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违章操作。运行人员在机组热态开机时,违反《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第10.1.3.6条中?机组热态启动投轴封汽时,就确认盘车装臵运行正常,先由轴封送汽,后抽真空。?的规定,高中压轴封送汽滞后于抽真空时间近30分钟,致使冷气沿高中压转子轴封处进入汽轮机,转子受到局部冷却,是导致发生转子弯曲的直接原因。
2.机组冲转参数选择不合理。冲转时主蒸汽温度与热态开机要求不匹配,不仅未达到《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第10.1.2.4条中?主蒸汽温度必须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50℃,但不超过额定蒸汽温度?的要求,冲转时主蒸汽温度左侧307.43℃、右侧350.4℃,而高中压内缸外上壁温度为338.21℃,启动时出现了负温差,是导致转子弯曲增大的重要原因。
3.振动发现不及时,处理不果断,存在侥幸心理。振动测量、监视不及时,未能严格执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第10.1.4.1条?机组启动过程中,在中速暖机之前,轴承振动超过0.03mm?。和第10.1.4.2条?机组启动过程中,通过临界转速时,轴承振动超过0.10mm或轴振动超过0.26mm立即打闸停机,严禁强行通过临界转速或降速暖机。?的相关规定,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已出现异常振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直至SOE?瓦振大?保护动作停机,惰走过程中没有采取破坏真空缩短惰走时间的果断措施。停机后在未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的前提下多次开机,致使高中压转子产生永久性弯曲。
4.管理不到位,未形成?严、细、实?的管理作风。管理不严,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没有树立?关口前移,靠前把关?的思想,导致现场混乱,运行人员责任心不强,当主值宋某发现高中压轴封未送汽时,马上报告机长朱某,朱某不是立即采取送轴封的措施,而是告吃完晚饭才去送。没有紧迫感,更没有意识到未及时送轴封的危害性,拖延了送轴封的时间。启动过程中,协调不力,操作
随意,习惯性违章。
5.参数测点布局不合理,消缺不及时。如主蒸汽温度测点、转子晃度表测量点布臵不合理,高中压缸内壁上、下温度测点损坏;中压缸第一级出口下壁温测点损坏。使运行人员失去了有效的监视手段。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防范措施】
1.严格管理,养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重大操作管理人员不仅要到位,更要履行职责,?靠前把关?;坚持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及时发现、制止违章违规行为。
2.重视?非计划停运?。要从管理的高度重视非计划停运,深刻认识到非计划停运不仅给集团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还给集团公司的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3.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按照《运行规程》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进行操作,规范?两票?内容,实施危险点分析预控,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1.
提高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班组长(机长)、主值的遵章守纪意识、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消除盲目乐观思想,要严肃认真对待每一项操作,使安全生产始终在控、可控。
4.加强缺陷管理,积极消除缺陷。对设备缺陷要积极创造条件予以消除,保证设备能够健康运行。对暂时无法消除的缺陷,要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具有可操作性,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扩大。
走错位置操作 低真空保护跳机
4.16
【简述】2000年9月4日,某发电厂因运行人员误操作,造成#5机凝汽器严重落真空,导致#5机因低真空保护动作而跳机。
【事故经过】9月4日,#6机停备,#5机正常运行。零米值班员在接到主值班员下达的“开#6机凝汽器至室外放水门”的命令时,
没有认真执行“五要领”,心不在焉,拿着工具就去操作,将#5机的凝汽器汽侧放水门误当成#6机凝汽器至室外放水门进行操作,致使运行中的#5机真空急剧下降,汽机“凝汽器真空低”保护动作跳机。
【原因分析】
1.无票操作,习惯性违章。零米值班员在接到主值“开#6机凝汽器至室外放水门”的命令时,没有填写操作票和危险点分析预测卡,没有认真执行“五要领”,心不在焉,拿着工具就去操作,走错位臵,误将#5机的凝汽器汽侧放水门当成#6机设备进行操作。是#5机低真空保护动作跳闸的直接原因。
2.责任心不强。违反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第8.16条:“运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值班纪律、集中思想监盘,经常分析各运行参数的变化,调整要及时、准确判断及处理事故。”的要求。运行主值班员发出命令后,既没有派监护人对其操作进行监护,也没有注意单元表计的参数变化,更没有直接到就地去查看,没有及时发现人员误操作。错失了异常处理的宝贵时间,最终使异常扩大,保护动作而停机。
3.设备管理粗放,设备标示牌严重缺损。#5机与相邻的#6机,许多设备、阀门都没有明确的标识,即使有标识,部分也因设备陈旧字迹模糊不清,运行人员多是凭经验及对系统的熟悉程度进行相关操作,操作时缺乏必要的提醒和确认。为异常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4.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运行人员虽然每年都进行规程、系统图考试,但平时运行人员的培训、学习流于形式,运行值内部的现场培训跟不上,不能充分利用学习时间进行岗位培训,造成操作出错,事发后不能及时正确判断处理,延误了处理时间。
【防范措施】
1.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强设备管理。要落实“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对设备标示牌缺损等问题,要“小题大做”,充分认识其缺
强行解除保护 造成炉膛爆炸
3.16
【简述】2001年4月1日,某热电厂#1号炉运行中灭火,运行人员严重违章操作,强行退出灭火保护,用爆燃法点火起炉,使锅炉炉膛发生爆炸,受热面等多处损坏。
【事故经过】4月1日,1号机组运行,对应的1号炉(E-420-13.7-560KT)运行,1号机负荷70MW、炉出力268吨/时,主汽压力13.02MPa、主汽温度556℃。1号发电机变压器组通过220kV热源甲、乙线经辽一变与系统并列运行。
00时47分29秒,锅炉运行主值班员何某某监盘中发现炉膛负压表指示到正压最大值、火焰监视器指示灯闪动,且有多组熄灭,工业电视显示暗黑,判断为锅炉掉焦,立即报告值长袁××。随之1号炉灭火保护动作,1.2号排粉机和甲、乙给粉总电源联跳、燃油速断阀关闭,1号炉灭火。何某某当即将锅炉灭火情况报告值长、通知汽机和电气专业值班员。值长令抓紧恢复,准备启动。何某某立即复归跳闸设备,并令巡检员田某某解除锅炉灭火保护。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火力发电厂典型事故案例(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