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一中高一年级五月阶段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卡内。 1.《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 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土地私有出现 C. 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 D. 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2.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3.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扰车)、弹、纺、织之具”,全面单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她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 政府的人力推广 B.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棉花种植面积已遍及南方
4.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 .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 B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C .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 D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明朝京城有山西铜、炭诸商的潞安会馆,颜料商的平遥会馆,临汾众商的临汾会馆。清代北京的各省会馆总数达445所,其中山西会馆有50所.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手工业部门分工细密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兴盛 D.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6.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下降的原因是
A.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 B.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价格革命的影响
7.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右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A.荷兰、英国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西班牙、英国
8.1849年,英国议会废除了已实行近两百年的《航海条例》,这表明英国( ) A.开始争夺海上霸权 B.正式成为工业国家
C.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D.奉行自由主义政策
9.某同学为一历史研究性课题准备了以下材料:甘薯、茶叶、白银、利玛窦、指南针等。其研究视角最有可能是( ) A. 文明史观,工业文明到来 B. 社会史观,生活丰富多彩 C. 现代史观,民主制度萌芽 D. 整体史观,全球联系加强
10.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 )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1.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到1885年,入超约2320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出口总额锐减 B.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关税税率下降 D.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
12.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 是( )
A. 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 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 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 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13.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 )
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
1890年 1908年 1920年 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 11.74 22.99 66.10 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 12.09 21.64 12.84 A.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B. 洋货所占比例的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D. 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
14.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致北洋政府财政部的信中指出:“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销,俱无征稅……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资金短缺 B.外商企业享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 D.民族工业与外商企业的不同等待遇
15.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
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补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16.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 ) 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
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
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 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
17. 下面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18.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9.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 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右图所示是该书
第十八章 南方吹来春天的风 第一节 改革走到十字路口 第二节 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 第三节 迈出改革新步伐 第十九章 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 第一节 配套的改革规划 第二节 重大的改革措施 第三节 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 A.第一编 改道与转型(1949—1956) B.第二编 受挫与调整(1957—1978) C.第三编 改革与发展(1978—1991) D.第四编 辉煌岁月(1992—2000)
20.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1、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
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一定程度改变人们生活观念
22、“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3.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 C.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抵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24.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
A.整顿银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 B.调节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生产
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 A.第一编 改道与转型(1949—1956) B.第二编 受挫与调整(1957—1978) C.第三编 改革与发展(1978—1991) D.第四编 辉煌岁月(1992—2000)
20.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1、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
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一定程度改变人们生活观念
22、“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3.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 C.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抵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24.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
A.整顿银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 B.调节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生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2025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5月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