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一中12-13学年高二下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解读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东揭阳一中12-13学年高二下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感喟/匮乏 吝啬/褪色 遒劲/集腋成裘 ......B.漂白/漂洗 角色/角斗 屏除/屏气凝神 ......C.祈祷/颀长 梦魇/笑靥 歆羡/万马齐喑 ......D.拮据/狡黠 隔阂/弹劾 洗濯/擢发难数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

B.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既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C.人世五年后,食品、纺织、服装、建筑、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就业机会将平均增加30%;届时,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将炙手可热。 .....

D.舞蹈家在《梁祝》化蝶一场中,翩翩起舞,轻盈飘逸,把观众带进了飘飘欲仙的境界。 ....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B. 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C.当时高考制度开始恢复,曾经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已宣告....彻底破产,校园内弥漫着勤学苦读的气氛。

D.有的毕业生在自荐中随意制造获奖情况,明明只获得班级奖励却写成学校的或更高级的,有的推荐表则更是空穴来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政府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其中。

B.普希金一生历尽磨难,他追求真善美的自由天性,他所处的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C.以生漆为底层的彩陶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如何将秦俑艳丽的彩绘保存下来,目前已成为文物工作的当务之急。

D.皮肤顽癣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瘟神”,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上的折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B.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6.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正如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一样,动物和人都是有情绪与情感的 ②在论述人类的艺术时,人们常说艺术是发展、继承和创新的 ③而人类的艺术就起源于人类对情绪与情感作用的认识与需要 ④艺术是用来表现人的情绪与对某种事物的情感

⑤然而,如果我们把人类的艺术看作一个整体,人类的艺术不是上帝的作品,而是从动物的“艺术”进化而来

⑥这是艺术的一般功能,同时这也是艺术具有其他各种功能的基础 A.④①⑤③⑥② B.①⑤④⑥②③ C.④⑥②⑤①③ D.①④③⑤②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

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景公造然变色曰:“寡人其暴乎!”于是损刑五。

或曰:晏子之贵踊,非其诚也,欲便辞以止多刑也。此不察治之.患也。夫刑当无多,不当无少。无以不当闻,而以太多说,无术之患也。败军之诛以千百数,犹且不止;即治乱之刑如恐不胜,而奸尚不.尽。今晏子不察其当否,而以太多为说,不亦妄乎!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此非所以为治也。 ..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不雪之以政?”公曰:“善。”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乎,公乎,胡不复遗其冠乎!”

或曰:发囷仓而赐贫穷者,是赏无功也;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安可以雪耻哉!

昔者文王侵孟、克莒、举酆,三举事而纣恶之。文王乃惧,请入洛西之地、赤壤之国,方千里,以解炮烙之刑。天下皆说。仲尼闻之曰:“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

或曰:仲尼以文王为智也,不亦过乎!夫智者知祸难之地而辟之..者也,是以身不及于患也。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己又轻地以收人心,是重见疑也。固其所以桎梏囚于羑里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有删改)

[注] ①踊:古代受过刖刑的人穿的鞋子。②屦: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再拜而辞 辞:谢绝 .B.治乱之刑如恐不胜 胜:全,尽 .C.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 幸:侥幸 .D.夫智者知祸难之地而辟之者也 辟:开辟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贵踊,非其诚也?晏子之.A.? ?壮也,犹不如人?臣之.

?为治也?此非所以..B.?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民不惩而易为非?不诛过则.C.? ?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韩非子法制思想的一组是( ) ①是时景公繁于刑 ②夫刑当无多,不当无少

③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 ④公胡不雪之以政

⑤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 ⑥仲尼以文王为智也,不亦过乎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婴跟景公说刖鞋昂贵,景公意识到自己用刑太多,就减少了五种刑法。韩非子认为晏婴是借巧妙的言辞来劝谏景公。

B.齐桓公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又审核狱案,释放罪行较轻的囚犯。几天后百姓纷纷唱起了赞歌:公平啊,公平啊!

C.韩非子认为治理国家要用法,赏罚分明,该治罪的要治罪;否则

老百姓就容易做坏事,社会就要陷入混乱。

D.孔子认为文王献出方圆千里的土地,请求纣王解除炮烙之刑,从而得到天下人的心,是个仁慈的人、聪明的人。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今晏子不察其当否,而以太多为说,不亦妄乎!(3分)

(2) 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己又轻地以收人心,是重见疑也。(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秋日登洪府藤王阁饯别序》)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白居易《琵琶行》) (5)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共9分)

郑和之谜与李约瑟难题

①也许你没有仔细读过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但书中提到的一个问题,你却肯定听说过:为什么近代科学诞生在欧洲,而不是出自于此前科学技术一直领先的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的现象大约始于15世纪,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还有一个让今天的学者困惑的事件——郑和之谜。

②600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曾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船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茫茫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显示出中国强大的远航能力。但郑和在七下西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向顶峰后却戛然而止。正如后来的东非人所说,“大明船队像一片云一样飘过来,又像一片云一样消失了”。而大约一个世纪之后,西方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达·伽马首先绕过好望角,打通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路;麦哲伦第一个完成了环球航行……欧洲的航海热潮接踵而至,一浪高过一浪。

③毋庸置疑,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特别是,郑和的出使远航是和平目的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而哥伦布等人把掠夺、殖民和屠杀带给了沿途人民。在这一方面,和郑和相比,实有天壤之别。

④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不仅在时间上要比郑和晚了几十到上百年不等,而且航程、船舶数量及吨位,都远不及郑和船队。但为什么郑和却没有像哥伦布等人那样,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什么更早的郑和宝船却没有把中国较欧洲更早地“载入”工业文明?为什么郑和之后没有郑和,而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呢?

⑤郑和之谜和李约瑟难题有显而易见的共同之处,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这样两件如此相像的事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明朝强势的封建秩序下,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因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和传统航海事业均缺乏新兴社会力量带来的

创新活力,缺乏深刻的社会动力,特别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动力。

⑥明代已经产生了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自发过渡的种种迹象,但明朝统治者为了稳固其封建统治基础,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因为商业的平等、互利、自主等特点与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秩序是互相冲突的。活跃的航海贸易自然会带来商品交换的活跃,这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所忌讳的。

⑦再反观同一时期的欧洲。哥伦布曾经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可以把灵魂送上天堂”,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心理写照。新兴的资产阶级更是希望通过航海获得更多的原始积累,当时欧洲的航海行为整体而言是被一种内在的经济力量所推动的行为。

⑧因此,可以推测,即便郑和早在哥伦布之前就到过美洲,早在麦哲伦之前就实现了环球航行,世界格局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的最大区别不在于规模与航程,而在于:一个是曾经强大的结果,一个是开始强大的起因。

⑨此后的闭关自守,不仅让中国的航海事业走向衰落,还让很多人误以为中国是一个缺乏海洋文化的国家。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说,“中国……占有耕地的人民闭关自守,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他们的航海——不管这种航海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

⑩李约瑟难题能引起众多中国学者和普通民众的持续兴趣,其原因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学术范畴,它更激发出的民族骄傲感和责任感。

这也正是今天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讨论郑和之谜,在中国受到空前关注的原因所在。

(选自《生命世界》,2005年7期,有删改)

注: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衰落以1433年郑和下西洋活动被罢停为标志、中国古代科技停滞不前通常公认发生在明末清初。 14.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郑和船队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向顶峰,而且也如哥伦布等西方船队一样,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B.哥伦布等船队把掠夺、殖民和屠杀带给沿途人民,因此在世界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方面,哥伦布等远远不如郑和。

C.欧洲的航海行为之所以能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根本原因是其社会内部有一种新兴的经济力量作动力。

D.虽然由于闭关自守政策导致中国的航海业走向衰落,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中国古代曾有过领先于世界的海洋文化。

E.文章以“郑和之迷”警示国人:我们有责任还历史的真实,而不应在编造的“辉煌”中自我陶醉,无视落后的事实。

15.下面对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的比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和船队是中国强大历史的结果,哥伦布船队则是欧洲强大历史的起因。

B.郑和船队以友好交往交流为目的的,哥伦布船队以掠夺、殖民和屠杀为目的。

C.郑和船队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作用微不足道,哥伦布船队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

D.郑和船队导致中国海洋文化走向衰落,哥伦布船队促使欧洲航海业走向兴盛。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6分)

城市的鸟 谢志强

又是红灯。足足一个钟头,我开的这辆小轿车不过行了半条街的样子。前前后后都是鸣叫的喇叭声。自行车、摩托车在汽车之间的空隙绕行。我知道要按时到达已经无望。我打开车内的收音机。交通台小姐频频播报各条街严重堵塞的情况。好像我这辆车陷入了重围。

我的手脚发起痒来了。我一急,手脚就痒。我烦躁地挠着,像一个勤劳的农民侍弄土地,挠过的皮肤很快留下一道道红色的线条。前边的司机索性走出车门,伸展着肢体。显然,一时片刻前进不了。

我钻出了车门。望着前前后后整条街停满的各种颜色的车辆,我想起小时候看着地面蚂蚁搬家的繁忙景象。我的手时不时地抓挠着胳膊的痒处,仿佛爬满了蚂蚁。这时,我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一惊,循着声音,我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他是我中学的同窗,同在一座城市,却有近八年未曾谋面了。他西装革履,手插在裤袋里。我欣喜地奔过去——仅隔了五六辆车的距离,他却没伸出手接迎我的手,我闹了个没趣,心里直犯嘀咕,我闻知他生意场上春风得意,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我说:“你发福多了。”

他像心事重重,说:“是吗?可你没变。”

我注意他插在兜里的手,好像很费力。我记得他的汗毛很密很黑很粗。现在,他抬起手,袖子缩起来,我几乎惊讶地喊出来,我拿着烟的手在空中滞停了一下。我看见的是鸟爪。或者说,类似我曾闻说的鹰爪,指甲尖而弯,暴露出的手腕部位,不是汗毛,而是羽毛,千真万确的羽毛。

他的脸顿时涨红。我没回避我的所见。我说:“你的手怎么啦?” 他茫然地说:“我早晨开车出来,到现在不过穿了三条马路,比步行还要慢,对方等着我,可想我急成什么样……我的手臂汗毛本来就浓,可也不至于成这样呀!”

我本能地瞧瞧自己的胳膊——我的衬衫袖子卷着,我说:“见鬼!” 我挠过的皮肤,像是松过土的庄稼一样茁壮地成长了,汗毛——不,是迅速地像他的手腕长着的羽毛那样生长啦!而且,我的身体像有股气流托举着,渐渐轻盈起来。我掩饰似的仰望着城市空旷的天空。

我突然发现远处的车已开始蜗牛似的爬动。我说:“回头再见。” 他急迫地扭转身,往他的那辆车奔跑。他摆动着双臂,渐渐地,那双臂改变了姿态,竟然像翅膀一样扇动起来,可能他的身体过重,犹如巨鸟需要一段助跑那样,他的脚随之离开了地面。

我说了声:“不好。”顾不得我那辆车,我追过去,想趁他未曾飘飞拉住他——无论如何,一旦坠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我没跑出几步,我已经控制不住我的双腿了,它们脱离了地面。我就像一个

氢气球,我的双手不由自主地扑扇起来,随着手臂的划动,我跃过车顶,一会儿,我已经能够鸟瞰整个街面车辆堵塞的壮观景象了。在我的前后左右,飞翔着许多与我一样振翅翩跹的男女,他们的色彩不同,姿势不同,唯有脸上的表情是统一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巨大惊愕! 16.文中的“他”从“心事重重”到“脸顿时涨红”,最后变得“急迫”,请根据这些描写分析“他”的心理变化。(5分)

17.文末划线句描绘人们在天空飞翔的美好画面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

18.小说写现代人面对城市的交通阻塞而长出翅膀,你如何看待这个奇幻的情节?(6分)

四、语言运用:(10分)

19.在下面横线上分别续写一个含“明”字的成语,然后加以解释。(4分)

在汉语里,含有“明”字的成语可以表示褒扬、赞美、例如“光明正

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再如① 。含有“明”字的成语也可以表示批评、贬责,例如“明抢暗偷”,斥现公开抢劫、暗

② 。 20.阅读斜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币、纸人、纸马,发展到纸烧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燃烧汽车、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陆网

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

参考答案

评论:晏婴说的刖鞋昂贵,这并不是他的真心话,他是想用巧妙的话来制止过多的刑法。这是不懂得治理才造成的过错。用刑恰当就无所谓多,用刑不恰当就无所谓少。晏子不以用刑不当去说,而以用刑过多而说,这是不懂策略的过错。打了败仗的军队被杀死的人数以千计,但还是败逃不止;可见治理混乱的刑法只怕用得不够,因而奸邪还是不能除尽。现在晏子不去考察用刑是否得当,而以用刑过多进行劝说,这不是很荒唐吗?爱惜茅草就会损害庄稼,宽容盗贼就会伤害良民。如今要减轻刑法,施行宽厚仁爱,这就是有利于奸邪的人而伤害好人啊。这不是治理国家的办法。

齐桓公有一次喝醉了酒丢了帽子,以为耻辱,三天没有上朝。管仲对他说:“这不仅仅是大王一人的耻辱,大王为什么不通过政令洗雪耻辱呢?”齐桓公说:“你这建议好啊!”于是就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又审核狱案,释放罪行较轻的囚犯。几天后百姓纷纷唱道:“大王啊,大王,你怎么不再丢失帽子啊!”

从前周文王侵占孟地、攻克莒地、夺取酆地,办过三件事后,引起了纣王的憎恨。文王于是很害怕,要求进献给纣王洛水西边、赤壤地方方圆千里的土地,用来请求废除炮烙这种酷刑。天下人都很高兴。

孔子听到后说:“文王真仁慈啊!不看重方圆千里的土地而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文王真聪明啊!献出方圆千里的土地而得到天下人的心。”

评论:孔子认为文王聪明,不也是错的吗?聪明的人,是能够知道祸难所在从而避开的人,因此自身不会遭到祸患。纣王因文王大得人心而厌恶他,他自己又轻易放弃土地而争取人心,这就更使纣王怀疑。正因如此,他才被戴上刑具监禁在羑里。

12.(1)参考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五、作文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广东揭阳一中12-13学年高二下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解读在线全文阅读。

广东揭阳一中12-13学年高二下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85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