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第一章绪论
◆[识记]法律文书的概念是什么?[201001单选]
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以及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识记]规范性法律文书是指什么?[201101单选] 规范性法律文书是指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各种法律。 [领会]法律文书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1)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侦查文书 (2)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 (3)法院的诉讼文书 (4)公证文书 (5)仲裁文书 (6)律师实务文书
◆[领会]法律文书依写作和表达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200810简答,200901单选] (1)文字叙述式文书 (2)填空式文书 (3)表格式文书 (4)笔录式文书
1 / 144
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领会]法律文书依文种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201010简答] (1)报告类文书 (2)通知类文书 (3)判决类文书 (4)裁定类文书 (5)决定类文书
◆[领会]法律文书的产生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案:
(1)一定社会中的法律必须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因为法律文书是伴随着法律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实施法律而服务的。
(2)必须具有较为系统的文字工具,因为文书是要用文字来书写的。 题:
◆[识记]我国法律文书历史源远流长,在“秦墓竹简”中出现了哪些笔录的模式?[201010单选]
“秦墓竹简”这些竹简多是与该法官从事的法律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其中的一部分名为“封诊式”的竹简,有不少内容为各种笔录的模式,诸如查封笔录(“封守”),勘验笔录(“经死”、“贼死”、“穴监”)。
◆[领会]清人王以槐在其所著《办案要领》中,对法律文书的写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案:
“八不可”的要求,分别是: (1)供不可文(不通俗) (2)供不可野(粗俗) (3)供不可混(模糊不清) (4)供不可多(不精要)
2 / 144
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5)供不可偏(偏颇) (6)供不可奇(玄虚) (7)供不可假(虚假) (8)供不可忽(疏漏)
[识记]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01001简答] (1)制作的合法性。 (2)形式的程式性。 (3)内容的法定性。 (4)语言的精确性。 (5)使用的实效性。
◆[识记]法律文书制作的前提是什么?
各种法律文书都必须依法制作,这是法律文书制作的前提,也可以说是文书立意的法律依据。 [识记]法律文书程式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200901单选] (1)结构固定化 (2)用语成文化
[识记]法律文书有什么作用?【2012年简答】 (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 (2)进行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 (3)有关法律活动的忠实记录。 (4)综合考核干部的重要尺度。
◆[识记]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
(1)遵循格式,写全事项。
3 / 144
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2)主旨鲜明,阐述精当。 (3)叙事清楚,材料真实。 (4)依法说理,折服有力。 (5)说明情况,简洁明晰。 (6)综合表达,叙议为主。 (7)行文章法,因文而异。 (8)语言精确,朴实庄重。
◆[领会]法律文书按文书体例划分可以分为哪几类? (1)信函式 (2)致送式 (3)宣告式 (4)表格式 (5)实录式
◆[识记]法律文书的主旨包含什么?[201010单选]
法律文书的主旨包含写作一篇文书的目的和该文书的中心意思。 [领会]使用真实的材料把事实叙述的符合客观情况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写清事实基本要素。 (2)关键情节具体叙述。 (3)因果关系交代清楚。 (4)争执焦点抓准记清。 (5)财物数量记叙确切。 (6)叙述事实平实有序。
4 / 144
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7)材料选择真实典型。
◆[识记]法律文书选用事实材料说明案情,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200810单选、201101单选] 答案:
法律文书选用事实材料说明案情,最根本的要求是客观真实。 ◆[识记]主旨和材料在法律文书制作中的关系是什么?[200810单选] 答案:
主旨和材料在文书制作中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领会]法律文书中对理由部分有什么要求? 答案:
(1)列举事实证据确凿。 (2)分析事理以法为据。 (3)据案引法依法论理。 (4)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识记]在法律文书的理由中应论证什么内容?[200910单选] 答案:
(1)认定事实的理由。 (2)适用法律的理由。 题:
◆[领会]引证法律有什么要求? 答案:
(1)引证法律要有针对性,针对案情引用外延较小,恰恰适合于本案的内容。 (2)引用法律凡有条款项的,应引到条下的款或项。
(3)在不影响文字表述的情况下,尽可能引出法律的条文,但应注意条文文义的完整,不能断章取义。
5 / 144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学习笔记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