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4猜想一下:禹一路上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呢?(投影出示情境)
5. 师补充介绍: 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千辛万苦
6.我们一起再来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7.仅仅查看水流和地形就如此艰辛,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谁来读读禹又做了哪些事情? 板块三 感知“治水”之智
随学生读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 这里有有两个带数字的词,分别是——(齐答)九条、九座 老师告诉你们,这里的“九”并不是刚好九个,而是很多很多的意思。那么挖通九条大河就是——挖通了很多很多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就是劈开了——很多很多座大山呀!
2.没有挖土机挖河,没有炸药炸山,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大禹劳动时怎么干的? 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练读。 3.读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了禹的父亲鲧(gǔn),他治了9年的洪水,采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后取得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4.是呀,那咱们把第二小节连起来,再来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过渡:禹治水13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个,请小朋友读一读,然后请读得认真的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大家读得很投入。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故事听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 3.出示: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仔细看填入的词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都是数字) (2)你们知道13年有多长时间吗?四千七百多天哪!如果你是七周岁的禹的儿子,那意味着你还有六年看不到爸爸!你能读出时间的漫长吗?
4.禹真的不想妻子和儿子吗?那为什么到家门口也不进门去看看?谁代表大禹说句话?
5.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真是——大公无私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十三年啦,禹一心一意扑在治水的工作上,终于“洪水被制服了”,看图,看——洪水像听话的孩子,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老百姓
呢?看图(读“安定的日子”。)
2.让我们怀着对大禹的感激之情,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塑了像,你能代表当时的百姓表达一下对大禹的感激之情吗?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像大禹这样的伟大英雄多得数不请,有: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药的神农,射日的后羿??课后,我们多读读这些故事,不知不觉,我们身上也会感染他们的优秀品质,也许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将代代相传。 二、课堂小结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 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
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三、课后作业:
1.课本后所有习题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推荐阅读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16.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创设情境、指导看图、引导交流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词卡,图片。 2.自学课文,了解人物背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
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 (这是扁担) 出示挂图,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1) 边读边画出词语,圈出生字。 (2) 读准生字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 把句子读通顺、连贯,尤其是课文中的长句。 1、学生按要求自渎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把生字带入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1、再次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生评议。 3、全班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生字。 2、指名读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3、分析字型 4、指导书写。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部编版2024年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