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同步检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5课 荆轲刺秦王 ——一代刺客的壮丽悲歌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敢与忤.

视 忤:逆。在这里是迎着目光看的意思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被动关系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D.士皆瞋目..

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 ④荆轲顾.笑武阳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诸郎中..执兵 D.愿大王少假借..

之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D.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太子迟.之 A.发尽上.指冠 B.函.封之 C.群臣怪.之 D.使使以闻.

大王 ( )

( )

( ) ( )

( )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3)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二、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①进兵北略地略( ) .②秦王必说见臣说( ) .③顾计不知所出顾( )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以( ) .⑤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太息( )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译文:

9.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的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 A.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重要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而使樊将军自刎。

D.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10.写出这三段文字中表示敬称的三个词语。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11.文中对樊将军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不超过15字) 答:

三、一法一练——学习意动用法

《荆轲刺秦王》中的词类活用:“太子迟之”的“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做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试完成题目。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

认为他才能非凡。 认为这件事奇怪。

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同步检测在线全文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同步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057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