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20讲
中央民族大学 赵士林
第一讲 以儒做人----从孔子谈起
说起中华文化我想起一句老话,一部二十四史究竟从何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知道浩如烟海,博大精深,那么应该从哪讲起呢?佛家讲过一句话叫做“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先取哪一瓢?在我看来,应该先取儒家这一瓢。讲传统文化,必须从儒家开始讲起?为什么?因为儒家思想为我们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提供了最高的榜样,确立了基本的规范。儒家思想从来不说玩概念,从来不说煽情,也从来不说空头理论,它从头到尾都是教我们怎么做人。
北宋有位大儒叫程颐,程颐讲过一句话:”读《论语》,读之前是这等人,读之后还是这等人,《论语》未曾读。”什么意思?告诉你读论语就是把论语的精神落实到做人上。读论语不是背几条语录就完事了,学而时习之啊,三省吾身啊,这不够,读完论语做人没有提高,论语就白读了。
南宋也有位大儒叫陆九渊,他也说了一句话,不识字,也要还我堂堂正正做人。那么儒家怎么教我们做人诸位?它对我们做人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或者确立了什么样的规范?树立什么样的榜样?这要从孔子谈起。
孔子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主要的代表,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NO.1,中华文化的通天教主。大家知道,过去历代皇帝都加封孔子。其中元代皇帝元成宗它给了孔子最高的政治荣誉,他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是历代皇帝给孔子的政治封号中最高的荣誉了。那文成宗在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中引用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什么话?大家来看PPT。
“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这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讲就是,孔子之前的圣人,如果不是因为有孔子,他的真精神就流传不下来,孔子之后的圣人,如果不是由于有孔子,就没有了效仿的榜样。你瞧孔
子多重要。因此有人讲,有位大儒梁漱溟先生说,一部中华文化史,孔子之前的文化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之后的文化都是孔子放出去的。那么孔子为什么这么重要啊诸位?他做了什么样的贡献,让他成为中华文化的通天教主啊?他首先在做人方面给我们做了最重要的启示。孔子从小的经历就为我们做人提供了非常好的榜样。说起孔子的经历啊,很令人感慨啊。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血统高贵,出身低贱。为什么这么讲诸位?
讲到孔子的血统,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的王族,如果今天验到孔子的DNA啊,那和商纣王是基因类似,同一个家族,王族,血统还不高贵吗?但是孔子的命不好,孔子没赶上。孔子家发展到孔子老爸这一代混的很惨啊,孔子老爸名字叫叔梁紇(he),这个叔梁紇是什么官呢?没落贵族,士的这个阶层。周朝分封制,天子、诸侯 大夫 士,最末一等。相当于今天一个什么级别呢?相当于乡镇这一级别的乡长,官很小,但是官很小,本身很大。首先是身高十尺。身高十尺什么概念?当时的尺比今天短一点,用汉代的尺来说吧啊,汉代一尺相当于今天的23.1厘米,那个人也不矮了,大家想一想,身高十尺那就是2米31啊,那比姚明还要高2公分呢是吧,姚明是2米29嘛。身高力大,生育能力非常强,但是生育品种有问题。什么问题。第一个妻子给他生了九个孩子,九个孩子全都是女孩,同学们知道古代社会重男轻女,女孩不能列入排行,孔子老爸很上火啊,九个孩子全是女孩我得要男孩啊,怎么办,就续弦。娶了第二任妻子,第二任妻子倒是生了个男孩,但是生下来就是瘸子,今天分析就是小儿麻痹症之类的。这老爸又很上火,好容易盼个男孩还是瘸子。不行,我一定得要一个健康的男孩。于是,又续弦娶了第三任妻子。第三位妻子名字叫颜徵在,她就是孔子的亲生母亲,孔子老爸娶孔子亲生母亲的时候岁数已经很大了,多大了?六七十岁了。孔子母亲多大才十五六岁,孔子老爸固然非常高兴,但是孔子的母亲不大高兴,为什么呢?是嫌弃老公岁数大吗?不全是,古代社会中啊老夫少妻的现象很多,还有个专门的说法叫老阳少阴,男性属阳,女性属阴,老阳少阴
生的孩子还格外聪明。因此不是绝对地嫌他岁数大,是怕他岁数这么大了还有没生育能力啊?能不能让我生下一男半女啊,同学们啊古代女性的追求最高的人生追求,一般的女性就五个字出嫁生孩子。到了夫家,能生下孩子,特别是能生下男孩这在夫家地位才能稳固啊。叫做母以子贵。她担忧,担忧怎么办呢?就到家乡附近的有个尼丘山去祈祷,祈祷神灵保佑生下一男半女。别说,这个祈祷很灵,由此引出了关于孔子出生,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什么传说,叫“龙生虎养鹰打扇”。
什么叫做龙生虎养鹰打扇呢?孔子的母亲祈祷完了回家,晚上做梦,做梦梦见两条龙附体,醒来就怀孕了,就怀了孔子,这叫龙生。什么又叫虎养呢?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孔子生了下来,父母非但没有开心还吓坏了。为什么?孔子生下来长的非常丑陋。怎么个丑陋,什么尊荣容啊?头形啊就像月亮上的环形山,周围隆起,中间凹下,咱们今天分析是软骨症,缺钙什么的。眼球外凸,甲状腺机能亢进一样,鼻孔朝天,大嘴巴,招风耳,大家看这份尊容,特别是刚生下来的时候满室红光不散。老爸说了,红光不散可是血光之灾,这孩子是怪物不能留啊,要给咱们家带来灾祸,就把孔子扔掉,把孔子扔到野地里去了。那么孔子被扔到野地里立刻就有老虎跑过来保护他,谁也不敢伤害他,这叫虎养。什么又叫鹰打扇呢?天热孔子身上出汗了,天上的老鹰看到后就飞下来用自己的翅膀给他扇风乘凉。这就是龙生虎养鹰打扇。它是真事吗?孔子诞生真有这样的事情吗?当然没有。但是大家你去注意古代文献,凡是圣人出生,特别是宗教教主出生保证都有这类故事。为什么,用这类故事来渲染圣人的神圣性、权威性。圣人嘛一出生就得和一般人不一样,孔子的龙生虎养鹰打扇不是最离奇的,比孔子离奇的多的是,我们拿老子做例子,我们都知道正常人都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对吧,老子在娘肚子里待了多长时间,大家知道吗?足足待了81年啊,老子的老妈够能活的是吧,怀孕八十一年,老妈在李子树下做手术,剖肋产,把左侧肋骨剖开了,生出了老子。八十一年了嘛,生下来就有胡子了,生下来头发就白了,因此啊叫老子。你看老子这样来的,离奇吧。佛教的
释迦穆尼佛,据说是他的母亲晚上做梦,梦见一只白象进她的肚子就怀孕了,怀孕三年零三个月,才生下释迦也很离奇啊。后来白象成为佛家智慧的象征。大家去五台山看,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文殊菩萨是佛教智慧的象征,所以总是骑着一头白象。西方基督教大家知道,耶稣,上帝之子,是圣母玛利亚童贞而生,你看处女怀孕生孩子,比试管婴儿还离奇。总之都很离奇,凡是圣人出生,特别是宗教教主出生保证都有类似故事,为什么,刚才我说了渲染圣人的神圣性、权威性。圣人从出生开始就与一般人不一样。
唐代的画圣吴道子画的孔子像什么尊容呢?大家来看,这副画是五十多岁了,这幅尊容年轻时恐怕也不会漂亮到哪去,你看肿眼泡啊,两颗大板牙中间还带个缝,很丑的,这和电影里周润发扮演的孔子反差很大吧。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呢,第三房,是妾的级别,是姨太太级别不是正室,地位卑微,家境贫寒。父亲三岁去世,母亲地位卑微,家境贫寒,孔子的儿童心理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啊。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孩子,一个人从小的心理对他整个一生都有影响。像孔子从小蒙上这么浓重的阴影换成很多人,长大后就成为愤青了,要自暴自弃,要得抑郁症都可能,但孔子没有这样。孔子是克服了自己的先天不足,发奋学习,终于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圣人。所以,孔子从小的经历对我们做人就有非常重要的启示的。
孔子自己讲过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什么意思啊诸位?学什么?学做人。我们一般人大概都是从十四五岁就思考做人的道理,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意义?孔子也是这样,十五岁开始思考,那么他思考做人的道理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孔子思考做人的道理他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一个“仁”字。
做人呐首先要讲一个仁,仁爱的仁。仁是什么意思?大家翻论语,仁在里面出现了109次,孔子不给仁下定义,他不像西方人做学问,仁是什么从概念角度下个定义,他是就事论事,随事点发,非常有针对性,孔子教人都是这样。
这个学生来了,问老师什么是仁,这个学生的特点是比较莽撞,当然也比较勇敢,老师说了,你沉稳点这就是仁。另外一个学生来了,这个学生恰好比较谨小慎微,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就说了,你勇敢点,开拓点,这就是仁。他针对不同的人,对仁的解释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就事论事,随事点发。但是不管有多少种点发,仁的核心含义不变,就是爱。仁就是爱啊。
论语上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样说大家好像很失望,仁就是爱人,这太简单了。谁还不知道讲几句爱啊,老百姓也懂得爱啊。为什么老百姓讲几句爱没怎么样,孔子讲爱就成为圣人了?为什么?孔子讲爱有着非常丰富和非常深刻的内涵。
这个仁由儒家亚圣--孟子解释出来。亚圣,儒家的第二把手,儒家思想也叫孔孟之道。孔子是儒家的至圣,至,至高无上,第一把手,孟子呢就是儒家的亚圣,亚军的亚,第二把手,亚圣不白给,对孔子的思想理解的非常深刻,他讲了十个字,对孔子说的爱作了全面、精辟的概括,这十个字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叫“亲亲”,第二层叫“仁民”,第三层叫“爱物”。
第一层,亲亲,简单的讲就是对亲人的爱,儒家讲爱从爱亲人开始,因此孔子在礼记里说:立爱自亲始,人的爱都是从爱亲人开始的,我们仔细想想,哪一个人的爱不是首先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爱自己的兄弟姐们,爱自己的老婆孩子开始的,都是这样。孔子讲话总是入情入理,它合乎人之常情,是不是这样,大家想一想。
那么亲亲的核心是什么?亲亲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孝顺的孝。什么又叫做孝?这个孝非常重要,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中华文化有时候被称为孝文化。什么叫孝呢?简单的讲就是对你生命之源的感恩。大家想一想,我们这条命从哪来? 我们这条命是老爸老妈给的,老爸老妈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孝就是对这种生命之源的感恩,孝就是对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最可靠的情感的一种回报。那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最可靠的情感是什么?大家想一想,当然是父母之爱!父母的爱最伟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中华文化20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