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探究(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是低效的。

2.贬低预设的无效生成。

这种认识,在当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仅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而且在一些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有所表现。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形散而且神散,那种所谓生成实质上是“放羊”,是放弃教学的责任、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下一代人的素质。其实,生成的课堂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备课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预设不是为了限制课堂的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更有成效。其实,预设与生成互相依存,互相统一,相得益彰。预设制约生成,生成丰富预设;预设因生成而深刻,生成因预设而精彩。要预防与纠正一褒一贬的片面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加强教师对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励引导作用。既要取两者之长,又要补两者之短,把教与学两个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教与学互动生成的辩证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理应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智慧和激情,充满情趣与活力。

六、课题研究的策略

(一)课前精心预设,注重留白,促进有效生成

没有预设的“放羊式”的课堂,容易产生远离文本、任意生成的局面;旁逸斜出、无谓争辩的局面;陷于一点、纠缠不清的局面;脚

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局面。显然这不是我们追求的有效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并非井水不犯河水或是水火不容,而应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有效的生成。

(二)课中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有效生成

让学生牵着鼻子走的课并不是一堂好课。有效的动态生成式课堂,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反而更应该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课堂的组织与引导,进行有效的生成。具体说就是在处理意外情况时,要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并正确取舍课堂生成,以使课堂生成向积极有效的方向发展,向有利于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向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立足于文本重点、难点,促进有效生成

崔峦老师说:“文本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凭借,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文本,并通过学习文本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生成时,却忽略了文本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研究的内容偏离了文本。这是从一个误区走向了另一个误区。” 有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太阳》一课,学生自主学完太阳的特点后,一位学生在阅读到写太阳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一句时,产生疑问:“太阳离我们这么远,表面温度又这么高,人们是怎么测出来的?”问题一提出来,立刻引起全班的共鸣。教师立即抓住这个全班学生都

感到困惑的生成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生有的进行小组合作,有的查阅自带工具书。自学过后,又进行了小组讨论。结果20分钟过去了,也没有讨论出结果来。

类似这样的疑难问题,与文章的主旨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在这样的问题上大做文章的话,不仅浪费了课堂上的大量宝贵时间,还会影响学生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失”。正如新课标强调的那样:“??要防止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可见只有抓住那些有利于理解文本重点内容的生成,才能更好地深入理解文本。否则会适得其反,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其实,要处理学生提出的上述非重点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这样的问题放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阅读,学生只要找到《十万个为什么》一查,就会明白:太阳的温度是根据光的颜色测出来的。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立足于全体学生需求,促进有效生成

有的教师在关注课堂生成时没有立足于全体学生的需求,这也是不应该的。只要有学生突然提出一个不懂的问题,或是一个有争议的内容,教师不管是全班关注,还是只一两个学生感兴趣,立即如获至宝,抓住这一生成点,又是查资料,又是小组合作,忙碌好久,结果大部分学生兴味索然,一点参与的欲望也没有。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有个学生从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从这部分内容中提出“诸葛亮为什么要笑着说?”这一问题。这个问题仔细分析也能看出诸葛

亮的镇定自若和胸有成竹。在课堂上,教师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时,发现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过几天同一位教师在同一个班级执教《万里长城》一课时,其结果截然不同。课堂实录如下:

生:课文为什么说长城是坚强、刚毅、庄重的,它又不是一个人? (同学们都在座位上点头。)

师: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同学们可以抓住长城的内在形象进行思考,思考时可以想象长城可能遭受的磨难,联系中华民族曾经遭受过的苦难。

(经过一番深深的思索,许多学生侃侃而谈。)

生:长城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吹雨打,屹立在崇山峻岭上,历经几百年而不倒。它是坚强的、刚毅的。

生:我们民族虽然遭受过八国联军的侵袭,遭受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是我们最后都把他们赶出了中国。现在我们还成为了强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中华民族是坚强不屈的、百折不挠的,是不可欺侮的!

生: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任何一个登上长城的人看到长城都会想到咱们的民族是坚强、刚毅、庄重的,所以说长城也是坚强、刚毅、庄重的。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课后进行了抽查询问,原来仅仅是兴趣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对“诸葛亮为什么要笑着说?”这个问题不感兴趣,教师抓住这样的生成点,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无疑是赶鸭子上

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就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思维的火花。而后者刚好相反。由此可见,要让生成更有效就必须抓准全体学生的共鸣点,关注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五)重视课堂评价,促进有效生成

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如何,即时评价起着很大作用,它或者促进有效生成,或者延缓、甚至阻碍有效生成。赞赏或批评,能促进情感的生成;点拨,能促进能力甚至智慧的生成。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找到思路;当学生没有信心时,能重新唤起力量;当个别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转变为全班同学的财富;当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在老师的关注下保持进步并得以发展;当学生自己明白错误,并及时改正;当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所有这些都是有效的课堂生成,都可以借助评价的力量。

应用即时的评价,促进有效的课堂生成,经常可用以下方法: 1. 2. 3.

是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 是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

是用具象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从学生这个层面来看:

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知识迁延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思维活跃,能与教师的课前预设不时碰撞出火花,达到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关于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探究(2)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探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5244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