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4)有关刑事的法律文书中,应先引用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后引用我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
◆[识记]法律文书对语言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
法律文书对语言的运用有很高的要求,即:精练、准确、朴实、庄重。 ◆[领会]法律文书要做到朴实、庄重,需要做到哪些具体要求 ?
(1)表意精确,解释单一。 (2)文字精炼,言简意赅。 (3)文风朴实,格调庄重。 (4)语言规范,语句规整。 (5)褒贬恰切,爱憎分明。
(6)语言诸忌,竭力避免。
◆[识记]法律文书的语体风格是什么?[200910单选] 法律文书的语体风格属于公文语体。 ◆[领会]法律文书在语言运用中有哪些忌讳? (1)忌用方言土语。 (2)忌用流氓黑话。 (3)忌用脏话。
第二章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侦查文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立案、破案文书
6 / 144
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第三节强制措施文书 第四节调查取证文书 第五节延长羁押期限文书 第六节侦查终结文书
第七节补充侦查和复议、复核文书
◆[识记]侦查文书的概念和功用分别是什么?[201001单选]
(1)侦查文书,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和其他依法具有侦查职能的检察机关、海关缉私机关、监狱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依法制作或者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2)侦查文书是侦查活动的产物,是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行使侦查权的主要文字载体,是对侦查活动的真实记载。侦查程序是否合法、有效,案件事实、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法律手续是否完备,都要通过侦查文书反映出来。因此,制作侦查文书对保证严格执法,提高办案质量,研究犯罪活动规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领会]侦查文书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别?
(1)立案、破案文书 (2)律师介入文书 (3)强制措施文书 (4)讯问犯罪嫌疑人文书
(5)调查取证文书(含搜查、扣押类) (6)延长羁押期限文书 (7)侦查终结文书
(8)补充侦查、复议复核文书
◆[识记]侦查文书中当事人的称谓是什么?[200810单选]
侦查文书中当事人的称谓应当是犯罪嫌疑人。
◆[识记]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的概念和功用分别是什么?
7 / 144
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1)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是公安机关在接受公民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2)公安机关对公民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应当及时接受,并填写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它是公安机关受理案件的必经手续。
▲[应用]简述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的项目、内容和写作方法?
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的内容包括文书名称、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报案内容(发案时间、发案地点,简要案情、受害情况、损失物品数量、特征)、领导批示、处理结果和接警单位、接警人员等。 (1)“报案人基本情况”部分:
要写清楚报案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单位、电话、案件来源等。 (2)“移送单位”部分:
是指将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的单位,填写时用全称。 (3)“报案内容”部分:
主要是简要写明发案时间、地点、简要过程、涉案人基本情况、受害情况等。 (4)“领导批示”栏:
是接受案件单位负责人对接受案件处理意见的批示。
(5)公安机关接受案件,经过初查后,是否需要立案,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6)“处理结果”栏:
要写明公安机关根据领导批示对所接受案件的处理结果,即立案侦查,或者不予立案,或者移送其他单位处理。
(7)接警单位、地点:
是指接受公民报案、举报、控告、自首的单位和地点。报警人员、时间由接警民警签名并注明接警的具体时间。
▲[识记]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概念和功用分别是什么?
(1)呈请立案报告书,是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在对接到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立案时制作的报请领导审批决定是否立案侦查的文书。
(2)呈请立案报告书属审批文书,它经县级以上公安负责人批准,便成为制作立案决定书的依据。
◆[应用]简述呈请立案报告书的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
8 / 144
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呈请立案报告书分为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 一、首部。
要写清制作文书的名称。如“呈请对×××杀人案的立案报告书”。 二、正文。
由四部分组成,包括报告导语、接受案件情况、立案根据、立案理由和意见。 1、报告导语。
(1)简要写明案件来源,即案件是怎样发现的,是报案、控告、举报,还是犯罪嫌疑人自首或是其他机关转来的或者是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
(2)写明接受案件后的初查、勘查、访问后获得的证据材料,得出是否有犯罪事实已经发生的结论,然后写明“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接受案件情况。
要根据接受案件的具体情况,扼要写明时间、地点、报案、控告、举报人或犯罪嫌疑人提供的情况以及抓获或者发现的经过。 3、立案根据。
它一般包括现场勘查情况、现场调查访问情况及鉴定结论,收集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以及犯罪造成的后果等。
(1)现场勘查情况。写明现场勘查的基本要求步骤,现场方位、现场状态、现场的变动和各种痕迹、物证的情况以及提取的痕迹、物证数量等。
(2)现场调查访问情况。要把侦查人员深入细致的调查访问所了解和收集的案件情况和证人证言叙述清楚。包括被害人所提供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3)鉴定结论。这部分内容并不要求每份呈请立案报告书都必须具备。鉴定结论主要是指赃物估价、伤情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等,因这些鉴定结论直接关系到案件是否成立。 (4)犯罪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死、伤情况,财物损毁情况等。 4、立案理由和意见。
要说明犯罪事实已经发生,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并提出立案的建议。 (1)说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性质的刑事案件,并且收集到了一定的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已经发生;
9 / 144
使用教材《法律文书写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宁致远2006年
(2)写明行为人的行为已触犯刑律,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3)用程式语“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拟立案侦查”。另起一行写明“妥否,请批示”。 三、尾部。
要写明制作日期和制作单位并加盖公章。
◆[识记]立案决定书的概念和功用分别是什么?[200910简答]
(1)立案决定书,是公安机关对报案、举报、控告、自首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经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的立案决定文书。
(2)立案决定书,是公安机关对接受的刑事案件正式开展侦查活动的合法依据,只有立案之后,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侦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否则,侦查活动就是违法。 ▲[应用]简述立案决定书的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 立案决定书分为正本和存根两联。 一、正本。
正本是公安机关立案的合法凭证,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首部。
包括制作机关名称和文书名称、文书编号三项内容,只需按要求填写文书编号。 2、正文。
填 写内容: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几条之规定”后,需根据不同情况,写明“八十三”或“八十六”。如果是公安机关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 疑人的,或者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填写“八十三”;如果是公民报案、控告、举报、扭送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填写“八十六”。在“条之规定,决定对”之后 填写案件名称。如果已确认了犯罪嫌疑人的,填写犯罪嫌疑人姓名和涉嫌罪名;如果是有组织犯罪的案件,填写首要犯罪嫌疑人姓名与涉嫌罪名;如果涉嫌多个罪名 的,填写主要涉嫌罪名;如果是尚未确定犯罪嫌疑人的案件,以发生或者发现案件的时间、地点和案件的性质确定案件名称,也可以以被害人或单位名称加案件性质 作为案件名称。但案件已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必须以犯罪嫌疑人姓名和涉嫌罪名为案件名称。 3、尾部。
填写制作文书日期,并加盖制作文书的公安机关印章。 二、存根。
10 / 144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学习笔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