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眠不觉晓(3)起重臂下有3股钢丝绳绕在动滑轮和框架上,钢丝绳上的拉力为5 000 N,起重机起吊该汽车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9.(2018·日照中考)如图甲所示,是某打捞船所用起重装置的示意图。在某次打捞作业中,物体在不可伸长的轻绳作用下,从水底以0.5 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动至离开水面高度3 m的位置。此打捞过程中物体受到轻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离开水面后匀速上升3 m的过程中,与电动机连接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2×10 N。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 kg/m,取g=10 N/kg。不计水和空气的阻力。求:
3
3
3
(1)物体的体积及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质量和密度。
(3)水底的深度及水对水底的压强。
(4)物体离开水面后匀速上升3 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
春眠不觉晓
20.(2018·聊城中考)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 kg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
A.大于5 kg C.小于49 N
B.大于49 N D.等于49 N
21.(2018·长春中考)悬挂重物G的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倾斜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若力施加在A点,最小的力为FA;若力施加在B点或C点,最小的力分别为FB、FC,且AB=BO=O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A>G C.FC<G
B.FB=G D.FB>FC
22.(2018·乐山中考)图甲中用力F1水平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F2。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 )
A.总功为W总=F2s B.有用功为W有=Gs C.机械效率为η=
Gs 2F2sD.额外功为W额=2F2s-F1s
7
春眠不觉晓23.(2018·辽阳中考)甲是一款水管扳手钳,用它夹水管时,AOB部分可视为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在乙图中画出: (1)阻力F2的力臂l2;
(2)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24.(2019·东营特色题)东营市借助国家“黄蓝”战略实现经济腾飞,如图所示是东营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起重机的简化图,为了保证起重机吊起重物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0;已知OA=12 m,OB=4 m。用它把质量为3×10 kg、底面积为0.5 m、高为2 m的长方体石墩G从空气中匀速放入水中某一位置,此时石墩完全浸没水中。(g取10 N/kg)
3
2
(1)起吊前,石墩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石墩匀速从地面上吊起,起重机横梁始终保持水平,若起重机横梁自重不计, OA、OB的长度不变,右边的配重m0为多少千克?
(3)当石墩G从空中匀速浸没水中,若配重m0的位置、质量都不变,起重机始终保持水平,OA的长度如何变化?变化多少?
8
春眠不觉晓
参考答案
【夯基过关】
1.B 2.C 3.B 4.C 5.C 6.B 7.C 8.B 9.A 10.B 11.D 12.500 不变 13.> < 14.5 62.5% 15.如图所示
16.如图所示
17.(1)右 杠杆自重 测量力臂 (2)1
(3)寻找普遍规律 (4)一 <
18.解:(1)起吊前事故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1 200 kg×10 N/kg=1.2×104 N,
对地面的压强:
p=FS=1.2×104 N40.16 m
2=7.5×10 Pa。 (2)吊车施救过程中对该车做功:
W=Gh=1.2×104 N×3 m=3.6×104 J。
(3)因为滑轮组有三段绳子,所以s=3h。 起重机起吊该汽车的机械效率:
9
春眠不觉晓W有GhGhG1.2×104 Nη=====×100%=80%。
W总FsF×3h3F3×5 000 N
答:(1)起吊前事故车对地面的压强是7.5×10 Pa; (2)吊车施救过程中对该车做了3.6×10 J的功; (3)起重机起吊该汽车的机械效率是80%。
19.解:(1)由图像可知,物体13 s后开始完全离开水面,此时物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绳子的拉力,即
4
4
G=5×103 N,
在0~10 s内,物体在水中所受绳子的拉力:
F拉=3×103 N,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拉=5×103 N-3×103 N=2×103 N;
由F浮=ρ
液
gV排得物体的体积:
3
2×10 N3
V物=V排===0.2 m。 33
ρ水g1.0×10 kg/m×10N/kg(2)由G=mg得物体的质量:
F浮
G5×103 N2m===5×10 kg; g10 N/kg
由ρ=得物体的密度:
mVm5×102 kg33
ρ物==3=2.5×10 kg/m。
V物0.2 m
(3)由图像可知,物体从开始上升到完全离开水面所用的时间为13 s,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5 m/s,则水底的深度:
h=vt=0.5 m/s×13 s=6.5 m;
水对水底的压强:
p=ρ
水
gh=1.0×103 kg/m3×10 N/kg×6.5 m=6.5×104 Pa。
(4)物体匀速上升3 m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
W有=mgh′=5×102 kg×10 N/kg×3 m=1.5×104 J,
与电动机连接的绳子的拉力做的功:
W总=Fs=F×3h′=2×103 N×3×3 m=1.8×104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1.5×104 Jη==×100%≈83.3 %。
W总1.8×104 J
答:(1)物体的体积为0.2 m;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2×10 N。 (2)物体的质量为5×10 kg;密度为2.5×10 kg/m。
10
2
3
3
3
3
春眠不觉晓(3)水底的深度为6.5 m;水对水底的压强为6.5×104
Pa。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高分夺冠】 20.B 21.C 22.D 23.如图所示
24.解:(1)石墩对地面的压力:
F=G=mg=3×103 kg×10 N/kg=3×104 N,
石墩对地面的压强:
p=FS=3×104 N40.5 m
2=6×10 Pa。 (2)石墩匀速从地面上吊起,所以F4
A=G=3×10 N, 根据FA·AO=FB·BO 可得,右边配重的重力:
GFA×AO3×104 N×12 m4
0=FB=BO=4 m
=9×10 N,
配重质量:
G4m09×10 N3
0=g=10 N/kg
=9×10 kg。
(3)石墩G从空气中匀速浸没水中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最大浮力:F3浮=ρ
水
gV排=1.0×10 kg/m3×10 N/kg×0.5 m2×2 m=1×104 N,
最小拉力:
FA实=G- F浮=3×104 N-1×104 N=2×104 N,
此时AO的长度:
AO′=FB×BOF=9×104 N×4 m4
=18 m, A实2×10 NAO变为AO′,变长了18 m-12 m=6 m。
答:(1)起吊前,石墩对地面的压强为6×104
Pa; (2)右边的配重m0为9×103
kg; (3)OA的长度变长,变化了6 m。
1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东营专版)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习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