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可以说,在关于西湖的吟咏中几乎没有超越苏轼这首诗的。
①这首诗还微妙表达了一个美学原则 ②而且用拟人手法将西湖比作美人 ③人们读了它会对美有更清晰的认识
④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它的丽质都无法掩盖 ⑤诗人不但表现出西湖的形象特征 ⑥美的形式是天然与雕饰的统一
A.⑤④②③①⑥ B.③①⑥⑤②④ C.⑤②④①⑥③ D.③⑥①④⑤② 22.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两只蚂蚁想到墙那边去找食物,第一只蚂蚁顺着往上爬,刚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如此反复了几次。另一只蚂蚁看到这种情况,就绕过墙到了那边。第一只蚂蚁爬过墙时,另一只蚂蚁已将食物吃完了。 A.正确的方法胜于盲目的坚持。 B.忽视方向的选择会误入歧途。 C.取得成功需要摒弃思维定势。 D.汲取他人教训可以少走弯路。
19.(3分)A(B项,搭配不当,“夯实”改为“提升”。 C项,“可以”与“堪”语义重复;不合逻辑,删“逾”或“多”。D项,语序不当。) 20.(3分)D 21.(3分)C 22.(3分)B 23、下列加点词形、音、义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wéi 给予; 必浚其泉源 jùn 疏通 ..B.虑壅蔽 yōng 受蒙蔽; 想谗邪 yé 邪恶 ..C.礼节甚踞 jù 傲慢; 使人遗赵王书 wèi 留给 ..D.相如持其壁睨柱 nì 盯; 相如虽弩 nú 愚笨 ..2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安定太平 .C.均之二策 均:平均 .D.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主持 .2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
B.秦王竟酒 竟:到??终了的时候 .C.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责 .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严肃 .26.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 B.则思正身以黜恶 ..C.且庸人尚羞之 D.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7.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28.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往,到) 是寡人之过也(的)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取消独立性) 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 敢以烦执事 (拿)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表转折) 以乱易整,不武(凭借) ..
C.以其无礼于晋 (它,指代郑国) 共其乏困 (代使者) ..
吾其还也(还是,表商量语气) 失其所与,不知 (自己,自己的) ..D.(秦军)乃还 (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竟然)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你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才) ..29.下列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
A.张良出,要.项伯 B.舍.相如广成传 C.大王必欲急.臣 D.沛公军.霸上 30.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属今为.
之虏矣(被)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语气词) 旦日飨士卒,为.
击破沛公军(替) B.若.入前为寿(你) 仿佛若.有光(好像) 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如果)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不如因.而厚遇之(因此) 相如因.
持璧却立(于是) D.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却)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择善而.
从之(表承接) 31.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对) 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跟,同) 良曰:“长于.
臣。”(在) B.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替,给) 失其所与.
(结交) 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也(和) C.子亦有不利焉.(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 盘盘焉.,囷囷焉.
(语气词,表陈述) D.且.
贰于楚也(并且) 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将) 臣死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却) 32.下列加点的多义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宁许以负.秦曲(违背) 决负.
约不偿城(承担) 秦贪,负.
其强(倚仗) 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信者效其忠(效仿) .
C.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辞别) .D.大礼不辞小让(计较) .卮酒安足辞(推辞) . 朝辞白帝彩云间(告别) .
33.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尽) .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
B.徒见欺(白白地) .徒以吾两人在也( 仅仅) .
C.顾吾念之(本来) .相如顾召赵御使(示意)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
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到?去,往) . 万事如意(顺着,遵从) .
34.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沛公安在? B.求人可使报秦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 C.是寡人之过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与君少长? 35.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C.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3、A 24、C 25、D 26、B 27、D 28、B 29.A 3 0.C 31.B 32.D 3 3. C 34.B 35.C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39题。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
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
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吴使季札出聘。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十七年,王余祭卒,弟余昧立。四年,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余昧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余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王僚十三年,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以兵围楚,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使专诸刺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节) 【注释】①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 3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 义:意动用法,以??为义 .B.君义嗣,谁敢干君 干:触犯、冒犯 .C.徐君已死,尚谁予乎? 予:给予 .D.公子光竟代立为王 竟:竟然 .
37.下列各项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君之所知也 ..
C. 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 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 ..D. 从而归之千馀家 毕礼而归之 ..3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2)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3分) (3)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4分)
39.司马迁在叙事时暗含褒奖季札之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具体内容。(3分)36.D,“竟”,最终。 37.C
①
38.(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2)我当初心里已经答应(把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本心(心意、诺言)呢!(“许”1分,“背”1分,反问句式1分)
(3)我敢怨责谁呢?我只有哀悼死者,侍奉生者,来对待(等待)天命安排。(宾语前置1分;“死、生”词性1分,“事”1分;句意1分)
39.参考答案:屡次礼让王位,坚守仁义(1分);挂剑徐君冢树,诚实守信不欺心(1分):对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为王一事,识大体、顾大局。(1分)。 三、
古诗词鉴赏(11分)
晚泊牛渚 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注释] ①牛渚,古渡口,即现在的采石矶。诗人调官途中经过此地。②咏史指的是东晋时代出身贫寒的袁宏,因善咏史诗而被镇守牛渚的镇西将军谢尚提携发迹的故事。 (1)请列出诗中体现“晚”的时间变化的词。(4分) (2)简析第二联中景物描写的手法。(3分) (3)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1)残霞、戍鼓、灯火、月中。(1点1分)
(2)颔联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1分)的手法,描写了残霞变色、远雁哀鸣的景
色(1分),渲染了一种寂寥、凄清的伤感情调(1分)。
(3)用典。(1分)该联表面上是说当世没有人能咏史,因而不必希望遇到谢尚,实则
借袁宏因咏史而得谢尚提携的故事(1分),抒发自身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伤感(1分),含蓄批判了排斥贤才的社会现实(1分)。 四、默写(5分)
(1)惧满溢,则思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 (3) ,择善而从之。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人间如梦 , 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1~44题。
小镇美丽就幸福
周玉永
①每遇来上海的外地朋友,笑谈之中都说上海好。这能品出朋友对我居住的上海的赞誉,也折射出对我能幸运地拥有上海的羡慕。当然,上海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高楼鳞次栉比,城市设施多属世界一流,从某种角度远眺,酷似香港。可是到了老家苏北小镇,虽看上去跟上海不好比,但也日夜追赶,小镇建设得风情万种,影院、音乐
②
①
4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高二语文阶段性练习教师2024.9.27(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