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初步探索
临朐县城关街道衡里炉小学
我们临朐县城关街道衡里炉小学是临朐县城西的一所农村小学,西靠沂蒙山余脉黑虎山,北依沵河支流石河,占地近6000平方米,环境优雅,人文底蕴浓厚。近年来,我校依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精神,立足本校实际,开发校内课程资源,侧重劳动与技术教育,又兼容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开设了《园艺与生活》活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园艺实践活动,以获得亲身的的劳动体验,美化校园环境与生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与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劳动意识与基本的劳动技术素养,为将来成长为具有良好素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基础。 一、 课程开发的过程
我校地处农村,村里有许多种植绿化花卉苗木的专业户,他们种植的花卉苗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土地是他们最重要的生产条件,也是极为稀缺的资源。建设绿色生态校园是近几年来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虽拥有大量的待绿化土地,但是绿化资金短缺是一个突出问题。鉴于以上情况,我校探索了一条校企联合、美化绿化校园的新路子,即学校出地,并按照学校绿化规划布局,由花卉苗木专业户出苗木,营造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学校绿化格局,形成绿化效果样板,为花卉苗木专业户做实景广告宣传,同时与专业户联营在校园内建立苗木繁育基地,出售的苗木双方以二八比例分成,学校所得利润部分全部转化成专业户在学校内栽植的花卉苗木。这一方案得到了苗木专业户的
1
积极配合,这既为他们解决了部分土地短缺的问题,赢得了大量的收入,同时也使得我校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资金实现了校园绿色生态化。我校于2008年被评为“县级园林化学校”。
正是在进行学校园林化建设的过程中,我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现在校园内拥有绿化花卉苗木近40种,较大的有垂柳、国槐、龙爪槐、栾树、银杏、法桐、红花槐、垂榆、广玉兰、紫叶李、紫叶桃等,小乔木或灌木有木槿、紫薇、石榴、小叶竹、罗汉竹、桃梅、杏梅、榆叶梅、紫荆花、三义桃、月季、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小龙柏、冬青、牡丹、发财树、海棠、连翘、樱花等;草本植物与草皮有芍药、凤仙、石竹、矮牵牛、美国黑麦、高羊毛草皮等。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讨论研究,认为这么多花卉苗木的管理既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又需要一定的技术,因此考虑把“花卉苗木的培植与管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将课程开设起来。目的是要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劳动与技术体验,从而使学生受到必要的劳动意识与技能教育,让学生在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去维护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感知美的教育与熏陶。为了鼓励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我们给这门课程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园艺与生活”。让学生人人尝试做一名创造美的园艺师,用自己的劳动为我们美好的生活添姿增色。 二、 课程目标 1、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劳动内涵、理解劳动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
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绿化花卉、苗木的培植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时令性和连续性。不同时段对不同花卉苗木实施的管理活动各不相同。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与此同时,培养认真负
2
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惜劳动成果以及吃苦耐劳等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技术学习与实践,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习生活自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习、认识日常生活及管理花卉苗木时所用的常见材料,学习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对花卉苗木进行移栽、灌溉、松土、修剪、防治病虫害等,建立在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
3、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技术学习兴趣,初步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进行简单技术探究的基本能力。关注身边的技术问题,形成亲近技术的情感,具有初步的技术意识。能够安全而有耐心地参加技术活动,初步具有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态度与能力,通过体验和探究,学会进行简单的技术学习,初步形成科学的态度与技术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能力,并初步形成与技术相关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审美意识等。
4、鼓励学生关注社会职业领域,增进对职业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关心日常生活或本人的职业角色,初步了解社会的职业分工,知道职业与技术、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三、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和年级目标要求,主要分两个部分:
(一)三、四年级的课程内容:
1、花卉苗木的观察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写出观察笔记。通过上网或
3
查阅相关书籍、咨询父母或专业人员等方式,认识所观察的花木,掌握其生态特征,了解其生长习性,知道其科属、分布及用途。 2、学习并采集、制作不同生长段的植物标本。 3、花卉苗木种植区杂草的清除,了解杂草清除的意义。 4、对花卉苗木进行适时灌溉,了解灌溉的意义。
5、对花卉苗木进行适时松土,把握松土要领,了解松土对花卉苗木生长的作用。
(二)五、六年级的课程内容:
1、学习、实践花卉苗木的移栽。
2、学习、实践使用相应的劳动工具对花卉苗木进行修剪,比较修剪前后花卉苗木的美观情况,体验正确操作的成就感。
3、观察发现花卉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学习、实践病虫害防治技术,检查防治效果。
4、学习实践花卉苗木的嫁接技术,了解嫁接的意义,体验劳动成功的乐趣。
5、学习实践花卉苗木繁育技术,如种子繁殖、扦插等,了解繁育意义,探索生命奥秘。
四、课时安排
按照《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要求,3—6年级保证每周3课时(含信息技术),但是应根据花卉苗木的生长情况与管理要求,灵活地、弹性地分配课时,有时可以把两周的课时合并使用,并允许不同的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体有不同的学习进度,以保证小学生活动的连续性
4
与长期性。可以适当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等校外时间,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开展。
五、组织机构与师资配备
1、学校成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领导小组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组织保障,课题研究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组织之下, 积极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及反思,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以利于以后课程的开展。我校《园艺与生活》活动实践课程开发与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如下:
姓名 温增森 刘学山 职务、职称 校长、小高 副主任、中高 课程开发分工 课程资源开发负责人 提供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政策、资源应用等的指导 课程内容选择与设置。承担师资培训 课程实施计划、教案、课时、学生评价等内容的管理。 组织课程内容具体实施,兼四年级课程指导教师 课程内容及相关材料的整理与编排 五年级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材料收集整理 三年级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材料收集整理 六年级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材料收集整理 指导学生标本制作、收集、整理。 苗木管理技术指导 备注 张立军 副校长、小高 王兴梅 魏守德 王福成 贾秀伟 刘会芬 王玉新 马永瑞 李作茂 魏长福 教导主任、小高 政教主任、小高 教师、小高 教师、小高 教师、小高 教师、小一 教师、小高 校外辅导员 校外辅导员 苗木管理技术指导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6.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