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学校将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对作为母语(A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总分150分。
I. 百科知识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 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出现在不同主题的短文中涉及上述内容的25个名词。每个名词2分,总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 应用文写作
1. 考试要求
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2. 题型
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场景及写作要求。共计4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I. 命题作文
1. 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
当,段落切分符合逻辑,主题鲜明,文笔优美。 2. 题型
试卷给出情景和题目,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共计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时间 (分钟) 1 2 6
百科知识 应用文写作 命题作文 共计: 25个选择题 一段应用文体文章,约450个汉字 一篇800汉字的现代汉语文章 50 40 60 150 60 60 60 180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180分钟 考试形式 考试总分 笔试(闭卷) 100分 一、总体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和三大理论的关系,能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二、内容及比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鉴本内容。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亚。 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口 3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简答题:50% 分析题:50%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241法语(二外) 180分钟 考试形式 考试总分 笔试(闭卷) 100分 一、总体要求 紧扣《大学法语教学大纲》,测试学生对法语基础语法、词汇等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运用法语基础知识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语法方面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法语语言体系中主要的词法和句法,词汇方面要求学生具备2800个左右的基本词汇量。 二、内容 1.语法结构和词汇 主要测试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能力。命题参照大纲要求,范围涉及名词、形容词的性数变化,动词、代词、冠词的正确使用等;词汇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熟知一些固定搭配,能区别近义词,同音词和形近词。 2.用动词的适当时态、语态形式填空 时态、语态是大学法语二外教学的重点、难点。该题考查学生对其熟练程度,范围涉及大学法语二外课本中学到的所有重要时态和语态,要求时态语态正确选择,动词变位拼写规范,过去分词恰当配合。 3.阅读理解 该题考查学生是否能通过阅读了解材料的主旨大意,是否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否能理解文章的细节以及是否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与推理的能力。文章的语言难度适中,题材多样,词汇量适中,文章背景知识应能为学生理解。 4.介词填空 要求学生在理解语境、语义的基础上,填写适当的介词。 5. 法译汉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法语基础知识,在语篇理解的基础上,翻译一篇250字以内的法语短文。要求理解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6.汉译法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法语词汇、语法知识,翻译汉语短句。要求译句达意、语法正确、拼写规范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选择题(45分) 填空题(20分) 翻译题(35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