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特种设备
序号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名称 主要防范措施 主要依据 岗位负责人 (一)起重机械 (1)制动器在危险作业前或定期应进行检查, 及时消除缺陷。 (2)定期对桥式起重机主梁进行测量,消除缺陷。 (3)吊钩应设置防脱绳的闭锁装置,吊钩、滑轮磨损量达到报废标准时,应及时进行更换。(4)钢丝绳端部的固定和连接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达到报废标准时及时更换。 (5)钢丝绳尾端在卷筒上固定装置应牢固, 并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 卷筒达到报废标准应报废。 (1)起升机构应装设起升高度限位器,当取物装置上升到极限位置时应能切断起升动力源,上方还应留有足够的空余高度,以满足制动行程的要求。 (2)实际起重量或幅度超过额定值的95%时, 起重量限制器或起重力矩限制器宜发出报警信号,达到额定值的110%时,自动切断起重机动力源。 (3)抗风制动装置应采用制动器、轮边制动器、夹轨器、顶轨器、压轨器、别轨器等,制动与释放动作应与运行机构联锁,并能从控制室内进行操作。 (4)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安全防护装置,并符合 GB6067.1-2010表A.1的相关规定。 1 主要零部件 主梁塑性变 形、制动器失 效、吊 钩和 滑 轮组破 损、钢 丝 绳断裂等,导致物体坠落。 起重伤害 《起重机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GB6067.1) 2 主要防护装置 起升高度 限位器、起重量 限制器、 力矩限制器 等 失效,导致冲顶、超 载,或 起 重 机倾翻。 起重伤害 《起重机安全规程第1部分: 总 则》(GB6067.1)
3 吊索具 吊索具选配不当,或变 形、破 断,导致吊物高处坠落。 起重伤害 4 起重机操作 起吊载荷质量不确定,系挂位置不当,导致被吊物体失稳坠落。 起重伤害 5 简易升降机 电气联锁装置不全或失灵,致使层 起重伤害 门未关闭而升降机启动伤人。 (1)自制吊索具的设计、制作、检验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有质量保证措施,并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批。 (2)购置的吊索具应经安全认可的合格产品。 (3)吊索具应进行日常保养、检查和检验,定置摆放,有明显的载荷标识,相关资料应存档。 (1)从事起重机械的指挥、司机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资质证书。 (2)吊运前应确认起吊载荷的质量和质心,并确定起升系挂位置,经试吊后方能正式作业。 (3)吊运载荷时,不得从人员和安全通道上方通过。 (4)工作结束后,应将被吊载荷放到地面,吊钩起升到规定位置,切断电源或脱开主离合器。 (5)大件或外形复杂件的吊装要编制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现场要设置专人监护和检查、专人指挥,并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警戒带。 (1)每个层门应设电气联锁装置,当任何一扇门开启时货厢不能启动或继续运行。 (2)下行超速保护装置应采用机械的动作方式,并能使货厢可靠制动和停止。 (3)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运行阻碍保护、限位开关、极限开关、缓冲器等安全保护装置,且灵敏、可靠。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 规程》(LD48) 《简易升降机安 全规程》(GB28755) (二)压力容器和气瓶 (1)泄压装置、显示装置、自动报警装置、联锁装置应完好,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2)用于易燃或毒性程度为极度、 高度危害介质的液位计上应装有防泄漏的保护装置; 盛装易燃和毒性介质的压力容器,安全阀或爆破片的排放口应将排放的介质引至安全地点。 (6)压力容器及其附件应注册,并在检验周期1 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 安全 附件失 效,导致容器内压力增加而引起爆炸。 容器爆炸
内使用。 (1)瓶体漆色、字样应符合《气瓶颜色标志》(GB 7144)的相关规定。 (2)瓶体外观无缺陷,无机械性损伤,无严重腐蚀、灼痕;瓶帽、防震圈等安全附件齐全、完好。 (3)瓶阀与瓶体接连螺纹配备合理,并确保密封可靠。 (4)溶解气体气瓶不允许卧放使用,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应避开放射源。 (5)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不得采用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6)气瓶内气体应留有不小于0.05MPa 的余压。 (7)气瓶瓶口不容许沾有油污;助燃气体和可燃气体气瓶不能混存。 2 工业气瓶的使用 瓶体腐 蚀 或混装,导致瓶内高压气体爆炸,或使用不当导致瓶内容容器爆炸 器爆炸气体急剧膨胀而产生爆炸。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 AQ/T7009)第 4.2.27.4 条 (三)工业管道 (1)输送助燃、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中,少于5枚螺钉连接的法兰应接跨接线,并定期测试。 (2)可能产生超压的管道应当设置安全泄放装置,并确保其灵敏、可靠。 (3)对于TSG D0001-2009 第130条和第 131条规定的管道应分别设置放空阻火器和管道阻火器,并符合相关规定。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 程-工业管道》(TSG D0001)第130/131条 1 管道 的安全防护 管道内流动的易燃易爆介质因火灾 静电作用或超压,导致火灾和爆炸。 其他爆炸
2 管道的敷设和支架 管道敷设位置不合适或支 架不牢 固,导 致管道泄漏时不易发现而容器爆炸 发生爆炸。 (1)架空管道穿过道路、铁路及人行道等的净空高度,以及管架边缘与其他设施的水平距离均应符合相关规定。 (2)B类流体管道不得安装在通风不良的厂房内、室内的吊顶内及建(构)筑物封闭的夹层 内,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构)筑物、生产装置、辅助生产及仓储设施、贮罐区等, 在明沟中不宜敷设密度比环境空气大的 B 类气体管道。 (3)架空管道支撑、吊架应牢固,高度合适
九、公用辅助设备设施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主要依据 岗位负责人 (一)空压机 1 空压机周边环境 空压机产生的高温气体引燃易燃易爆物资而导致火灾和爆炸。 火灾 其他爆炸 (1)空压机周边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周边不得进行喷漆和铝镁磨削等作业。 2 空压机及管道 保 护 装 置、安 全 阀、压力表失灵而导致压力剧增引起 爆 炸,或管道内积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引起爆炸。 其他爆炸 触电 (1)安全阀、压力表定期校验,空压机压力联锁装置完好可靠。 (2)活塞式空压机与储罐间的止回阀、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排空管应完好、有效。连接空压机及其储气罐间的管道应定期清扫,清除管道中残留的积碳。 (3)附属的10KV高压控制柜前应设置高压绝缘垫,高压绝缘用具应定期检测绝缘情况;电器柜应有可靠的PE保护线,且屏护可靠;高压控制系统不得带负荷拉闸。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