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有密切关系。肝顶部包虫长期压迫,可使膈肌抬高,并产生粘连而影响呼吸。
(2)破裂并发症:各种外力震动、撞击或贯通伤可能造成包虫囊破裂。包虫囊肿破入腹腔最为常见。包虫囊肿破入胆道引起梗阻往往合并胆道感染,造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3)感染并发症:胆瘘是引发感染的主要原因,合并感染后部分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酷似肝脓肿,局部体征明显,表现为肝肿大、肝区持续钝痛和叩痛、伴有高热。
(4)继发性门静脉高压症。 2.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将囊型包虫病分为6型(简称WHO分型)。鉴于临床更关注包虫囊的大小和其主要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预防与管理合作中心—中国新疆(WHOcc)提出TDC临床分型(表1),其主要特点是:T0-5(Type)代表相应的WHO分型外;D(Mean Diameter)表示包虫囊平均直径(最大囊直径+最小囊直径)/2;C(Complication)表示伴有并发症;具有更多临床信息的TDC分型可以满足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需要。
表1. 肝囊型包虫病的分型比较
类型与生物学特征 性质待鉴别 有包虫活力
Gharbi TⅠ-Ⅵ (1981) — Ⅰ
WHO/IWGE 囊型包虫病1-5 (1995~2001)
CL(囊型病灶)
囊型包虫病1(单囊型)
6
WHOcc
T0-5Dn1,n2…Co~f~r~i~b (2001~2002) T0DnC0 T1DnC0
囊型包虫病2(多子囊型) T2DnC0 囊型包虫病3(内囊塌陷T3DnC0 型)
无包虫活力 Ⅳ 囊型包虫病4(实变型) T4DnC0 无包虫活力 Ⅴ 囊型包虫病5(钙化型) T5DnC0
注:TD:Type0~5,类型;Mean Diameter,平均直径(最大囊直径+最小囊直径)/2;Gharbi(南美包虫病学者);Co无并发症,Cf伴发烧,Cr伴破裂,Ci伴黄疸,Cb伴胆瘘。 有包虫活力 变性尚有活力
II Ⅲ
(三)诊断。 1.超声诊断
(1)肝囊型包虫病的声像图表现与分型。
①单纯囊肿型:无并发症的早期原发性包虫囊肿。超声显示为肝内圆形或类圆形无回声病灶,囊壁光滑而完整,呈双层结构,后方回声增强。囊肿的大小及囊壁的厚度与“虫龄”有关。随着包虫的发育、成熟,囊砂(头节)增多,显示为沉积于囊肿底部的密集点状强回声,随着体位的改变而漂浮于囊液中,呈典型的“落雪征”表现(图3-4)。
图3. 肝囊型包虫病(单纯囊肿型)图4. 单纯囊肿型病灶双层壁
②内囊塌陷型:包虫代谢障碍、创伤或感染引起的内囊破裂漂浮于囊液中。超声显示内囊壁为卷曲或折叠的膜状回声,呈“水中百合花征”(图5ab)。
7
图5ab. 肝囊型包虫病灶内囊不同程度塌陷状
③多子囊型:超声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病灶,壁厚,囊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小囊状结构,呈“蜂房状”或“车轮状”,为典型的“囊中囊样”改变(图6ab)。
图6ab. 超声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病灶,壁厚,囊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小囊
状结构,呈“蜂房状”或“车轮状”,为典型的“囊中囊样”改变。
④坏死实变型:包虫囊内液体逐渐吸收,大量变性坏死的胶泥样内囊皮充满其间,超声显示为实质性病灶,病变有清楚的包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确,内部呈强弱不等的杂乱回声,表现为膜状回声堆积成层状。(图7)
图7. 超声显示为实质性病灶,病变有清楚的包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确,内部呈强弱不
8
等的杂乱回声,表现为膜状回声堆积成层状。
⑤钙化型:包虫囊肿内充满干酪样物质,外囊壁增厚粗糙,并有钙盐沉积,囊壁明显钙化,如部分钙化超声显示为弧形强回声,后方伴有宽大的声影。若囊壁完全钙化时表现为蛋壳样钙化。钙化程度越重,后方声影越明显(图8)。
图8. 包虫囊肿内充满干酪样物质,外囊壁增厚粗糙,并有钙盐沉积,囊壁明显钙化,如部
分钙化超声显示为弧形强回声,后方伴有宽大的声影。
(2)肝囊型包虫病合并症的超声表现。
①合并感染:发生率约17%。胆瘘是引起继发感染的主要原因。合并感染后声像图酷似肝脓肿,除全身症状外声像图表现为包虫囊壁周围有炎症反应,囊壁水肿增厚,呈低回声晕,囊内透声变差,出现点状低回声漂浮,探头局部触痛明显(图9)。
图9. 表现为包虫囊壁周围有炎症反应,囊壁水肿增厚,呈低回声晕,囊内透声变差,出现
点状低回声漂浮,探头局部触痛明显
9
②合并破裂:发生率约8%,后果较严重,包括有以下表现。
肝包虫破入腹腔:声像显示包虫病灶多位于肝脏边缘,囊肿内张力明显降低,囊壁呈收缩状,仔细观察可见囊肿有破口与腹腔相通,较大的包虫囊肿破裂后可在肝肾间隙或盆腔内见到少量积液(图10ab)。
图10ab. 声像图显示包虫病灶多位于肝脏边缘,囊肿内张力明显降低,囊壁呈收缩状,仔细观察可见囊肿有破口与腹腔相通,较大的包虫囊肿破裂后可在肝肾间隙或盆腔内见到少量积
液
肝包虫破入胸腔:多见于肝右叶顶部的包虫囊肿,声像显示囊壁厚而收缩,外形不规则,囊内可见卷曲的带状或不规则强回声。毗邻膈肌的囊壁与肝包膜、膈肌粘连增厚,膈肌活动明显受限,囊肿经膈肌有破口与胸腔相通,胸腔底部可见积液或子囊回声(图11)。
图11. 肝右叶顶部的包虫囊肿,声像图显示囊壁厚而收缩,外形不规则,
1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包虫病诊疗方案(2024年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