的Na2S溶液,除去Cu2+ Zn2+;
2+
③保持滤液在40℃左右,用6%的H2O2溶液氧化Fe,再在95℃时加入NaOH溶液调节 pH,过滤除去铁和铬;
④在滤液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搅拌,得NiCO3沉淀; ⑤?
(1)步骤②中除可观察到黑色沉淀外,还可嗅到臭鸡蛋气味,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气体的产生:
(2)步骤③中在Fe2+ 氧化阶段,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40℃,其目的是 ;该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Fe2+ 也可以用NaClO3氧化,Fe2+被氧化并在较小pH条件下水解,最终形成黄铁矾钠沉淀而被除去;已知25℃时,Fe(OH)3的Ksp=2.64×10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FeOOH中铁为+2价
b.若在25℃时,用H2O2氧化Fe,再在pH=4时除去铁,此时溶液中c(Fe )=2.64×10
29
2+
3+
﹣
2+
mol?L﹣1
2+
2+
﹣
+
3+
﹣
c.用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 的离子方程式为6Fe+ClO3+6H=6Fe+Cl+3H2O (4)无水NiCl2在有机合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工业上常用含镍原料所制得的NiCl2?6H2O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制得,已知SOCl2能与水反应生成SO2和HCl.写出NiCl2?6H2O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制无水NiCl2的反应方程式 ,NiCl2?6H2O需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的原因是 .
答案
1、C
【解析】A、HA的浓度未知,不能计算氢离子浓度,A错误;B、向0.1 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铵根浓度增大,抑制一水合氨的电离,氢氧根浓度减小,氨水浓度增大,则溶液中c(OH)/c(NH3·H2O)减小,B错误;C、0.2 mol·LCH3COOH溶液与0.1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是醋酸和醋酸钠等浓度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c(H)+c(Na
+
+
--1
-1
-1
)=c(OH)+c(CH3COO)和物料守恒2c(Na)=c(CH3COO)+c(CH3COO)可知溶液中
+
--
--+--
2c(H)-2 c(OH)=c(CH3COO)- c(CH3COOH),C正确;D、只要溶液中浓度熵大于溶度积常数,即可产生沉淀,与溶度积常数相对大小并无直接关系,D错误,答案选C。 2.C
3.D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全国1卷正式版)
c(X2-)?c(H+)【解析】A、Ka2=,己二酸是弱酸,第二步电离小于第一步,曲线M是己二?c(HX)c(X2?)-0.6-1+-4.8
酸的第二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4.8点, =10mol·L,c(H)=10mol·L?c(HX)-1
,代入Ka2,得到Ka2=10
-5.4
=10
-6+0.6
c(HX?)=10*10=3.98*10,A正确;B.当lg=0或
c(H2X)0.6
-6
-6
c(X2?)-2--l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溶液中c(H2X)=c(HX),c(X)=c(HX),溶液中?c(HX)c(HX?)c(H2X)=c(HX)时溶液的酸性强,即pH小,则曲线N表示pH与lg的关系,B正确;
c(H2X)-
C.在NaHX溶液中,此时l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溶液显酸性,即c(H)>c(OH),C
+-2-正确;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H)=c(OH),l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即c(X)>
-c(HX),D错误;答案选D。 4. B
+-
【解析】A.由图可知,pH=5.5 的溶液,显酸性,且c(CH3COO)>c(CH3COOH),即c(CH3COO)
+-->c(CH3COOH)>c(H)>c(OH),故A错误;B.W点c(CH3COOH)=c(CH3COO),平衡常数
--
K=
-
=10
-4.75
mol?L,故B正确;C.由电荷守恒及
-1
-1
c(CH3COOH)+c(CH3COO)=0.1mol?L可知
++--c(Na)+c(H)-c(OH)+c(CH3COOH)=c(CH3COO)+c(CH3COOH)=0.1mol/L,故C错误;D.向W点所表示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原有平衡被打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溶液中电荷守
++---恒关系为:c(Na)+c(H)=c(CH3COO)+c(OH)+c(Cl);物料守恒关系为:
---1
2c(Cl)=c(CH3COO)+c(CH3COOH)=0.1mol?L,得
++--+
2c(Na)+2c(H)=3c(CH3COO)+2c(OH)+c(CH3COOH),c(Na)=0.05mol/L,
-+--c(CH3COOH)+c(CH3COO)=0.1mol/L,所以得c(H)═c(CH3COO)+c(OH),故D错误;故选B。 5.D
【考点】pH的简单计算.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钡离子恰好沉淀,需要Ba(OH)2和NaHSO4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设出氢氧化钡、硫酸氢钠溶液的体积,结合溶液的pH和溶液体积换算物质的量列式计算.
【解答】解:pH=12的Ba(OH)2溶液中c(OH)=10mol/L,设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x×10﹣2mol,
溶液中的Ba恰好完全沉淀时反应的硫酸氢钠物质的量为0.5x×10mol,设硫酸氢钠溶液体积为y,
依据反应Ba(OH)2+NaHSO4=BaSO4↓+H2O+NaOH,混合后溶液pH=11,反应后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10mol/L, 则:
整理可得:x:y=1:4, 故选D. 6.C
A、根据信息,当V(NaOH)=20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NaOH+HA=NaA+H2O,因此c(HA)=0.1mol·L,故说法正确;B、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以及所带电荷数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大,根据起点HA的pH=2,说明HA为弱酸,a点溶质为NaA和HA,HA物质的量较多,b点时溶质NaA和HA,NaA较多,c点时溶质为NaA和NaOH,都是强电解质,因此导电能力c>b>a,故说法正确;C、HA
H++A-,电离产生
-1
﹣
﹣3
2+
﹣2
﹣
﹣2
=10﹣3,
的c(H+)=c(A-)=10-2mol·L-1,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微弱,即c(HA)约为0.1mol·L-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H+)×c(A-)/c(HA)=10-2×10-2/0.1=10-3,故说法错误;D、a点
对应的pH=3,即溶液中c(H)=10mol·L,c点时pH=11,溶液中c(OH)=10mol·L,两点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相同,故说法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电离平衡常数、影响水电离的因素等知识,试题相对简单,但需要认真审题;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且微弱,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同离子效应、反应等。 7.A
【考点】离子积常数;水的电离.
【分析】A.两条曲线表示两种温度下的离子积常数曲线,c(H+).c (OH﹣)=Kw; B.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C.要根据溶液中c(H+)、c (OH﹣)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 D.a点溶液呈中性、d点溶液呈碱性,且d的离子积常数大于a.
【解答】解:A.两条曲线表示两种温度下的离子积常数曲线,所以两条曲线上任意点均有c(H).c (OH)=Kw,故A正确;
B.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T℃下离子积常数大于25℃,所以T>25,故B错误;
C.c点c(H+)=c(OH﹣),溶液呈中性;b点c(H+)>c (OH﹣),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a点溶液呈中性、d点溶液呈碱性,且d的离子积常数大于a,所以应该采用升高温度且加入碱的方法使a点变为d点,故D错误; 故选A. 8.C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B.常温下,纯水中c(H)=1.0×10mol/L; 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大;
D.b点溶液中c(H)>c(OH),c点溶液中c(H)<c(OH).
【解答】解:A.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T2时纯水中c(H)=1.0×10mol/L,比25℃时纯水中c(H+)大,所以T2>25℃,故A正确;
B.常温下,纯水中c(H+)=1.0×10﹣7mol/L,所以x=1.0×10﹣7,故B正确;
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会增大,T2>25℃,所以KW(a)<KW(d),故C错误;
+
﹣6
+
﹣
+
﹣
+
﹣7
+
﹣
+-3-1--3-1
D.b点溶液中c(H)>c(OH),则溶液显酸性,c点溶液中c(H)<c(OH),则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 故选C. 9.A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①和②混合后得到的是硫酸和硫酸铵的混合物,根据电荷守恒来回答; B、①和④溶液发生反应得到的是醋酸钠溶液,醋酸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得到的是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物;
C、pH=2的硫酸、pH=12的氨水混合得到的是硫酸和硫酸铵得混合物,据此回答; D、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pH变化小于2个单位.
【解答】解:A、pH=2的CH3COOH溶液和pH=2的硫酸溶液中c(H)均为10mol/L,醋酸的浓度大于10mol/L,根据反应量的关系,混合后得到的是硫酸和硫酸铵的混合物,存在电荷守恒:c(H+)=c(CH3COO﹣)+c(OH﹣)+2c(SO42﹣)故A正确;
B、①和④溶液发生反应得到的是醋酸钠溶液,醋酸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得到的是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物,c(Na+)≠c(CH3COO﹣)+c(CH3COOH),故B错误;
C.pH=2的硫酸、pH=12的氨水混合得到的是硫酸和硫酸铵得混合物,c(OH)<c(H),故C错误;
D.①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pH变化小于2个单位,pH<4 ②pH=2的硫酸,稀释100倍,pH=4,③pH=12的氨水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pH变化小于2个单位,pH>10,④pH=12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pH=10,所以溶液pH大小顺序:③>④>②>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应用,题目难度不大,主要是强酸、弱酸、强碱、弱碱溶液稀释、pH的大小比较,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的判断. 10.B
﹣
+
﹣2
+
﹣2
+﹣+﹣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等知识,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解题时注意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的应用,明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为解答关键。25℃时,用0.0500mol?L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mL0.1000mol?L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H2C2O4+2NaOH=Na2C2O4+2H2O、
H2C2O4+Na2C2O4=2NaHC2O4。A.点①表示滴入25.00mL0.0500mol?L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草酸钠,结合电荷守恒判断;B.点②溶液中,依据质量守恒、溶液体积增大判断即可;C.点③滴入0.0500mol?LH2C2O4(二元弱酸)溶液50.00mL,溶液溶质为NaHC2O4,溶液呈酸性;D.点①为草酸钠成碱性,点②溶液溶质为NaHC2O4、Na2C2O4呈中性,点③溶液,溶质为NaHC2O4,呈酸性,介于②和③之间溶液NaHC2O4逐渐增多,溶液呈酸性。 11.D
试题分析:A.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25℃,Cu(OH)2 在水中的溶度积和在 Cu(NO3)2 溶液中的一样大,A错误;B.一定温度下,将 0.10 mol/L的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B错误;C.H3PO2 属于一元弱酸,则 H3PO2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3+OH=H2PO2+H2O,C错误;D.常温下,NaHS 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c(H)+c(H2S)=c(S)+c(OH),D正确,答案选D。 12.C
试题分析:A.常温下,实验测得1.0mol/L NH4HCO3溶液pH=8.0,这说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的水解程度,则氨水的电离常数大于碳酸的,A错误;B.pH=13时,溶液中仍然不存在HCO3的水解平衡,B错误;C
-+
2-
-
--
-1
-1
-1
-1
表示碳酸氢根的电离平衡常数,.pH
由8~11时,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C正确;D.pH=3时溶液显酸性,根据图像可知溶液中不存在碳酸根,D错误,答案选C。 有13.CD
试题分析:A、一水合氨电离,碳酸氢根既水解,也电离,开始时二者的浓度不同,A错误;B、当V(HCl)= 4.00 mL时,c(NH3·H2O)>c(NH4),B错误;C、当V(HCl)= 8.00 mL时根据图像可判断铵根的浓度大于碳酸分子的浓度,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c(NH4)+c(HCO3
-
+
+
+
)+2c(CO3),C正确;D、当V(HCl)= 15.00 mL时均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 2-+
c(NH4+)+ c(NH3·H2O),D正确,答案选CD。
14.C
A项Ba(OH)2抑制水的电离,Na2 C0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因此Na2 C03溶液中水电离的c(OH)大,A错;B项从电荷守恒可知:c(Na)+c(H+)=c(CH3 COO)+c(Cl)+c(OH)又因为显中性:c(H)=c(OH)于是:c(Na)=c(CH3 COO)+c(Cl),因此c(Na+)>c(Cl)。又因为物料守恒:n(Na)=n( CH3 COOH)+n(CH3 COO),所以c(Cl)=c(CH3COOH)因此得出c(Na>c(Cl)=c(CH3COOH), B错;C项中NH4水解呈酸性,HCO3水解呈碱性,它促进NH4
-
+
+
3+
3+
+
-+
-
+
+
--+
-+
---+
----
的水解;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H,抑制NH4的水解;Fe水解呈酸性,但Fe水解产生H+的浓度小,它对抑制NH4的水解抑制程度小,所以三种溶液中c(NH4):①<③<②,因此C项正确;D项中NaClO( aq)与NaCl( aq)中电荷守恒式分别为c(Na)+c(H)=c(ClO
-
+
+
+
+
)+c(OH)、c(Na)+c(H)=c(Cl)+c(OH),由于NaClO水解显碱性,因此有c(H)NaClO -++--++ 所以NNaClO 试题分析:A、相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不变,酸和碱都抑制水的电离,①pH=2的HCl溶液,②pH=2的CH3COOH溶液;③pH=12的NaOH溶液;④pH=12的氨水;①、②的氢离子浓度相同,③、④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同,所以这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A正确;B、醋酸是弱酸,①、②、③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①>②=③,所以等体积的①、②、③溶液分别与铝粉反应,①生成H2最多,②、④一样多,B错误;C、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后能促进醋酸的电离,所以①、②稀释后溶液的PH值7>①>②;氨水是弱碱,加水稀释后能促进氨水的电离,所以③、④、稀释后溶液的PH值④>③>7,所以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倍后,溶液的pH:④>③>①>②,C错误;D、将②和③等体积混合,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 +c(OH)=c(Na)+c(H),则c(CH3COO)-c(Na)=c(H - - + + - + + ④TeO3+ 3H2O+ 4e=Te+ 6OH ( 2 分) 试题分析:(1 )TeO2微溶于水,溶于盐酸时生成四氯化碲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eO2 + 4HCl = TeCl4 2--- 其水解,NaHTeO3溶液显酸性,pH<7; (3)①操作I为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则下列仪器中长颈漏斗及锥形瓶与此操作无关,答案为AC; ②TeO2能溶解于较浓的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故“加压浸出”时控制溶液pH为4.5~5.0,的酸性不能过强,否则TeO2会继续与酸反应导致碲元素损失;“加压浸出”过程中用硫酸溶解Cu2Te的离子方程式为Cu2Te+ 2O2+ 4H = 2Cu + TeO2+ 2H2O; ③用盐酸溶解TeO2后后溶液中存在TeCl4,将SO2通入浸出液即可制得单质碲,同时SO2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硫酸,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规律,则生成碲的化学方程式为TeCl4+2SO2+4H2O=Te↓+4HCl+2H2SO4; ④用惰性电极电解Na2TeO3,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碲,其电极反应式为TeO3+ 3H2O+ 4e=Te+ 6OH。 考点:无机工业流程,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解原理的应用及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等。 27.(15分) Ⅰ.(1)4SO2+3CH4 Ⅱ.(2)H2S H +HS + - --2-+ 2+ 4H2S+3CO2+2H2O(2分) (2分) (3)8.0×10mol·L -3 -1 (2分) Ⅲ.(4) 1076 (2 分) (5)①增大(1分) 反应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反应II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也增大。(2分,两个给分点各1分。) ②20% (2 分) 0.044 (2 分) kJ·mol+442 kJ·mol)=-42 kJ·mol,解得x=1076 kJ·mol; (5)①由图示可知随着温度升高,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原因为反应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反应II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也增大。; ②平衡时COS的转化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0%=20%; COS(g)+H2(g) H2S(g)+CO(g) -1 -1 -1 -1 起始物质的量(mol) 1 1 0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 0.2 0.2 0.2 0.2 常数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44。 28.(12分) (1)+4(1分) (2)KSCN溶液(2分) (3)过滤(或过滤、洗涤)(1分) (4)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SO2↑(2分); 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减小Fe水解或氧化 (2分) (5)没有(1分);向反应容器中补充适量空气(氧气)(1分) (6)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TiO+(n+1)H2O + 2+2+ TiO2?n H2O+2H,加入的Na2CO3粉末与H反 ++ 应,降低了溶液中c(H),促进水解平衡向生成TiO2?n H2O的方向移动 (2分) 试题分析:(l)TiO中氧元素是-2价,则钛的化合价为+4价; (2)如果铁不足,则溶液中仍然存在铁离子,因此步骤I中检验钛矿废水中加入铁屑是否足量的试剂是KSCN溶液。 (3)操作a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4)步骤Ⅲ中发生的反应是硫酸亚铁和碳酸氢铵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SO2↑;铵盐受热易分解,则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的目的是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减小Fe水解或氧化。 (5)此时浓度熵=10×(10 -6 -5.52 2+ 2+ )=10 -17 <8×10,因此所得的FeCO3中没有Fe(OH)2;步 -16 骤Ⅳ中,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Fe2O3,除了适当的温度外,还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向反应容器中补充适量空气(氧气)。 (6)富含的TiO溶液,加入Na2CO3粉末与H反应,降低了溶液中c(H),使平衡TiO+(n+1)H2O TiO2?n H2O+2H向生成TiO2?n H2O的方向移动,可得到TiO2粗产品。 + 2+ + + 2+ 29.(8分) (1)S+2H =H2S↑;(1分) (2)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1分);2Fe2++H2O2+2H+=2Fe3++2H2O(1分); (3)C(1分); (4)NiCl2?6H2O+6SOCl2 NiCl2+6SO2+12HCl;(2分)NiCl 2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水解而 2﹣ + 得不到无水NiCl2,当NiCl 2?6H2O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Cl能抑制NiCl2的水解.(2分)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分析】(1)原溶液酸化后含有氢离子,步骤2中加入硫化钠后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气体为H2S; (2)保持温度40℃,在氧化亚铁离子的同时防止双氧水分解.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 (3)A、依据化合物盐酸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B、pH=4时,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10mol/L,依据Fe(OH)3的Ksp=2.64×10 ﹣39],计算得到Fe3+的浓度; C、用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 的为铁离子,本身被还原为氯化钠,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 (4)亚硫酰氯与水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故可以抑制Ni水解,亚硫酰氯与水能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也能抑制Ni2+水解. 【解答】解:(1)原溶液酸化后含有氢离子,步骤2中加入硫化钠后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气体为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H =H2S↑; 故答案为:S+2H =H2S↑; (2)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40℃,其目的是在氧化亚铁离子的同时防止双氧水分解.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的方程式为:2Fe+H2O2+2H=2Fe+2H2O; 故答案为: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2Fe2++H2O2+2H+=2Fe3++2H2O; (3)A、依据化合物盐酸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FeOOH中Fe的化合价为+3,故A错误; B,、pH=4时,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到Fe3+的浓度= 9 ﹣10 2+ + 3+ 2﹣ + 2﹣ + 2+ mol/L,依据Fe(OH)3的Ksp=2.64×10 = ﹣39 ],计算得 =2.64×10﹣ mol/L,故B错误; C用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 的为铁离子,本身被还原为氯化钠,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书写得到离子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6Fe2++ClO3﹣+6H+=6Fe3++Cl﹣+3H2O,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4)若单独加热NiCl2?6H2O,则在加热过程中NiCl2会发生水解而得不到无水NiCl2,当NiCl2?6H2O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Cl能抑制NiCl2的水解,亚硫酰氯与水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故可以抑制Ni水解,NiCl2?6H2O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制无水 NiCl2 的反应方程式为: 2+ NiCl2?6H2O+6SOCl2NiCl2+6SO2+12HCl; NiCl2+6SO2+12HCl;NiCl 2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水解而得 故答案为:NiCl2?6H2O+6SOCl2 不到无水NiCl2,当NiCl 2?6H2O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Cl能抑制NiCl2的水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衡水名师原创化学专题卷:专题八《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