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况 分 析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学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全册课时安排:
教 学 进 度
周 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十九 日 期 2.22---2.26 2.29---3.4 3.7---3.11 3.14---3.18 3.21---3。25 3.28---4.1 4.4---4.8 4.11---4.15 4.18---4.22 4.25---4.29 5.4---5.6 5.9---5.13 5.16---5.20 5.23---5.27 5.30---6.3 6.6---6.10 教 学 内 容 1、聚聚散散 2、点的魅力 3、“五谷”作画 4、主体与背景 5、色彩的明与暗 教 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6、色彩的渐变 7、色彩的情感 8、我画的动漫形象 9、对称的美 10、那一刻的我 11、走进春天 12、平凡的美 13、吹塑纸板画 14、藏书票 15、设计文化衫 16、千姿百态的帽子 6.13---6.17 17、会游的玩具 18、电脑美术 6.20—6.30 19、光的魅力 20、珍爱国宝
备课日期2016年2月19日 上课时间2016年2月22日 课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第1课 聚聚散散 总第1课时 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 本课第1课时 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 课型:造型?表现 能力。 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一、目标呈现 1、欣赏吴冠中的作品。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 3、领悟聚聚散散 意义 二、自主学习 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家介绍教具:学生作品、及各种工具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先请学生说说吴冠中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再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 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 迎春黄。” (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 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 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 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交流展示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教师引导学生欣4、师生交流。 赏课本范例。 5、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五、师生交流制作方法: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 分的掌握。 强调用不同的工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六、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七、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引导学生欣赏用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八、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聚和散的效果,让学九、拓展: 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2、师生讨论交流。 教 学 反 思 这一课中我尽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备课日期__2016__年2_月19__日 上课时间__2016年_2__月_26日 课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2、点的魅力 总第__3__课时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 本课第___1-2__课时 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 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让学生有创意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作品。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一、目标呈现 《小圆点的魅力》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二、自主学习 学生来一个画圆, 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 三、交流展示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 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感和排斥感。 小圆点。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 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图文 -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