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院士_有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的若干思考(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有了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性灾难事件。中国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在国家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重要成果,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许多突发事件都是跨省份、跨区域的,比如台风、地震、流感大流行等,因此成功应对这类突发事件都需要进行跨区域的合作,广东、香港、澳门和台湾等两岸四地由于地域上的紧密相连,更应该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应急管理科技支撑的合作。风险评估、应急平台等都是可开展两岸四地合作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典型例子。

3.1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防患于未然是中国的古训,充分认识城市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对各区域的潜在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划分级,是制定合理的安全布局与规划,制定科学高效的应急预案,从而切实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曾强调应急管理工作应当是“基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之上”的应对方案,加强应急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风险评估与区划是应急管理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应急管理的重点目标。例如,通过了解存在哪些风险以及哪些是需要特别加以关注的高风险事件,从而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通过对事件处置过程所采用的各种措施的风险评

估对应急措施进行优化等。而城市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正是实现“关口前移”的科技支撑手段。

风险是危害及其发生概率的综合,根据公共安全“三角形”科技框架,[3]风险评估即是对致灾因子的活化、突发事件的作用、应急管理的功效、承灾载体的脆弱性及其在突发事件作用下的损毁程度,以及发生概率进行综合评估。因此综合风险评估是基于统计原理获得风险发生的随机性规律,即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基于事件动力学机理获得风险作用的确定性规律,即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度和时空特性;基于承灾载体的脆弱性分析和破坏机理获得风险后果的确定性规律,即承灾载体的损毁程度;基于上述三者与应急管理能力的统筹考虑,获得综合风险评估的结果,即危害及其发生的概率。而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的研究工作还需要关注多因素、多灾种、多环节和全过程的特点。多因素包括致灾因子属性因素(临界量和触发因素特点规律),事件作用因素(作用类型、强度和时空特性),承灾载体属性因素(易损性、脆弱性和鲁棒性),应急管理因素(救援能力、医疗能力和自救能力);多灾种涉及可能面临的多种突发事件;多环节包括平时、战时、规划、建设等;全过程涉及贯穿从事件孕育、发生发展、突变成灾、造成灾害作用及灾后恢复的全过程。

以往风险评估与区划主要针对某个危险源,如化工厂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化品泄露等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或者针对某种灾害,如森林火灾等灾害进行风险评估与区划。基于空间位置的城市区域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必须考虑指定区域内的所有风险。区域综合风险

评估和区划的目的是明确区域中总的潜在风险。这就需要考虑区域中的所有潜在风险(比如,地震、危化品泄露等)来达到评估耦合风险的目的。因此城市区域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是空间相关性的一个灾害耦合评估。

图1城市区域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模块主要提供的功能服务

城市区域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一般涉及单一危险源分布、叠加的危险源分布、易损性分布、综合风险分布、危险源耦合等功能,其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对于区域内的单一危险源各生成一个危险源分布图,展示的是灾害发生的地点和严重程度。灾害严重程度由基础数据得出,如灾害的发生频率,发生的强烈等级。将单一的危险源分布图按照一定权重值叠加,归一化处理后生成叠加的危险源

分布图,显示某一区域所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反映了该区域的综合风险等级。风险评估中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区域易损性。这包括1)灾害发生时暴露在区域中的建筑物,工业设施和生产能力,居民区等等,由最小行政单位人均GDP反映;2)潜在的人员伤害,由区域人口密度反映;3)灾害的应对能力包括人口密度,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和体制机制,由行政区人均GDP反映。因为当灾害发生时,通常是由该行政区的资金支持来完成灾害的应对的。将危险源分布和易损性分布结合起来,通过5*5的矩阵表示,区域的灾害等级值和易损性程度就可以以用综合风险值表示,即可生成综合风险分布图,反映了该区域灾害和易损性的综合等级。危险源耦合图是考虑某一区域内不同的危险源之间的关系,该图显示危险的可能性由于危险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而升高的情况。如当暴雨的风险等级达到Ⅳ级及以上时,可能引发的次生事件泥石流滑坡、洪涝、冰雹、油品的储运事故分布等。

3.2突发事件应急平台

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能动态生成优化的综合协调方案和资源调配方案,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可视化实战指南。

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是由基础支撑系统、数据库系统、综合应用系统、应急指挥场所和安全保障系统以及移动应急平台构成,并要遵循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建设。如图2所示。

图2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框架

(1)基础支撑系统。包括:应急通信系统:主要由电话调度系统(充分利用有线、无线、微波、短波通信)、多路传真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广域网主要依托国务院内、外网网络资源,满足信息报送、数据交换和共享、音视频数据传输的需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范院士_有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的若干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范院士_有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的若干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972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