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教学评价成了检查的摆设;研究性学习只停留在形式上,课堂上表现为“散乱的活跃”,不注重实际效果。 三、 努力方向
成绩让我们倍感欣慰,不足令我们扪心沉思。我认为今后的课改工作,应当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1、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创新,强力解决领导观念守旧,不爱学习的问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时代要求校长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更应是一个勤学习、善钻研的研究型校长。一要强化自身建设,在管理上动脑筋想办法,力求管理创新,提升管理能力,为课改工作奠定坚实根基。二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迈大步走课改新路。三要有忧患意识,要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善于与专家学者交流,经常和师生沟通,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积极构建教师培训平台,着力解决教师素质低的问题。一是要为教师搭建广阔平台,创造性地为教师实践课改作好服务与发展工作。二是继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把教育科研、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人人参研,全员课改的目的。三是立足课堂,强化指导,大胆建模,勇创新路。教师个人要加强自身学习,构建课改教学新模式,提高课改的能力和成效,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3、群策群力,强化“薄弱”,解决课改工作的“瓶颈”问题。一是对校本课程认识缺乏根本的理解和领会;二是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教师进行提高和培养。三是评价问题。对评价的内容,方式大家都要做有效的尝试,就是怎样评价,评价到
什么程度最科学,同时要详细、准确记载各类资料,公平、公正、真实的评价结果。
物理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单位名称:彬县永乐初级中学 姓 名:王春耕
摘 要: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提
出问题能力薄弱已大大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其原因在于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知道怎么教学生提问题;怕浪费时间;认为学生没有这个能力。适应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
一、 现状及原因分析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届学生中难得有几个能主动提问的,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目前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薄弱已大大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不肯、不会提问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
(一)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特别是好学的同学。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同学们耻笑;我讲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问我也不提……
(二)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熏陶,学生已习惯于等着教师告诉答案,缺乏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知道怎么教学生提问题;怕浪费时间;认为学生没有这个能力…… 二、 认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 《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 三、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 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
学生只有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人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从要我问到我要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1、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1)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学重力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2)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出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学生如果不主动学习,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甚至影响个人的成长。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勇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海洋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事业的成功者。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
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出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1)了解学生,分类指导,准确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
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不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敢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2)鼓励为主,耐心引导。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居里夫人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3、教育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对课本进行质疑,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规律并不严密;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有意识让学生纠正;对权威进行质疑,如亚里士多德能撬动地球吗?判断王冠搀假是否属实;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考查什么知识点?……。 (二)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臵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问题有三种:一是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它途径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二是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中得到启发而提出的新问题;三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毫无疑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巩固成果 开拓创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