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上。
远端外围交换模块RSM是PSM或中心模块局(SNM)的延伸局,RSM的结构与PSM基本相同。其用途为:(1)远端各类用户的接入。(2)远端用户之间完成接续交换。(3)可与PSM或中心模块局实现中心联网
PHM分组交换处理模块,结构与PSM相类似,只是增加了入口单元AU来提供与分组网的互通功能。
消息交换模块MSM主要完成各模块之间的消息交换。PSM,RSM,PHM经光纤连接到SNM,由SNM的半固定接续将其中的通信时隙连至MSM,MSM中的MP根据路由信息完成消息的交换。
中心交换网络模块(SNM)是多模块局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完成多模块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的话 路交换,并将来自多模块的通信时隙经半固定连接后送至MSM。
ZXJ10(V10.0)的OMM操作维护维护模块亦称为后台操作维护系统,它主要区别于前MP/Comm 操作维护系统,前后台是通过以太网总线10Base2 相连接,MP向后台OMM发送运行状态信息,而OMM 向MP发送人机命令, 系统装载文件等消息。
ZXJ10(V10.0)的RLM是运用于远端用户群的用户单元,主要为远端集群用户提供接入,一般限于1000门以内。
ZXJ10(V10.0)的SU480I是运用于远端用户群的集成用户单元,主要为远端集群用户提供接入,一般限于720门以内。
2.2 数据配置
数据配置主要包括:局容量的规划、交换局的配置、物理配置、号码管理、号码分析以及数据传送。
号码分析主要用来确定某个号码流对应的网络地址和业务处理方式。
2.3 本局通话的信号流程
在本局通话中,通话的过程包括语音通路和数字通路两个数字信号的的交换过程。其中包括:摘机、语音提示、拨号、接通、对话、挂断等通话过程。
信号在程控交换局中的信号的传输和处理依赖于各个接口板以及处理板,信号的流程框架图如图2.2所示:
图2.2 信号流程框架图
在语音通路的信号流程中,语音信号首先由ASLC(用户单元)接入程控交换机中,然后再通过SPI(用户处理器接口板)接入到SP板(用户处理器板)中进行信号的处理,然后再通过DSNI(数字交换网络接口板)送到DSN板(即数字交换网络板)中进行处理,如果是局外通话则数字通路和语音通路都需要通过DSN板链接到局外的程控交换机中去。由于该实验是本局通话的实验,所以话音信号通过DSN板之后又被送达DSNI板中,有数字交换网络接口板送回用户处理器板中进行本局话音的处理,然后再通过用户处理器接口板把应答信号送回用户接口板中的对应借口中区,从而实现本局话音的寻呼与应答,具体话音信号的流程图如图2.3所示:
DSN DSNI
SP SPI ASLC
图2.3 语音信号流程通路
在消息通路的信号流程中,消息信号首先通过用户接口板进入程控交换局中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过SPI进入SP中进行处理,再由SP送到DSNI中,由DSNI送入到通讯板COMM中去,有COMM板再把信号送入MP(主处理器)中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具体流程如图2.4所示:
DSNI
SP SPI ASLC
MP COMM
图2.4 消息信号的流程通路
3 光传输实验实训
3.1 PDH传输系统
PDH传输系统是采用准同步数字系列的系统,是在数字通信网的每个节点上都分别设置高精度的时钟,这些时钟的信号都具有统一的标准速率。尽管每个时钟的精度都很高,但总还是有一些微小的差别。为了保证通信的质量,要求这些时钟的差别不能超过规定的范围。因此,这种同步方式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同步,所以叫做“准同步”。
PDH传输系统的缺点:
1.由PCM发展而来,主要为话音设计不具备带宽及信息的多样化服务能力
2.没有国际统一的速率标准。
3.没有国际统一的光接口规范,无法实现光路互通
4.背靠背逐级复用/解复用,上下电路成本高、结构复杂 5.采用异步复用,点到点的传递,缺乏网络拓扑灵活性。 6.网络的OAM能力差
PDH传输系统的复用图示如图3.1所示,有图3.1可以清楚的看到PDH传输系统优缺点:
图3.1 PDH传输系统的复用图示
3.2 SDH传输系统
SDH传输系统的诞生:
80年代初,为解决标准光接口问题,美国AT&T贝尔实验室提出同步光网络SONET
1988年原CCITT采纳这概念,后来形成了同步数字体系SDH。
为克服PDH的缺陷,SDH是先有目标再有规范,然后研制设备,这个过程与PDH相反。 SDH特点:
1.速率统一,同步复用,
2.统一的光接口,支持各生产厂家设备以光口连接 3.强大的OAM&P能力,实现了网络管理的智能化 4.前、后向兼容,支持PDH网络和ATM网络。 5.要求严格的时钟同步,标志着同步通讯网的开始
6.组网灵活、网络的生存性强,支持1点对多点的通信 7.带宽利用率稍低.指针调整机理复杂 8.速率目前限制在10G
SDH复用映射结构如图3.2:
图3.2 SDH复用映射结构
3.3 课堂作业
内容:构造如下图所示的光纤网络拓扑结构,并按要求设置参数: D A
1 2
2 1 E C
1 2 B
2 1 155M 1
要求:1.创建网元,拓扑结构; 2.配置时钟,A为网元头; 3.配置公务号码601-605; 4.业务:A-D为2M B-D为5个2M A-E为1个34M 5.通道保护。 实验解答如下:
首先打开ZX E300网管系统,登陆之后进入操作界面,然后由系统默认的文件夹中倒入空白数据库,从而为新的实验提供空白的平台以进行下面的操作。
3.3.1 新建网元
单击设备管理找到网元管理,然后点击新建网元。新建五个网元,名称分别是A-E,修改它们的网元IP地址,以免网络的不识别。选择的实验的设备为中兴公司的产品,型号为ZXMP 320设备,实验室可用的实验设备为三台,这里新建五个网元。新建好网元以后要对网元进行单板配置。
A网元所需要的单板包括:SFE4、ET3E、ET1、04CSD、SCB、NCP、PWA等板子。由于A-E的业务网包括34M和2M的业务,所以其中包含了ET3E的34M支路板以及04CSD全交叉STM-4双路光接口板,从而提供有两个光接口。E网元与A网元的差别在于少了一个04CSD而变成了01CSS,C网元多了一个01B1S单板,为E网元提供接口。
B网元和D网元的性质相同,而且具有相同的业务,所以BD网元的单板相同包括:SFE4、ET3E、ET1、04CSD、SCB、NCP、PWA。
3.3.2 创建网络拓扑结构
在创建的网元之间用光纤连接起来。对应的端口连接不能出错,其中A1接口和D2接口相连,A2接口和B1接口相连,B2接口和C1接口相连,D1接口和C2接口相连,C接口和E1相连,从而形成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
3.3.3 时钟的配置
时钟的配置是需要以A为网元头,点击操作界面上的时钟表示的快捷按钮而进行时钟的配置工作。以A为网元头则A的时钟来源有两种一个是系统时钟还有是自己本身的时钟,B的时钟来源有A的时钟(优先)、C的时钟、本身的时钟,C的时钟来源有B的时钟、D的时钟以及自己本身的时钟,E的时钟来源有C的时钟和自己本身的时钟。
3.3.4 配置公务号码
点击设备管理——公共管理——公务配置,在弹出的页面显示中填写公务号码,其中A网元需要控制点配置,控制点顺序为1。
3.3.5 业务配置
点击业务管理——业务配置,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业务的配置。
选择A网元进行业务配置,首先进行2M的业务配置。A-D2M的业务配置有两条路可以到达,首先是A直接到达D的业务配置:选择A网元端口1的最
小时隙,选择两个作为业务,连接到ET1上的两个时隙,再选择D的端口2的最小时隙(注意与A1的两个时隙为止相同),选择两个作为业务,连接到ET1上的两个时隙,然后A-D的2M业务完成了一半。
A-B-C-D的2M业务配置:选择A网元端口2的最小时隙(与前一步骤的时隙相同),选择两个作为业务,连接到ET1上的两个时隙(与前一步骤的时隙相同)。选择网元B的端口1最小时隙(与前一步骤的时隙相同),连接到网元B的端口2,同理,将C的端口1连接到端口2,选择D的端口1,找到最小时隙连接到ET1上的两个时隙(与前一步骤的时隙相同)。然后点击全网业务报表,看有没有错误,当没有错误后就可以开始下一个业务的配置。
B-D5个2M业务的配置方法同上,差别在于,这5个时隙不可以跟前两个时隙重叠,也需要配两路:B-A-D和B-C-D。
A-E的业务配置,由于该业务配置涉及34M业务配置,所以着重讲。同样需要配置两条链路:A-B-C-E和A-D-C-E。
A-B-C-E:选择A网元端口2中的一个新的时隙TUG3(该时隙可以承载34M业务),然后连接到ET3E上。选择B网元的端口2连接到B网元的端口1,选择C网元的端口1连接到C网元的端口C,选择E的端口1,然后连接到ET3E的时隙上即可。
A-D-C-E:方法同上,区别在于C网元需要将端口2连接到端口C,然后选择E的端口1,然后连接到ET3E的时隙上即可。完成后再进行全网业务报表,没有问题后就完成。
3.3.6 配置通道保护
由于在上一步骤中已经配完有的业务路线,所以通道保护在上一步骤已经完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现代通信网络实训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