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名师精讲指南篇】 【高考真题再现】
1.【2015重庆理综化学】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已知硫的燃烧热ΔH1= a kJ·mol S(s)+2K(s)==K2S(s) ΔH2= b kJ·mol
-1
-1
-1
2K(s)+N2(g)+3O2(g)==2KNO3(s) ΔH3= c kJ·mol则x为 ( )
-1
A.3a+b-c B.c +3a-b C.a+b-c D.c+a-b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晴】在反应焓变的计算中,经常利用盖斯定律,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是高考命题的重
点,将热化学中反应热的计算与黑火药爆炸原理联系起来,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试题背景新颖,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科技等的有机结合和联系。 2.【2015北京理综化学】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
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答案】C
1
【考点定位】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名师点晴】基础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知道从能量高的状态变化
到能量低的状态,可释放能量,并且要能根据图示内容正确分析物质变化情况。 3.【2015海南化学】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
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 )
A.55 kJ B.220 kJ C. 550 kJ D.1108 kJ 【答案】A
【解析】丙烷分子式是C3H8,燃烧热为△H=-2215KJ·mol
-1
-1
,若一定
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1mol丙烷燃烧会产
生4mol水,放热2215KJ。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g水,物质的量为0.1mol,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Q=0.025mol×2215kJ/mol=55.375kJ,选A。 【考点定位】本题从知识上考查燃烧热的概念、反应热的计算,从能力上考查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以丙烷为载体考查燃烧热的概念、反应热的计算。准确把握燃烧热的概念:
298K、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抓住丙烷的分子式C3H8,利用原子守恒确定生成物水和热量的关系:4molH2O(l)——2215KJ,结合题给数据解决此题。 4.【2015江苏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
H2O 2+HO22 2CO途径a:CCO+HO 高温
途径b:CCO2 O2 燃烧
燃烧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答案】C
2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性质、盖斯定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化学反应规律等知识。
【名师点睛】涉及同分异构体、盖斯定律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化学反应遵循规律,
同分异构体化学性质可能相同,如正丁烷、异丁烷等,也可能不相等,如乙醇、乙醚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体现在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归中规律、强强联手等知识上,而化学反应应是遵循原子个数守恒和元素守恒等,注重学生基础的夯实。
5.【2015上海化学】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 → H2O + O2 + Q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但是反应的热效
应不变,错误。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分解的反应速率,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而且催化剂不能是平衡发生移动,因此不存在平衡转化率的提高与否,错误。C.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式,也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而且要注明与反应的物质多少相对应的能量和物质的存在状态,错误。D.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图示法在表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知识。
6.【2015江苏化学】(14分)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x的含量。O3氧化烟气中SO2、NOx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
NO(g)+O3(g)=NO2(g)+O2(g) △H=-200.9kJ·mol
NO(g)+1/2O2(g)=NO2(g) △H=-58.2kJ·mol SO2(g)+O3(g)=SO3(g)+O2(g) △H=-241.6kJ·mol (1)反应3NO(g)+O3(g)=3NO2(g)的△H=_______mol·L。
(2)室温下,固定进入反应器的NO、SO2的物质的量,改变加入O3的物质的量,反应一段
时间后体系中n(NO)、n(NO2)和n(SO2)随反应前n(O3):n(NO)的变化见右图。 ①当n(O3):n(NO)>1时,反应后NO2的物质的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增加n(O3),O3氧化SO2的反应几乎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
(3)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O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
约为 8)中SO3将NO2转化为NO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达到平衡后溶液中
c(SO3)=________[用c(SO4)、Ksp(CaSO3)和Ksp(CaSO4)表示];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能提高NO2的吸收速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317.3;(2)①O3将NO2氧化成更高价氮氧化物;②SO2与O3的反应速率慢;(3)
SO3+2NO2+2OH=SO4+2NO2+H2O;(4)Ksp(CaSO3)×c(SO4)/Ksp(CaSO4),CaSO3转化为CaSO4使溶液中SO3的浓度增大,加快SO3与NO2的反应速率。
【解析】(1) 前两式变形①+②×2得出:3NO(g)+O3(g)=3NO2(g) △H=-200.9-
58.2×2kJ·mol=-317.3kJ·mol;(2)①n(O3):n(NO)>1,臭氧过量,NO2减少,可能利用O3的强氧化性,把NO2转化成更高价态;②增加n(O3),O3氧化SO2的反应几乎不受影响,可能是此反应速率较慢;(3)pH约为8,说明溶液显碱性,配平氧化剂(产物)、还原剂(产物),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和所带电荷数守恒,配平其他,SO3+2NO2+2OH=SO4+2NO2+H2O;(4)溶液中Ca
+
-
2+
2-
-
2-
-1
-1
2-
2-
2-
-
2-
-
2-
2-
2-
2-
-
-1-1
-1
-1
、SO4
2-
、SO3
2-
,Ksp(CaSO4)=c(Ca)=Ksp(CaSO3)/c(Ca
2+
)×c(SO4
2-
),c(Ca
2
)=Ksp(CaSO4)/c(SO4
2-
),同理,c(SO3
2-2+
),推出c(SO3
2-
2
-
)=Ksp(CaSO3)×c(SO4)/Ksp(CaSO4),利用反应向着更难溶方向进行,溶液中c(SO3)的增
2-
加,加快反应速率,故提高NO2的吸收速率。
【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热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溶度积的计算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试题涉及了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图像推断可能出现的原因、氧化还
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溶度积的计算等知识,也就是主要体现化学反应原理考查,让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做铺垫,完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让学生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灵活运用。
4
7.【2015海南化学】(8分)氨是合成硝酸、铵盐和氮肥的基本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 mol·L的
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溶液的PH (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 (填“增大”或“减小”)。 (2)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得到N2O和H2O,250℃时,硝酸铵在密闭容器中
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有1mol硝酸铵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molN2,
其△H= kJ·mol。
【答案】(1)NH3·H2O (2)NH4NO3 (3)-139
△-1
+
-1
NH4+OH 降低 增大;;
+-
高温2
N2O+2H2O;c(N;4 2O)c(H2O) 加热催化剂H+OH- 一定条件下 (3)根据图像可知N2O与NO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氮的反应热为(209-348)kJ/mol=-109kJ/mol。
8.【2015广东理综化学】(16分)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右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2HCl(g) + CuO(s)
H2O(g)+CuCl2(g) △H1
5
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
(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aHCl—T曲线如图12,则总反应的△H 0 ,(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aHCl的有 。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
t(min) n(Cl2)/10mol -30 0 2.0 1.8 4.0 3.7 6.0 5.4 8.0 7.2 -1
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
(4)Cl2用途广泛,写出用Cl2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HCl(g) + 1/2O2(g)
H2O(g)+Cl2(g) △H=△H1+△H2
(2) ①< ;K(A);②见右图
增大压强,平衡右移,ɑHCl增大,相同温度下,HCl的平衡转化率比之前实验的大。 ③B、D
(3)解:设2.0~6.0min时间内,HCl转化的物质的量为n,则 2HCl(g) + 1/2O2(g) == H2O(g)+Cl2(g)
6
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
(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aHCl—T曲线如图12,则总反应的△H 0 ,(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aHCl的有 。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
t(min) n(Cl2)/10mol -30 0 2.0 1.8 4.0 3.7 6.0 5.4 8.0 7.2 -1
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
(4)Cl2用途广泛,写出用Cl2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HCl(g) + 1/2O2(g)
H2O(g)+Cl2(g) △H=△H1+△H2
(2) ①< ;K(A);②见右图
增大压强,平衡右移,ɑHCl增大,相同温度下,HCl的平衡转化率比之前实验的大。 ③B、D
(3)解:设2.0~6.0min时间内,HCl转化的物质的量为n,则 2HCl(g) + 1/2O2(g) == H2O(g)+Cl2(g)
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讲练测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