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方案2(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公称直径(mm) 25 32 40 40 50 50 60 70 70 80 80 100 100 125 125 150 150 200 200 距 离(mm) 40

?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焊接质量等应符合

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公称直径(mm) 距 离 (mm)

?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

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

? 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

个;当喷头之间的距离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吊架,但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

? 当管子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

架不应少于1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 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

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1.5~1.8m。

i.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采取抗变形措施。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加设套

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穿过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 mm;穿过卫生间或厨房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 mm,且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j. 管道横向安装宜设0.002~0.005的坡度,且应坡向排水管;当局部区域难以利用

排水管将水排净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当喷头数量小于或等于5只时,可在管道低凹处加设堵头;当喷头数量大于5只时,宜装设带阀门的排水管。 k. 配水干管、配水管应做红色或红色环圈标志。

15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5 4.0 4.5 5.0 6.0 6.0 6.5 7.0 8.0 9.5 11.0 12.0 l. 管网在安装中间断时,应将管道的敞口封闭。 2.6喷头安装

a. 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冼合格后进行。 b. 喷头安装时宜采用专用的弯头、三通。

c. 喷头安装时,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 d. 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喷头的框架、溅水盘产

生变形或放原件损伤时,应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喷头更换。

e. 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 f. 安装在易受机械损伤处的喷头,应加设喷头防护罩。

g. 喷头安装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或墙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h. 当梁、通风管道、排管、桥架宽度大于1.2m时,增设的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

下部位。

i. 当喷头安装在不到顶的隔断附近时,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应

符合下表规定。

水平距离(mm) a150 最小垂直距离75 (mm)

j. 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直立与下垂喷头)

k. 当喷头溅水盘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宽度小于1.2m的通风管道腹面时,喷头溅水

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直立与下垂喷头) 喷头与梁、通风管道的水平距离a(mm) a<300 300≤a<600 600≤a<900 900≤a<1200 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mm) 0 90 190 300 <150≤a<300≤a<450≤a<600≤a<a≥750 300 150 450 240 600 320 750 390 460 16

1200≤a<1500 a≥1500 2.7报警阀组安装

420 460 a. 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应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

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 b. 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

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 c. 报警阀组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压力表应安装在报警阀上便于观测的位置; ? 排水管和试验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 水源控制阀安装应便于操作,且应有明显开闭标志和可靠的锁定设施。

2.8湿式报警阀组的安装

a. 应使报警阀前后的管道中能顺利充满水;压力波动时,水力警铃不应发生误报

警。

b. 报警水流通路上的过滤器应安装在延迟器前,而且是便于排渣操作的位置。 c. 压力表应安装在湿式报警阀的水源一侧。 2.9.其他组件安装

a. 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且应安装检修、测试用的

阀门。水力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应采用镀锌钢管,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15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6m;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0m;安装后的水力警铃启动压力不应大于0.05Mpa。 b. 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在管道试压和冲冼合格后进行,水流指示器的规格、

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 水流指示器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 ? 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不应与管壁发生碰擦。 c. 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300mm。

17

d. 排气阀的安装应在系统管网试压和冲冼合格后进行;排气阀应安装在配水干管

顶部、配水管的末端,且应确保无渗漏。

e. 控制阀的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方向应正确,控制阀

内应清洁、无堵塞、无渗漏;主要控制阀应加设启闭标志;隐蔽处的控制阀应在明显处设有指示其位置的标志。

f. 节流装置应安装在公称直径不小于50mm的水平管段上;减压孔板应安装在管

道内水流转弯处下游一侧的直管上,且与转弯处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公称直径的2倍。

g. 压力开关应竖直安装在通往水力警铃的管道上,且不应在安装中拆装改动。 h. 末端试水装置宜安装在系统管网末端或分区管网末端。 2.10系统试压和冲冼 一般规定

a. 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冲冼。

b. 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宜用水进行。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

应做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 c. 系统试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 埋地管道的位置及管道基础、支墩等经复查符合设计要求;

? 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少于2只;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

1.5~ 2倍;

? 试压冲冼方案已经批准;

? 对不能参与试压的设备、仪表、阀门及附件应加以隔离或拆除;

? 加设的临时盲板应具有突出于法兰的边耳,且应做明显标志,并记录临时

盲板的数量。

d. 系统试压过程中,当出现泄漏时,应停止试压,并应放空管网中的试验介质,

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试。 e. 水压试验:

? 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低于5℃时,水压试验应采取防冻措

施。

? 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

作压力的1.5倍,并不应低于1.4 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 Mpa

18

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 Mpa。

?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 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

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目测管网应无泄漏和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大于0.05 Mpa。

? 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冼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

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源干管,进户管和室内埋地管道应在回填前单独或

与系统一起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

f. 系统试压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及试验用的管道,并应与记录核对

无误,且应按《部分消防法规、技术规范汇编》的附录A的格式填写记录。 g. 管网冲冼:

? 管网冲冼应在试压合格后分段进行。

? 冲冼顺序应先室外,后室内;先地下,后地上;室内。

? 管网冲洗宜用水进行。冲先前,应对系统的仪表采取保护措施。止回阀和

报警阀等应拆除,冲冼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复位。

? 冲冼前,应对管道支架、吊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 对不能经受冲冼的设备和冲冼后可能存留脏物、杂物的管段,应进行清理。 ? 管网冲冼合格后,应按《部分消防法规、技术规范汇编》附录B的规范要

求格式填写记录。

三)、消火栓系统安装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立、干管安装→消防箱及支管安装→管道试压和冲洗→箱体配件安装→系统调试→验收。

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2.1安装准备:

a. 认真熟悉图纸,结合现场情况复核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位置得当,如有问题,

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解决,办理洽商手续。

b. 检查预留及预埋是否正确,临时剔凿应与工建单位协调好。 c. 检查设备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19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施工组织方案2(4)在线全文阅读。

施工组织方案2(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972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