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我学习,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为人师者,都应当把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置于人生的重要位置,因此所有党员教师都应当在所在部门或教研组率先自觉学习,发挥在学习型单位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表率和幅射作用,根据“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结合学校学习型单位建设的共同愿景,每学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坚持自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增加投入建设学习型学校所需的硬件设备和举办活动,促进学习的共识,增强合力。
通过召开各个层次的会议以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会,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电子宣传屏幕、校报校刊、广播、张贴宣传标语等进行大力宣传动员,着力营造创建氛围,促使党员人人了解内涵,个个参与活动,推动由党总支党支部组织转变为党员自觉行动。形成全员学习的氛围,增强党员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各类学习活动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使党员的学习落到具体处,落到实处。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充分尊重大家的意愿,做到学有计划性、方向性、实效性、规模性,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开展学习活动的同时,把实用知识与思想道德的学习结合起来,自身学习与同事同学结合起来,注重提高整体素质,促进全校学习活动的开展。
6、创新网络学习的平台,促进学习信息化数字化。
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和手段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快捷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开设网络学习的新途径,建设数字化学习方式。学校要
进一步建设好学校网站,加强党建专栏的建设,整合学校网络资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提供网络学习平台。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技术,是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的必要工具,强调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步的掌握。同时,在学习、掌握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仅体验感悟新型的学习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新型文化。 7、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重视继承,同时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国家建设大环境,我们的观念和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必须牢牢把握住“创新”这个精髓。所谓创新学习,就是学习要紧密结合我们的工作,要注意从学习的知识中找出有益于我们工作和自身发展的内容,使学习真正起到促进工作、提升技能的作用,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学习应着眼于与其他学习型组织学习内容的融合,组织开展当代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管理以及外语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着眼于把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工作的成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学习要以科研为载体。以科学研究促进学习,以学习提高科研档次。要将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与教育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党员当中开展“教育教学问题聚焦”、“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展示汇报”等等活动,促使党员积极研讨,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8、发现和培植学习典型,发挥先进榜样的示范导向作用。 注重培植和宣传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不断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主动学习、自加压力、争创一流的积
极性。
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推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全局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当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1、增强工作的科学性
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关键是要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一切的学习和工作。
在学校师生学习的内容安排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直是重点。只有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真正信服党的基本理论、认同党的基本路线、把握党的基本纲领、坚持党的基本经验,也才能真正把学习的精神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来,增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2、增强工作的全局性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相联,与国家其他方面的工作紧密相关。学校的工作要取得实效,不仅需要把学校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来把握,而且需要把教育事业放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下来谋划、来推进,也就是要增强工作的全局性。
今年年初,中央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学校必须积极发挥作用,通过教育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来落实中央的有关决策部署。 3、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教育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行业,发展变化快,与其他行业关联性强。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具有预见性。工作的预见性从何而来?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快速,教育业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方面,需与中国发展的大方向吻合,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社会洞察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从而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顺应中国发展,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增强工作的创造性
通过学习提升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工作的创造性,是学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强调改进学习方式,把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通过学习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关键是要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核心在学习,目的在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着眼于全校党员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不断拓展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更新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学习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学习型领导班子,把学校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培养学习型党员学习型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使我校在未来发展中具有不竭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二、存在问题
1.专业学习多,理论研究少。学校老师更侧重于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而对相关学科,党的基本理论,现代新知识(如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部门、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的研究相对缺乏。 2.闭门造车多,走出校门少。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学校老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不多,造成许多老师视野不够开阔,思路较为单一,开拓创新精神较为欠缺,创造性工作的开展难以落到实处。研究型教师偏少。
3.临时做法多,统筹安排少。由于学校很注重抓好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注重教学常规的管理,而对理论学习、思想引导、专业培训的安排比较随意,一些中心学习任务,多搞临时突击,没有很好地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安排。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学习靠自觉,也要靠制度。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制度是否健全、管用,对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效关系极大。对有效管用的学习制度,要继续坚持执行,并加以完善。要通过对学习的管理制度、督查制度、考核制度的建立完善,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要总结教师学习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的考勤、交流等要求,推进教师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重视“三会一课”的开展,建立健全集体学习制度,把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关于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