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闭网内0.5~1米处栽植带刺灌木,以绿篱状形成封闭围,作为高速公路的第二道屏障,几年后金属护网锈蚀更有替代作用。
(1) 技术指标
栽植抗逆性强、易繁殖、易管护、移栽成活率高、成篱封闭状和外姓美观的多年生带刺灌木,两年以上的定植苗;当年存活率达60%以上,经补栽和管理养护,第三年成篱,郁闭度达70%,高度1米以上,4年内形成刺篱植物封闭网。
(2)栽植方式
封闭网内50厘米处开双行沟,沟距30厘米,宽、深各40厘米,沿两沟内侧三角状栽植,株距30厘米,如单行栽植则以5株/米为宜,以利成篱快,封闭早。
5)路堑与、石质坡面立体垂直绿化 (1)绿化的方法
公路堑道,即路基低于地平面,在公路建设中人为形成的行车通道,通道两侧的土质或石砌而成的斜坡面或直立面称路堑。国内外目前主要采取机械绿化和人工绿化。机械绿化是以专用的机械设备,将种子、肥料、营养素和粘结剂混于水中,用高压喷射于土质坡面,以达到绿化目的。此法的特点是快速高效,技术先进,但成本高,局限性大,对50o以上的坡面、年降雨500毫米以下地区成功率低,只适宜在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的地区使用。人工绿化又称点穴绿化,即以穴播种植或栽植适宜的草本或花灌木。此法的特点是成本低,但速度慢,对高路堑坡面绿化有一定的难度。
(2)主要技术指标
在坡比1:3坡度65o以下的路堑土质坡面,翌年的绿化成活率达到70%以上,覆盖率达到80%;坡比1:3以上,坡度75o以上者,成活率达50%,覆盖度达60%。3米以下的石砌路堑坡面,藤本植物上爬或下垂式的立体垂直绿化覆盖率达到60%;3~6米范围内达到40%。
6)立交区景观再造绿化
(1)绿化类型
? 园林式 在高速公路穿越市区、人口密集地区以及旅游线路上广泛
采用,符合高速公路旅游的特点。这种形式以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区为代表,其内部有造型小品点缀,乔、灌、花、草的配套与园林景观类似。
? 古典式 以陕西西宝高速公路为典型代表,全线路10座立交区的
绿化设计和造型结构,大多与当地的历史或名胜有关,以绿化植物组成的抽象变形的图案表达一种内涵和寓意。
? 随意式 结合已有的地形地貌,从环境的统一协调入手,以不同的
绿化方式,适当点缀构成图案,但无一定规则或格式,为一种景观式绿化。我国以这种形式的居多,特点是灵活多样,造型选景简单,就地取材,易于管护,还可以降低绿化成本。
7)服务区、收费站环境绿化
如果说高速公路其他部位的绿化是“行驶中观赏”而服务区、收费站的绿化便是“停车后观赏”,这就决定了这部分只能以园林景观来绿化了。通过空间划分和植物配置,以建筑物为主体,形成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一种风格。其绿色标准是审美性的模糊概念,是欣赏与批评性的标准,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 (1)空间划分
应根据绿化对象的主要功能着手布局。目前国内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和服务区正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例如山东济(南)青(岛)高速公路的济南收费站服务区,占地约15公顷,是集收费、修理、加油、餐饮、娱乐、旅游、住宿和广告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服务区。这种多功能的性质与特点本身就决定了绿化空间的划分原则与标准。首先根据功能划分绿化小区,在小区内依建筑物的位置与风格及交通要求等要素再次划分与分隔,从而达到划分有序、疏密得体、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的现代园林景观的标准。 (2)植物配置
在园林艺术的造园理论上,植物配置从来就是比较复杂的课题,从传统园林艺术带现代园林艺术,是借鉴、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一般在理论原则指
导下,植物按需要配置。总而言之,空间的划分即决定了植物的配置于栽植形式。目前在国内主要是传统园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园林的表现手法,以植物配置为主,并以亭和石的小品及广告点缀,草坪绿地和庭院花坛结合而成。
3.1.2、声屏障工程质量监理
砖体声屏障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3.1.2.1 砌块结构声屏障施工质量监理程序:
承包人施工准备工作完毕 监理批准开工报告 承包人测量放样 监理复核测量资料、控制高程及平面位置 基础开挖验收及地基承载力检查 基础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检查砌体质量,施工工艺符合图纸规定,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承包人自检并提交报验单 监理验收 不合格 返工 合格 签认中间交工证书
3.1.2.2 工程开工报告:
承包人递交开工报开工报告的内容: 1、 填写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申请批复单 2、 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 3、 材料、机械设备、劳力及现场管理人员等项的准备工作 4、 测量放样资料 5、 标准实验和各种材料试验报告 6、 审核无误的施工详图 7、 依据技术规范列明本项目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验频率和方法 8、 施工环境影响及环境达标措施 监理审核开工条件 1. 主要施工技术人员配备及资质,劳力安排 2. 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及配套设施 3. 材料进场及试验结果 4. 施工组织计划、技术方案及工艺 5. 质保体系及安全措施 6. 施工场地,测量放样情况 7. 环境达标的计划措施 签署开工报告 承包人开工 3.1.2.3 质量监理的具体工作及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对工程所需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进行检查与控制。
(1) 工程所用的块材、水泥、沙、钢筋等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
用。
(2) 砼、砂浆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3) 砖采用普通粘土砖,应符合图纸要求。
(4) 吸声砖及消声板的规格、尺寸以及质量符合图纸规定。 (5) 外购材料均应有产品合格证或技术说明书,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抽
检,坚决拒绝不合格材料或产品用于工程。
2.砖体声屏障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 砌筑基础前,应校核基坑放线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 按图纸的要求施工,砌筑前所有用砖应用干净水浸润,使在砌筑
时具有足够的湿度。
(3) 按图纸规定进行基坑开挖,达到规定标高后对地基承栽力进行检
查,符合要求后方可砌筑。
(4) 基础砌筑完成后并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墙身砌筑。 (5) 墙体过长时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沉降缝。 (6) 墙身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砌缝宽度以10mm为宜,墙身
横竖砌缝应填满砂浆,勾缝的外露面所留缝槽深宜为10~15mm,砌浆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
(7) 砌筑墙身应挂线,以保证墙身平整顺直。
(8) 砌筑工作中断时,应进行覆盖,并洒水养生,恢复砌筑时,应先
将已砌部位表面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然后再进行砌筑。
(9) 墙体不得有贯通前后的空洞,砖块之间砌块与柱之间必须密封连
接,砖体与基础地面之间不得有缝隙。
(10)基础施工尽量减少对公路路基的扰动,基础和地梁施工时,超挖
部分必须用同标号砼灌注。
(11)砼及水泥砂浆的标号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12)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b 砌体的转接处与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槎、接槎。
(13)墙上预留临时施工洞口的净宽度不应大于1m,临时施工洞口应
做好补砌。
(14)施工过程中墙体超过2m高应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防止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环境监理细则(4)(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