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遗传学习题(1)(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A型选择题

1.B 2.C 3.C 4.A 5.E 6.D 7.D (二)X型选择题

1.CDE 2.ABD 3.BCD 4.ACDE (三)名词解释

1. 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伸展开的DNA蛋白质纤维。间期细胞核的染色质可根据其所含核蛋白分子螺旋化程度以及功能状态的不同,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类。

2. 核型;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核型。 3. X染色质:正常女性的间期细胞核中紧贴核膜内缘有一个染色较深,大小约为1?m的椭圆形小体,即X染色质。是两条X染色体中有1条X染色体失活后呈异固缩状态形成的.

4.染色体组:人体正常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所包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1个染色体组. (四)问答题

1.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差异:常染色质是在细胞间期呈松散状态的部分,其螺旋化程度低,染色较浅而均匀,含有单一或重复序列DNA,具有转录活性,常位于间期核的中央部分。 异染色质在细胞间期呈凝缩状态,其螺旋化程度较高,着色较深,含有重复DNA序列,为间期核中不活跃的染色质,其DNA复制较晚,很少转录或无转录活性。多分布在核膜内表面。异染色质的特点为:

①间期凝缩;②遗传惰性(基因多不表达);③晚期复制。

2.人类染色体是如何分组的?核型是如何描述的?

根据国际命名系统,1~22号为常染色体,是男女共有的22对染色体;其余一对随男女性别而异,为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将这23对染色体分为A、B、C、D、E、F、G 7个组,A组最大,G组最小。A组包括1-3号染色体,B组包括4—5号染色体,C组包括6—12号染色体,X染色体列入C组,D组包括13—15号染色体,E组包括16-18号染色体,F组包括19-20号染色体,G组包括21-22号染色体,Y染色体列入G组。核型的描述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染色体总数,第二部分是性染色体的组成,两者之间用“,”分隔开。正常女性核型描述为:46,XX,正常男性核型描述为:46,XY。

第十章 染色体畸变

(一)A型选择题

1.如果在某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可形成

A.单倍体 B.三倍体 C.单体型 D.三体型 E.部分三体型 2.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

A.单方易位 B.串联易位 C.罗伯逊易位 D.复杂易位 E.不平衡易位 3.含有三个细胞系的嵌合体可能是由于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A.减数分裂中第一次有丝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

B.减数分裂中第二次有丝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 C.受精卵第一次卵裂时染色体不分离 D.受精卵第二次卵裂之后染色体不分离 E.受精卵第二次卵裂之后染色体丢失 4.若某人核型为46,XX,inv(9)(p12q31)则表明其染色体发生了 A.缺失 B.倒位 C.易位 D.重复 E.插入 5.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的机制可能是

A.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 B.染色体易位 C.染色体倒位 D.染色体不分离 E.染色体核内复制 6.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是

A.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B.染色体核内复制 C.染色体不分离 D.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 E.染色体丢失 7.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结果造成 A.缺失 B.倒位 C.易位 D.插入 E.重复

11

8.人类精子发生的过程中,如果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而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形成

A.一个异常性细胞 B.两个异常性细胞 C.三个异常性细胞 D.四个异常性细胞 E.正常的性细胞

9.一条染色体断裂后,断片未能与断端重接,结果造成

A.缺失 B.易位 C.倒位 D.重复 E.插入 10.若某人核型为46,XX,del(1)(pter?q21:)则表明在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 A.缺失 B.倒位 C.易位 D.插入 E.重复 (二)X型选择题

1.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变的基础是

A.染色体断裂 B.染色体丢失 C.染色体断裂后的异常重接 D.SCE E.染色体异常复制 2.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有

A.缺失 B.重复 C.超二倍体 D.倒位 E.易位 3.染色体发生整倍性数目改变的原因包括

A.核内复制 B.染色体重复 C.双雄受精 D.双雌受精 E.染色体重排 4.染色体发生非整倍性数目改变的原因包括

A.染色体丢失 B.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C.染色体插入 D.染色体缺失 E.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5.嵌合体发生的机理包括

A.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 B.卵裂时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C.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丢失 D.卵裂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E.卵裂时染色体丢失 6.罗伯逊易位常发生在下列哪组的染色体之间

A.D/D B.D/G C.D/E D.G/F E.G/G 7.染色体不分离可以发生在

A.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同源染色体之间 C.有丝分裂过程中 D.减数分裂过程中 E.受精卵的卵裂过程 (三)名词解释

1. 染色体畸变 2.整倍体 3.非整倍体 4.嵌合体 (四)问答题

1.导致染色体畸变的原因有哪些? 2.非整倍体形成机制. 3.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 (五)填空题

1、人类染色体畸变包括 和 两大类。

2、染色体数目整组的增加,即形成 ,二倍体以上的细胞称为 。

3、造成染色体畸变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 、 、和 4、 和 是各种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基本机制。

三、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D 2.C 3.D 4.B 5.D 6.D 7.C 8.D 9.A 10.A (二)X型选择题

1.AC 2.ABDE 3.ACD 4.ABE 5.BE 6.ABE 7.ABCDE (三)名词解释

12

1. 染色体畸变:是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的异常改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 2. 整倍体: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单倍体(n)的整倍数,即以n为基数,整倍地增加或减少,则称为整倍体.

3. 非整倍体 :一个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了一条或数条,称非整倍体 ,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

4.嵌合体 :一个个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的细胞系,这种个体称嵌合体。 (四)问答题

1.导致染色体畸变的原因有哪些?

自发畸变

诱发畸变: 化学因素:药物、农药、工业毒物、食品添加剂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电磁辐射 生物因素:生物类毒素 、病毒等

母亲年龄:当母亲年龄增大时,所生子女的体细胞中某一序号染色体有三条的情况要多于一般人群。

2.非整倍体形成机制.

多数非整倍体的产生原因是在性细胞成熟过程或受精卵早期卵裂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或染色体丢失。

(一)染色体不分离

在细胞进入中、后期时,如果某一对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彼此没有分离,而是同时进入一个子细胞,结果所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一个将因染色体数目增多而成为超二倍体,另一个则因染色体数目减少而成为亚二倍体,这个过程称为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不分离可以发生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也可以发生在配子形成时的减数分裂过程。 (二)染色体丢失

染色体丢失(chromosome lose)又称染色体分裂后期延滞(anaphase lag),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染色体未与纺锤丝相连,不能移向两极参与新细胞的形成;或者在移向两极时行动迟缓,滞留在细胞质中,造成该条染色体的丢失而形成亚二倍体。染色体丢失也是嵌合体形成的一种方式。 3.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

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ISCN)制定了有关人类染色体以及染色体畸变等的命名方法。结构畸变染色体核型的描述方法有简式和详式两种:①简式:在简式中,对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只用其断点来表示。按国际命名规定,应依次写明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组成,然后用一个字母(如t)或三联字符号(如del)写明重排染色体的类型,其后的第一个括弧内写明染色体的序号,第二个括弧写明区号、带号以表示断点;②详式:在详式中,除了简式中应写明的内容外,与简式有所不同,即是在最后一个括弧中不是只描述断裂点,而是描述重排染色体带的组成。 (五)填空题

1、染色体数目畸变 染色体结构畸变 2、整倍体 多倍体

3、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4、断裂 断裂片段的重接

第十一章 单基因遗传病

(一)A型选择题

1.由于DNA修复系统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是

A.白化病 B.半乳糖血症 C.粘多糖沉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着色性干皮病 2.由于酪氨酸酶的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是

13

A.白化病 B.半乳糖血症 C.粘多糖沉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着色性干皮病 3.由于半乳糖-1-磷酸尿苷酸转移酶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是

A.白化病 B.半乳糖血症 C.粘多糖沉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着色性干皮病 4.黑尿酸尿症患者缺乏

A.苯丙氨酸羟化酶 B.酪氨酸酶 C.溶酶体酶 D.黑尿酸氧化酶 E.半乳糖激酶 5.苯丙酮尿症患者缺乏

A.苯丙氨酸羟化酶 B.酪氨酸酶 C.溶酶体酶 D.黑尿酸氧化酶 E.半乳糖激酶 6.苯丙酮尿症患者尿样中含量高的物质是

A.酪氨酸 B.5-羟色胺 C.黑尿酸 D.苯丙酮酸 E.γ氨基丁酸 7、可引起肝、脑、肾损害以及白内障的遗传病是:

A、白化病 B、半乳糖血症 C、粘多糖累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着色性干皮病 8、属于糖代谢缺陷病的遗传病是:

A、白化病 B、先天性聋哑 C、粘多糖累积病 D、苯丙酮尿症 E、着色性干皮病 9、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分子病:

A、肾结石 B、糖原合成酶缺乏症 C、Turner综合症 D、地中海贫血 E、高血压 10、大部分先天性代谢病的遗传方式是:

A、AD B、AR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 (二)X型选择题

1.成年血红蛋白的分子组成有

A.α2γ2 B.α2ε2 C.α2δ2 D.δ2ε2 E.α2β2 2.具有白化症状的遗传病有

A.半乳糖血症 B.苯丙酮尿症 C.白化病 D.α地中海贫血 E.肝豆状核变性 3、造成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因素有:

A、单个碱基的替代 B、终止密码突变 C、移码突变 D、密码子缺失和插入 E、连接基因 4、属于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有:

A、糖原沉积病 B、含硫氨基酸代谢病 C、半乳糖血症 D、尿素循环代谢病 E、脂质代谢病

5、与半乳糖血症的发病机制不相关的有:

A、底物累积 B、缺乏酪氨酸酶引起的 C、代谢产物过多 D、终产物缺乏 E、旁路代谢开放副产物累积

(三)名词解释

1.先天性代谢缺陷 2.分子病 3.血红蛋白病 (四)问答题

1、简述苯丙酮尿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病的分子机理。 2、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先天性代谢缺陷可能的原因。 3、半乳糖血症的发生机制是什么?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五)填空题

1、 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称血红蛋白疾病,习惯上分为 和 两类。 2、 是指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 或 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3、突变的基因通过改变 的 和 ,使得蛋白质发生缺陷,由此引起遗传病。 4、典型的半乳糖血症患者由于GPUT基因缺陷使该 缺乏,导致 和 在血中累积,部分随尿排出。

三、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4

1.E 2.A 3.B 4.D 5.A 6.D 7、B 8、C 9、D 10、B (二)X型选择题

1.CE 2.BC 3、ABCDE 4、ABCDE 5、ABCDE (三)名词解释

1. 先天性代谢缺陷也称遗传性酶病,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突变)而造成的酶蛋白质分子结构或数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2. 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合成的量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包括血红蛋白病、血浆蛋白病、受体病、膜转运蛋白病、结构蛋白缺陷病、免疫球蛋白缺陷病等。

3.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称血红蛋白疾病,习惯上分为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四)问答题

1、简述苯丙酮尿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病的分子机理。

苯丙酮尿症患者由于肝脏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后者转化为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体内累积,并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临床上表现为精神发育迟缓,皮肤、毛发和虹膜色素减退,头发呈赤褐色,癫痫,湿疹,特殊的鼠样臭味尿。患儿在出生后若不及早得到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便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和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 2、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先天性代谢缺陷可能的原因。

从分子水平上看,先天性代谢缺陷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编码酶蛋白的结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蛋白结构异常或缺失;二是基因的调控系统发生异常,使之合成过少或过多的酶,引起代谢紊乱。绝大多数先天性代谢缺陷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少数为X连锁隐性遗传。

先天性代谢缺陷的种类繁多,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人们理解这类疾病,在临床上正确处理这些疾病。

3、半乳糖血症的发生机制是什么?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典型的半乳糖血症患者由于GPUT基因缺陷使该酶缺乏,导致半乳糖和1-磷酸半乳糖在血中累积,部分随尿排出。1-磷酸半乳糖在脑组织累积可引起智力障碍;在肝累积可引起肝损害,甚至肝硬化;在肾累积可致肾功能损害而呈蛋白尿和氨基酸尿。半乳糖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生成半乳糖醇,可使晶状体渗透压改变,使水分进入晶体,影响晶状体代谢而致白内障。血中半乳糖升高会抑制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出现低血糖。 (五)填空题

1、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病 地中海贫血 2、分子病 分子结构 合成的量 3、多肽链 质 量

4、酶 半乳糖 1-磷酸半乳糖

第十二章 多基因遗传病

(一)A型选择题 1.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染色体病 D.多基因遗传病 E.体细胞遗传病 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A、冠心病 B、唇裂 C、先天性心脏病 D、糖尿病 E、并指症 3、某多基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遗传度为80%,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为: A、1% B、2% C、1/4 D.1/10 E.1/4 4、哮喘属于:

A、单基因遗传病 B、染色体病 C、线粒体病 D、多基因遗传病 E、体细胞遗传病

1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09级遗传学习题(1)(3)在线全文阅读。

09级遗传学习题(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468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