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校聘请花卉苗木专业技术人员李作茂、魏长福为校外辅导教师,提供技术支持。
3、学校安排有一定花卉苗木管理经验的教师执教《园艺与生活》活动课程,并相应削减其在其它方面的工作任务,使其更加倾注于该课程的实施与研究。 六、导教案
任课教师根据学校计划和其本人的教学计划写出详细的具有灵活性的导教案。教师应依据课时导学内容注重活动情境的预设和引导,让学生以积极的活动态度进入课堂。教师在教案中,注重加强对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启蒙和培养,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但也绝不排斥个人独立进行活动与探索。如在学生分组制定活动方案时,有时发现有一些小组不知从何处下手,这说明该小组在课前准备不足,这时教师应为他们提供一些获取信息或材料的途径,而不是直接将信息、材料拱手相送。又如在学生交流方案时,教师主要是起一个主持人的作用,对方案的评价主要由学生来完成,只有在发现重大偏颇时,教师才给予切实的纠正性指导。允许各小组活动方案的差异,以便于他们在实施时发现问题,从而讨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来讲,任何方案特别是学生自主制定的活动方案,是不可能不出现一些问题的,这是正常的。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了,教师可穿插进去,引导学生发现该问题,并启发学生自主研究解决问题。到了各小组活动结束时,教师应组织各小组相互观摩考察其他小组活动的情况与效果,为下一步的交流做好准备。在最后的交流阶段,教师又回到主持人角色,学生自主交流,讨论感悟,教师可适当提问,促进学生的反思。 七、课程实施的几点反思:
6
1、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并使用劳动工具进行园艺操作,获得了真切的劳动体验,感受到了园艺成功的乐趣,培养了初步的劳动意识与技能,促进了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生成。学生在与花草树木的零距离接触中,感知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学生每天徜徉在有自己劳动创造的“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夏秋有果”的美丽校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爱护美、创造美的情愫。
2、改变了教师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内,他们通过室外活动,亲自动手操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获得丰富的亲身体验,增强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实践技能。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些环节过于拖沓,费时较多,教师应加强时间操控。
3、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一个小组的活动,从活动方案的制定,到过程实施,都需要全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方案的制定,是学生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按照预设方案,互相配合、相互协作,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这样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团结协作的意识。但各小组活动情况差距较大,教师对活动能力和效果弱的小组应给与更多的关注与指导。
4、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给学生创造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活动素材的搜集和活动方案的制定,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把自己观察到的花卉苗木的生长习性,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甚至能够把苗木的繁育、移栽、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活动形象生动的表述出来,锻炼了学生的
7
文字表达能力。在课程“汇报交流、活动评价”环节中,学生踊跃发言,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改变了以往在课堂上羞于开口、作文无材料可写的状况,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我校的《园艺与生活》活动课程还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譬如注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过程性材料的积累还缺乏足够重视,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方面还不严密等等,另外,在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课程实施评价激励机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今后,我校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活动课程的实施机制,注重实效,以实现课程预设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撰写:温增森 张立军 王兴梅
2009年5月22日
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6.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