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工程材料模拟试卷三 得 分 评 卷 人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 回答下列各文字符号所表示的机械性能指标的正确名称: E—______________;σs—______________;δ—______________; аk—______________;σ-1—______________;KIC—______________; HRC—______________。 2. 通过GS线时,发生 转变,转变反应式为 ,生成的产物称为: 。 3. 液态金属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这个过程是在液体中先形成______________,然后它再______________而成。影响该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冷却时的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温度与______________温度之差。 4. 金属在塑性变形后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的现象,称作______________。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______________、晶粒长大的变化。 5. 铁碳相图中,合金冷却通过下列特征线时, (1) 通过PSK水平线时,发生______________转变,转变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 (2) 通过ES线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折出的产物称作______________。 6. 钢的C曲线是钢的 。 1
得 分
评 卷 人
二、 择答案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
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要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网状的二次惨碳体应采用:( ) A.正火 B.淬火 C.高温回火
2.柴油机曲轴材料应采用下列材料制造:( ) A.灰口铸铁 B.可段铸铁 C.球墨铸铁
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550oC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等温转变,其转变产物为( ) A.珠光体 B.贝氏体 C.马氏体
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oC~Ms(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范围内发生等温转变,其转变产物为( )
A.珠光体 B.贝氏体 C.马氏体
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当其冷却速度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时,在Ms~Mf的温度范围内发生转变,其转变产物( )
A.珠光体 B.贝氏体 C.马氏体
6.轴承内的滚珠应选用材料( )
A.T10 B.GCr15 C.9SiCr
7.上述滚珠应进行的热处理方法是( )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低温回火
8.机床床身应采用下列材料制造( )
A.灰口铸铁 B.球墨铸佚 C.可锻铸铁
9.影响钢的淬透性的主要因素是( ) A.碳的质量分数(含碳量)
B.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合金元素含量) C.淬火介质
2
10.影响钢的淬硬性的主要因素是( ) A.碳的质量分数 B.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 C.淬火介质 得 分 评 卷 人 三、简答题(共33分,) 1. 在下面共析钢C曲线图中按给定顺序填出各区域组织名称(共12分,每答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2. T8材料制成的凿子,采用图示的温度T1加热,保温后水淬的方法进行处理,使用中常
出现刃口脆断现象,试分析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说明较合理的热处理方法、目的及大致工艺,并将处理时的加热温度绘声绘色于图上。(15分)
4
3. 计算碳的质量分数为1.0%的碳钢,室温时各组织组成物的质量分数及其大致硬度。
(已知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的硬度分别为80HB、200HB和800HB)(6分)
5
得 分
评 卷 人
四、(10分)
某车床主轴的轴颈部位硬度需达到56HRC~58HRC,其余部位达到20HRC~24HRC即可,其加工工艺路线为:锻造→正火→机加工→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削
(1) 现有20、45、65Mn三种材料,请选用较适宜的材料;
(2) 加工工艺中的正火、轴颈表面淬火工艺的目的及大致工艺如何。(工艺只需说明
加热温度范围及冷却方式即可)
6
得 分 评 卷 人 五、(17分,每空1分) 填写下表用途举例可在下列范围内选择:钻头、发动机传动轴、拖拉机齿轮、轴承、机床床身、板簧、汽车车身、桥梁、汽轮机叶片、绝缘子、冷冲模。 材料名称 20CrMnTi 40Cr 15MnV 玻璃钢 9SiCr 60Si2Mn 材料类别 热处理方法或使用状态 ________________ 用途举例 7
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师教学机械工程工程材料模拟试卷三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