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对禁欲主义,强调人有权享受和追求现世幸福;(3)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知识;(4)反对封建的贵贱观念,宣扬人生来是平等的。 4.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是:第一,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拥护中央王权;第二,在哲学思想上,崇尚理性原则,要求自我克制;第三,在文学观点上,提倡模仿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要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他们认为,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表现理性,而这种理性是超历史的永恒真理,早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5.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十八世纪在欧洲发生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启蒙主义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优良传统,是一种具有鲜明政治倾向、浓郁战斗气息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6.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有两个流派:一是消极浪漫主义。它以“革新”古典主义的面目出现,但本质上却代表了没落贵族阶级的政治愿望和思想情绪。二是积极浪漫主义。它反应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理想和愿望。他们所塑造的正面形象都是旧世界的叛逆,争取解放被压迫人类的战士。 7.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是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它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黑暗现实,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具有较大的认识作用和艺术鉴赏价值,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较大影响。此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和俄国都有较大影响。
8.无产阶级文学
早期的无产阶级文学主要是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产生于欧洲的英国宪章运动文学、德国和法国的工人诗歌。继而,苏联文学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火中诞生,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丹麦、日本、朝鲜、亚非拉等国家也涌现出一批无产阶级作家。
四、中外文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代表人物 屈原 司马迁 陶渊明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杜牧 李商隐 韩愈 范仲淹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司马光 李清照 陆游 辛弃疾 文天祥 朱熹 关汉卿 王实甫 汤显祖 蒲松龄 吴敬梓 曹雪芹 龚自珍 康有为 梁启超 国籍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年代 楚国 西汉 东晋 唐代 唐代 唐代 唐代 唐代 唐代 唐代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南宋 南宋 南宋 南宋 南宋 元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清代 清代 清代 清代 清代 主要作品 《离骚》、《九歌》、《天问》 《史记》 《归去来辞》 《春晓》 《蜀道难》、《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赋得古原草送别》、《新乐府》、《秦中吟》 《山行》、《泊秦淮》 《无题》、《安定城楼》、《登乐游原》 《师说》、《昌黎先生集》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秋声赋》 《泊船瓜洲》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日喻说》、《水调歌头》、《念奴桥》 《资治通鉴》 《夏日绝句》、《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 《书愤》、《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 《稼轩词》 《过零丁洋》、《正气歌》、《指南录》 《诗集传》、《楚辞集注》、《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 《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 《西厢记》 《牡丹亭》 《促织》、《席方平》、《聊斋文集》 《儒林外史》 《石头记》 《己亥杂诗》、《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 《饮冰室合集》 严复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天演论》 《自嘲》、《野草》、《呐喊》、《彷徨》 《女神》、《银杏》、《蔡文姬》 《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家》、《春》、《秋》 《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龙须沟》、《茶馆》 曹禺 中国 现代 《雷雨》、《日出》 但丁 意大利 欧洲中世纪向文《神曲》 艺复兴过渡时期 拉伯雷 法国 16世纪 《巨人传》 莎士比亚 英国 欧洲文艺复兴时《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威尼斯商人》、期 《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莫里哀 法国 17世纪 《伪君子》、《唐·璜》、《恨世者》 伏尔泰 法国 18世纪 《查弟格》、《老实人》、《天真汉》 歌德 德国 18世纪 《普罗米修斯》、《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雨果 法国 19世纪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司汤达 法国 19世纪 《红与黑》 巴尔扎克 法国 19世纪 《人间喜剧》 莫泊桑 法国 19世纪 《羊脂球》、《项链》 易卜生 挪威 19世纪 《玩偶之家》 安徒生 丹麦 19世纪 《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她是一个废物》 马克·吐温 美国 19世纪 《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 普希金 俄国 19世纪 《叶甫盖尼·奥涅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契诃夫 俄国 19世纪 《梅尔波美娜的故事》、《杂色的故事》、《变色龙》、《套中人》 高尔基 前苏联 20世纪 《海燕》、《童年》、《人间》、《我的大学》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清代 清代 现代 现代 现代 现代 五、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教学实践应用
列宁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的途径。”事实上,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也要遵循这样一个辩证逻辑。进一步说,在艺术作品创作、传播和产生的全过程中,至少包含两条主线:一是创作主线,二是鉴赏主线。创作主线是使真、善、美三者统一,而鉴赏主线正好相反,是使美、善、真三者统一。这也是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基于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应加强美育工作,真正使学生在美育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受力、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情趣。艺术鉴赏包括文学鉴赏、音乐鉴赏、棋类艺术鉴赏、书法艺术鉴赏、绘画艺术鉴赏、舞蹈鉴赏、影视艺术鉴赏、建筑艺术鉴赏等。这些方面都是学校进行美育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
具体来说,学校美育的系统管理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美育,尤其是要处理好其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关系。(2)教师在学校美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特别明确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审美感觉力、审美知觉力、审美注意力、审美记忆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情感力、审美思维力。(3)处理好教学与美育的关系,真正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到实处。(4)创造美的校园环境,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多元文化的陶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当代科技发展
(一)中国当代科技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科学家: 1.“三钱” (1)钱学森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2)钱三强
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3)钱伟长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2.邓稼先
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3.周培源
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4.吴有训
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短波电磁辐射(如X射线,伽玛射线)射入物质而被散射后,除了出现与入射波同样波长的散射外,还出现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散射现象。 5.李四光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探讨了中国的地质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确定中国东部特别是东北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 6.竺可桢
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中国现当代工业科技的发展: 1.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第一颗氢弹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4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4.第一艘核潜艇 1971年第一艘下水。 5.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1975年发射成功。 6.第一台亿次计算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