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1D1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的种子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评价内容 实验器材名称: 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用放大镜观察,按顺序观察。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正确说出名称。10分 正确使用放大镜。10分 实验步骤: 认真有序的观察。30分 先观察种子外部特点,再掰开进行观察内部构造。 实验记录: 正确记录。20分 记录种子名称、形状、大小 、颜色、软硬、其他特点。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科学分析。10分 分析植物种子的特点。 实验结论: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得出正确结论。20分 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综合评语: 总得分
1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1D3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研究根的作用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试管、水、食用油、 正确说出器材名称。 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棉花、记录10分 单。 实验装置组装: 正确组装实验装置。 20分 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实验操作要求: 用正确的方法观察水 按时观察试管内水量的变化,观察时量变化。10分 视线要与试管内水面相平。 实验步骤: 先组装实验装置,再按时观察试管内水量的变化。 实验记录: 把每一次观察到的水量的变化记录下来。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根据记录的水量变化,分析根的作用。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 综合评语: 按时观察。20分 正确记录水量。20分 科学分析数据。10分 得出正确结论。10分 总得分 评价等级
2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1D5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观察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生长了四周的凤仙 正确说出器材名称。 花、放大镜、尺子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正确使用放大镜。10 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用尺子测量。 分正确使用尺子。10 分 实验步骤: 按顺序观察。10分正 用放大镜按顺序观察凤仙花各部分确测量高度。10分 颜色、大小、粗细等特点。 用尺子测量凤仙花的高度。数一数叶片的数量。 实验记录: 正确记录。20分 用简图、简单的文字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整理获得的信息。 正确分析数据。20分 实验结论: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得出正确结论。10分 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综合评语:
3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1D5K—2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正确说出器材名称。 芹菜等茎透明的植物、装有红水的烧10分 杯、小刀、记录单。 实验装置组装: 正确组装实验装置。10 将芹菜茎放入盛有红水的烧杯。 分 实验操作要求: 操作正确。20分 把芹菜茎放入红水中,过一段时间用小刀剖开芹菜的茎进行观察内部变化。 实验步骤: 科学观察。20分 1将芹菜的茎放入盛有红水的烧杯中, 2按时观察茎的变化。将芹菜剖开,观察内部的变化。 实验记录: 记录清楚、准确。 20分 把观察到的现象用合适的方法记录下来。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正确分析数据。10分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得出正确结论。1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4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1D6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观察凤仙花的构造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凤仙花、镊子、放大 正确说出器材的名 镜、白纸、记录单。 称。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正确使用镊子。10分 使用镊子解剖花要按从外向内的顺正确使用放大镜。10序, 不能使花的各部分损坏。用放分 大镜观察。 实验步骤: 操作正确,解剖后的 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撕下花的各部花的各部分完整,摆放分,摆放到白纸上。用放大镜观察。 整齐。20分 实验记录: 用简图或其他方式记录花的构造。 记录准确、清楚。20 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分析获得的信息。 正确分析获得的信息。 20分 实验结论:凤仙花的构造由四部分组得出正确结论。10分 成: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5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1D6K—2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凤仙花的果实、放 正确说出器材名称。 大镜、镊子、白纸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正确使用镊子。10分 用镊子解剖果实,用放大镜进行观正确使用放大镜。10察。 分 实验步骤: 按顺序观察。20分 先观察果实的外部形态,再用镊子撕开果实观察内部构造,数一数种子的数量。 实验记录: 记录清楚准确。20分 用简图等方式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正确分析获得的数据。 20分 分析获得的数据。 实验结论:果实是花长成的,果实里得出正确结论。10分 面有种子。 综合评语:
6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2D1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观察蚕卵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材 评价内容 实验器材名称:蚕卵、放大镜。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35分 1.运用正确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活1.用感官、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得15分。 动。 2.观察前,教师一定要强调要爱护蚕卵。2.能积极地发言,参与讨论,得10分。 观察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及3.能在观察中及时记录,时做好记录。 得10分。 3.教师注意要引导学生整理总结观察活动后的发现。 实验步骤: 1. 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2. 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3. 对蚕卵的认识。 4.交流观察到的情况。 实验记录: 颜色: 形状: 大小: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实验结论: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综合评语:
35分 1.能用科学正确的方法饲养蚕,得15分。 2.能自己设计观察记录,得10分。 3.形成对蚕卵的认识,得10分。 25分 1.记录有序、认真、正确,得10分。 2.能观察到蚕卵的特征,得15分。 15分 能认识蚕卵,并能正确的描述。 总得分 7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2D2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观察蚕的外形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材 评价内容 实验器材名称:蚕、 放大镜、小棒等。 实验装置组装: 无 实验操作要求: 1.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可能比较盲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有序、科学地观察。 2.注意提醒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注意保护好蚕的安全,不能伤害蚕。 3.观察活动中,学生容易忽视蚕身体特征的观察,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了解蚕身体各部分的作用。 实验步骤: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3. 汇报交流。 实验记录: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记录: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实验结论: 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35分 1.能根据观察任务,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得15分。 2.能保护好蚕的安全,得10分。 3.能够了解蚕身体各部分的作用,得10分。 30分 1.能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观察,得15分。 2.观察到蚕的外形特点,得10分。 3.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得10分。 10分 能细致、正确、美观地记录自己的发现,得10分。 25分 1.知道蚕的外形特点,得15分。 2.知道蚕生长情况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得10分。 总得分 8
综合评语: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2D3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观察蚕蛹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材 评价内容 实验器材名称:蚕茧 、小剪刀、手电筒。 实验装置组装:无 实验操作要求: 1.注意强调保护好蚕蛹,不能伤害蛹。 2.注意在观察前,准备好观察的器皿。要细致观察蚕蛹身体特征方面的变化。 实验步骤: 1. 请大家把自己的蚕蛹放在比较安全的位置进行观察,讨论,小组长做好讨论记录准备发言。教师来回巡视做适当指导。 2.教师指导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预以评定。 3.请大家想一想蚕蛹和宝宝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蚕茧里面还有什么东西? 4.蚕变成蛹以后是否还会变成其他的形状呢? 5.请大家画一个蚕蛹。 实验记录: 我的发现: 画一个蚕蛹: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实验结论: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9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25分 1.爱护蚕蛹,轻拿轻放,得15分。 2.注意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得10分。 50分 1.能把蚕蛹和蚕进行比较观察,得15分。 2.能正确使用小剪刀,注意安全,得15分。 3.能用画图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得10分。 4.能推测蚕蛹的变化,得5分。 5.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得5分。 15分 1.记录有序、认真、正确,得10分。 2.会画一个蚕蛹,得5分。 10分 知道蚕蛹是蚕的一种形态,比较蚕的蛹和幼虫的不同,得10分。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3D1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温度计 实验装置组装:无 实验操作要求: 1.能够仔细、全面的、有序的观察一只温度计 2.在观察后,有自己的思考,能够交流观察中自己看明白了什么,也能提出观察中产生的问题。 实验步骤: 1.小心平稳的将温度计放置到适合自己观察的合理位置; 2.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的观察; 3.观察完毕,将温度计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1.在观察中能够根据记录单或者老师的要求适当做出记录; 2.记录整洁,有条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更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分析。 实验结论: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温度计上面有刻度、标记和数字;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里的液柱随温度变化上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30分 1.观察能做到仔细、有序、全面得10分 2.个人观察后,能有自己的思考并在小组中够交流观察中自己看明白了什么和产生了什么的问题,得10分 30分 1.能小心平稳的将温度计放置到适合自己观察的合理位置得3分;2.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的观察,得22分; 3.观察完毕,将温度计放回原处得5分。 15分 1.在观察中能够根据记录单或者老师的要求适当做出记录得10分 2.记录整洁,有条理得5分。 15分 更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得 15分 10分 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得4分;知道温度计上面有刻度、标记和数字3分;知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里的液柱随温度变化上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得3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10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3D1K—2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能够正确读出温度计指示的 温度计 温度。 实验装置组装: 无 实验操作要求: 此项35分 1.不要将温度计的液泡与1.能做到不将温度计的液泡其他物体接触。 与其他物体接触得12分; 2.在靠近温度计读数时,注2.在靠近温度计读数时,注意意不要呼出的热气对着温不要呼出的热气对着温度计度计的液泡。 的液泡得10分 3.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液面相平。 得13分 实验步骤: 35分 1.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温度1.手持温度计时能用食指和计的上部。 拇指捏住温度计的上部的得2.使温度计的液柱中液面10分。 与视线相平。 2.读数时,使温度计的液柱中3.读数完毕,将温度计小心液面与视线相平,得15分。 放回原处。 3. 读数完毕,能将温度计小心放回原处得10分。 实验记录:将读出的温度正15分 确书写记录纸上。 记录及时5分 记录正确得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无 实验结论: 能正确读出温度计所指示的 正确读出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得15分 温度 综合评语:
11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3D2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 温度计、烧杯或透明玻璃杯 温。 实验装置组装: 无 实验操作要求: 1. 测量水温时,要将温度计的液泡浸入水中 2.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5.温度计要小心拿放。 45分 1. 测量水温时,要将温度计的液泡浸入水中,得10分 2.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得9分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得10分 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得10分 5.小心拿放温度计得5分 实验步骤: 35分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1.测量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液泡)浸得10分 入水中, 2.测量水温,将温度计的液泡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浸入水中,得10分 时读数。 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4.实验完毕,将温度计放回读数得10分 原处。 4. 实验完毕,将温度计放回原处得5分。 实验记录: 20分 水温的测量记录表 1.记录及时得10分 (课本46页) 2.记录准确、整洁得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无 实验结论: 无 综合评语:
12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3D2K—2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姓名: 性别: 年龄: 变化的实验 学校: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4杯 温度计、烧杯 水在10分钟内的水温。 实验装置组装: 无 实验操作要求: 30分 1.正确使用温度计; 1.正确使用温度计得15分; 2.正确读数; 2.正确读数得15分; 实验步骤: 35分 1.先用温度计测量4种水的1.先用温度计测量4种水的温温度 度得5分 2.每隔2分钟(共10分钟),2.每隔2分钟(共10分钟),分别测量每杯水的温度,并分别测量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把测量的结果记下来。 测量的结果记下来。得25分 3.测量完毕,将温度计放回3.测量完毕,将温度计放回原原处。 处得5分。 实验记录: 10分。 填写“连续测量10分钟内1.每次测量都做及时记录得5水温变化的记录表” 分; 2.记录准确,整洁得5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根据测量记录分析总结水温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论: 水在自然降温时的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或水温越高,温度下降的越快。 综合评语:
13
20分 能针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水温的变化规律 5分 能将结论正确的表达出来得5分。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3D3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评价内容 实验器材名称: 温度计、试管、保温杯或塑料杯、食盐 实验装置组装: 1.先拿一只保温杯,在杯内装满碎冰。 2.再将装有水的试管插入碎冰中。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 实验操作要求: 1.能组装实验器材; 2.注意在碎冰里放较多的盐 3.注意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组装实验器材,先测量未放盐时试管内水温的变化; 2.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3.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示数。 4.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记录: 记录所有要求测量的温度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分析水温的变化,找到水结冰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结论: 当环境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温下降到零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指标与标准 通过测量水在变化时的温度变化,找出水结冰的温度变化规律 15分 1.在只保温杯杯内装满碎冰,得5分 2. 再将装有水的试管插入碎冰中,得5分。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得5分 25分 1.组装和操作过程中小心爱护玻璃仪器。得10分。 2.在碎冰里放适量的食盐,得5分。 3.注意正确使用温度计,得10分。 30分 1. 组装实验器材,先测量未放盐时试管内水温的变化得5分; 2.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得10分; 3.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示数得10分。 4整理实验材料,得5分 10分 记录及时、清晰、正确得10分 10分 分析水温的变化,找到水结冰的温度变化规律。 10分 能将正确的结论表达出来得10分。 评价纪录 得分 综合评语:
14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3D4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观察冰的融化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温度计、烧杯、冰块 实验装置组装: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 2.将温度计小心的插入碎冰。 实验操作要求: 1.能组装实验器材; 2.注意正确使用温度计 3.在冰块的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实验步骤: 1. 将温度计小心的插入烧杯中的碎冰里; 2.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3.在冰块的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4. 当冰块完全化成水,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10分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得5分 2. 将温度计小心的插入碎冰,得5分; 30分 1.正确组装实验器材,得10分;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得10分 3.在冰块的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得10分 20分 1. 将温度计小心的插入烧杯中的碎冰里,得5分; 2.正确测量冰块的温度得5分; 3.在冰块的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德10分; 4.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测量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得5分。 实验记录: 10分 填写“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表” 记录及时得5分 (课本50页) 记录正确、整洁得5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分析温的变化,找到冰融化的温度变化规律。 20分 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冰融化的温度变化规律的20分。 实验结论: 10分 当环境温度高于零摄氏度,冰描述准确、全面得10分 的温度升至零摄氏度时开始 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零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综合评语: 总得分
15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3D6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探究加热 蜡烛、长柄金属勺、火柴、玻璃片 实验装置组装: 如课本55页图 实验操作要求: 1.不加热的勺口呈水平摆放; 2.加热时在勺柄处垫好隔热物品; 3.注意安全同时要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步骤: 1. 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 2.把其中一只勺,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另一只则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 3.观察勺中水的变化; 4.实验完毕安全熄灭蜡烛,将实验材料放置安全地方。 是否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10分 组装小心平稳、有序得10分 30分 1.不加热的勺口呈水平摆放,得10分; 2.加热时在勺柄处垫好隔热物品的10分; 3.注意安全同时要观察水的变化10分。 30分 1. 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的5分; 2.把其中一只勺,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另一只则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得10分; 3.注意持续观察勺中水的变化,得10分; 4.整理器材,同时注意安全得5分。 15分 对比分析水的变化,找到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15分 结论描述正确、全面得15分 实验记录: 无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对比分析水的变化,找到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实验结论: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评价等级 综合评语:
16
总得分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4D2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被测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实验器材名称:磁铁和被测试物品(要有铁制的金属物品,铜、铝的非铁的金属物品和非金属物品,这些物品的材料是学生认识的。)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先预测再检测。 评价指标与标准 满足实验需要 评价纪录 得分 无 10分 实验步骤: 1.取一件物品先进行预测是否会被吸引,然后进行检测; 2.将检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课本66页) 3.检测完毕,分析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各自的共同特点;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 1.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2.记录简明、清晰。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是铁材料制成的,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 实验结论: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 综合评语: 40分 1.取物品先预测在检测10分 2.及时记录检测结果;10分 3.正确分析每类物体的共同特点;10分 4.将实验器材按原来位置摆放整齐;10分 20分 1.如实记录;10分 2.记录简明、清晰。10分 20分 分析正确各得10分。 10分 总得分 评价等级
17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4D2K—2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实验器材名称:纸、布条、塑料片、铝片、木片、橡胶皮等、铁制品,杯子和水 实验装置组装:将隔着的物体放在磁铁和铁钉中间 评价指标与标准 满足实验需要 评价纪录 得分 10分 实验操作要求:明确指出隔的不是铁制物体 实验步骤: 1.取一件物体,将磁铁放在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2.将铁制品从物体的下面(或上面)靠近磁铁,看是否能够吸引; 3.依次检测其它物品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 1.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2.记录简明、清晰。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10分 40分 1.隔开的物体在磁铁和铁制品的中间;20分 2.对多个物体进行检测;10分 3.将实验器材按原来位置摆放整齐;10分 20分 1.如实记录;10分 2.记录简明、清晰。10分 实验结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18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4D3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实验器材名称: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悬挂装置 评价指标与标准 满足实验需要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装置组装:将大条形磁铁悬挂起来,能指示南北,不受外力影使其能自由转动。 响。共10分 实验操作要求:将大条形磁铁悬挂好;将磁铁分段一个位置一个位置的测量,避免相互影响;挂回形针要轻拿轻放。 实验步骤: 1.悬挂好大条形磁铁; 2.将磁铁分段。 3.每一个位置一个位置的测量。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如实记录下每一个位置吸回形针的个数。 30分 测量位置具有代表性;10分 每个位置单独测量;10分 挂回形针轻拿轻放,减小误差。10分 20分 1.正确悬挂磁铁;5分 2.思考后有计划进行测量;5分 3.有序进行测量; 5分 4.将实验器材按原来位置摆放整齐;5分 根据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各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对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10分 实验结论: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最强。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2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19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3N4D4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磁极与方向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下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磁铁和悬挂磁铁的支架 满足实验需要 实验装置组装:将条形磁铁悬挂,能使其自由转动。 10分 实验操作要求: 20分 1.悬挂的磁铁要远离铁制物体; 1.悬挂的磁铁要远离铁2.调整磁铁的平衡,使磁铁能灵活转动。 制物体;10分 2.磁铁能灵活转动。10分 实验步骤: 1.取一块条形磁铁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2.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并记录; 3.重复多做几次; 4.找出规律,重新标识字母; 5. 整理实验器材 40分 1. 取一块条形磁铁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8分 2.记录静止下来的位置;8分 3.重复做多次;8分 4. 找出规律,重新标识字母;8分 5.将实验器材摆放整齐;8分 10分 1.如实记录;5分 2.记录简明、清晰。5分 实验记录: 1.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2.记录简明、清晰。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实验结论: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20分 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 综合评语:
总得分 20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N4D5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磁力大小会改变吗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学校: 下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5个大小相等、磁力大满足实验需要 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薄木片、回形针。 实验装置组装:1.将两个杯子放平;2.把薄木片放在杯子上,杯子在木片的两端。 实验操作要求:1.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2.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3.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4.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 实验步骤:1.先将一个磁铁放在薄木片的上方;2.在木片下挂回形针,看磁铁吸引回形针的个数;3. 第一个磁铁不动,将第二个磁铁吸在这个磁铁的上面,测两个磁铁的磁力。先预测后测量4.再向上吸一个磁铁,先预测后进行测量,依次类推;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如实记录下每增加一个磁铁所吸回形针的个数和预测的个数。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对数据进行比较。 实验结论:随着磁铁的增加,磁力会增大,但不是成倍的增大;随着磁铁的增加磁力增大的数量会依次递减。 将薄木片平稳的支起得10分 20分 按实验要求完成每项得5分 1.正确组装实验装置;5分 2.正确测量一个磁铁的磁力;5分 3.正确的增加磁铁;5分 4.测量前先进行预测并记录;5分 5.将实验器材按原来样子摆放整齐。5分 共25分 根据实验现象,如实记录。 10分 10分 得出“随着磁铁的增加,磁 力会增大;10分 但不是成倍的增大;5分 随着磁铁的增加磁力增大的数量会依次递减。10分 总得分 综合评语:
评价等级 21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N4D5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磁力大小会改变吗 姓名: 性别: 年龄: 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科学》3学校: 下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5个大小相等、磁力大满足实验需要 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薄木片、回形针。 实验装置组装:1.将两个杯子放平;2.把薄木片放在杯子上,杯子在木片的两端。 实验操作要求:1.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2.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3.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4.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 实验步骤:1.先将一个磁铁放在薄木片的上方;2.在木片下挂回形针,看磁铁吸引回形针的个数;3. 第一个磁铁不动,将第二个磁铁吸在这个磁铁的上面,测两个磁铁的磁力。先预测后测量4.再向上吸一个磁铁,先预测后进行测量,依次类推;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如实记录下每增加一个磁铁所吸回形针的个数和预测的个数。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对数据进行比较。 实验结论:随着磁铁的增加,磁力会增大,但不是成倍的增大;随着磁铁的增加磁力增大的数量会依次递减。 将薄木片平稳的支起得10分 20分 按实验要求完成每项得5分 1.正确组装实验装置;5分 2.正确测量一个磁铁的磁力;5分 3.正确的增加磁铁;5分 4.测量前先进行预测并记录;5分 5.将实验器材按原来样子摆放整齐。5分 共25分 根据实验现象,如实记录。 10分 10分 得出“随着磁铁的增加,磁 力会增大;10分 但不是成倍的增大;5分 随着磁铁的增加磁力增大的数量会依次递减。10分 总得分 综合评语:
评价等级 2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三年级科学实验评价标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