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三相堂文献堂联宗合谱编修之我见
自1992年各房续修宗谱以来,至今已有20年了,在此期间,我族繁荣昌盛,人文蔚起,雄才辈出,精英遍宇,实有必要续修新谱以载之。此次联宗修谱其目的既能起到睦族敬宗、理清世系、尊长爱幼,抚危恤弱的作用,又能凝聚民族团结力量、弘扬宗族文化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振兴家庭经济建设,真是一件利国,利族,利己的大事。同时也是为了响应“中华吕氏文化中心”发出的“天下吕氏一家亲”的号召,顺利与《中华吕氏通谱》的编纂接轨作贡献。为了便于各房造册登记,我从如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肤浅之见,供各房参考。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宗谱基本体例和内容。
宗谱的编修应该以宋朝最为盛行。主要有两大体例风格作为代表:(一}欧式谱牒 创始人是欧阳修(1007一1072年)。他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在编撰《欧阳氏谱图》中创立的:“谱图之法,断之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此法,记录人的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图式进行表述。” 每五世一图,第二图五世至九世,第三图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至现存者为止。欧阳修式宗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竖式排列,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时、配偶、葬地、功绩等。我们吕家边房系1929年续修的《吕氏宗谱〃文献堂》即为欧式谱牒。(二)苏式谱牒 创始人是苏洵(1009-1066年)。他是
北宋文学家,在编修本族《苏氏族谱》时,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综合各支谱为一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进而尊近而旺远,比较严格。
现今能见的谱牒,多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如下的24项内容。 1谱名、 2序引、3凡例 、4谱论 、5恩荣录 、6像赞 、7姓氏源流 、8族规家训 、9祠堂 、10五服图 、11世系 、12传记、 13谱跋、 14族产、 15契据文约 、16坟茔、17名迹录 、18仕宦记、 19住址庄名 、20艺文、 21字辈谱 、22领谱字号 、23续后篇 、24捐资及纂修人名 。这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衍派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通过宗谱,我们可以了解到宗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域地变迁,婚姻状况,本宗族成员在科举、仕宦、官职等政治生活中
的地位、作用和事迹,本宗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俗、家规、家训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可与正史与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世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二 采丁要求
1,此次采丁起自各房最后一届续修宗谱以后出生的子女,男女都为丁员要登记,以前出生的如旧谱未曾收录的也要完全登记。
2,现在所有健在的也是丁员都要登记入册,旧谱有录的,不必再登记了。
三 登记内容
1,详细登记各派传人的名、字,出生年、月、日、时、住址、生平、学历、学位、职称、业绩、公德、配偶、子女名字
2,1992年续谱后去世的要注明去世年、月、日、时,以及葬址。 3,迁徙地址,以安家为标准,出国的要冠国名,出省的要冠省名,出市县的要冠市县名。本市县内迁徙只写镇村名。临时工作地址不记。
四 使用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及纪年日期
1,统一使用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简化汉字,运用现代汉语通俗语言表述。标点符号力求正确。
2,使用公元纪年。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时辰可用十二地支的某个字表述。如用阴历的年、月、日纪年的一定要标明“阴历”。
五 措词用语
1,同一人名在登记中重复出现,必须用相同的文字。
2,同一地名在登记中重复出现,应用相同的文字,也可规范缩写。 3,同一事件的专业术语不用异体字。 4,丧偶再娶,以“继娶”代替“配偶”。
5,配偶离异,无子女者不写,有子女者写作“既往婚配某某离异,生子(女)某某”。
6, 随母下堂及随母出户寄居的未成年或未成家子女,写明寄居某地某户。
7,已逝之偶或离异者所生之子女,分别记于该子女生母之名后,最后另起一行总述生子(女)某某 某某
8,未嫁之女为室女,记述与男丁相同。
9,既嫁之女的记述除了与男丁相同之外,还要记述所嫁之夫的姓名及住址。
10,养子或嗣子的生平,配偶等记述完毕后,最后一行注明“系抚养某某之子”。
11,出嗣之子的生平、配偶等记述完毕后,最后一行注明“生子某某、某某,以某子嗣某为后”或“以某嗣某为后承祧两房”。
12,招婿入赘并从姓者书写“抚子”,配偶一行写“配偶某某”,不写姓氏,其子女照例书写。
13,入赘不从姓者写于女后, “配偶”一行以“赘婿”替换,记“赘婿某某”,其子女照例书写。
14,长者逝世写“殁”或“卒”。
六 派名与身份证名和小名的记述关系及学历,简历,评语,赞语的书写
1,只有派名的不必另述,只有小名的必须在小名之中选一字连在自身所对应的派系之后,组成一个派名,另外再记小名。既有派名,又有小名,还有身份证名的,都要记述清楚。
2,简历,评语,赞语等原则上要简明扼要,短小精悍。对当今传人不提倡写评语赞词。
3,对当代有突出成就的和对合修宗谱作了突出贡献者另写专稿予以表彰。
七 简历文字定位
1,各代传人简历上一横行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粗黑体标明世次,其后全部空格。
2,传人冠衔文字定位。“某某长子”顶格写占四格,“某某子”仍占四格,第三格留空,如是单名的中间依次留空。“次子”也占四格,第一、二格留空。其余例推。室女冠衔文字定位与上相同。
3,传人名字和简历文字定位。在“某某长子”后空一格书写名字,名字后空一格书写简历,如有小名或别名的应书写在简历之前,随后的简历文字按规范加标点符号。简历写满一行抬头再起一行书写,与名字对应的两格留空。简历包括生日,婚配,子女,学历,迁徙等信息。
八 谱本结构
1,卷首,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名人书画题赠、影像、历代典籍、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吕氏三相堂文献堂联宗合谱编修之我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