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击锤:锤质量1.25kg,落高15cm,锤底直径5cm。 7天平: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lg。 8 台秤: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lg。 13.0.3最小干密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取代表性的烘干试样约1500g,用手搓揉或用橡皮碾在橡皮板上碾散,并拌和均匀。
2将锥形塞杆自漏斗下口穿入,并向上提起,使锥体堵住漏斗管口,一并放入体积1000cm3量简中,使其下端与量筒底相接触。
3称取试样700g,均匀倒入漏斗中,将漏斗与塞杆同时提高,移动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塞杆锥体底面应保持高出土面lcm~2cm,使试样缓慢且均匀分布地落入lOOOcm3量筒中。若试样中不含大于2mm的颗粒时,可取试样400g用500cm3的量筒进行试验。
4试样全部落入量筒后,取出漏斗与锥形塞,用砂面拂平器将砂面拂平,测读砂样体积。
5用手掌或橡皮板堵住量筒口,将量筒倒转并缓缓地转回到原来位置,将土面拂平,重复数次,记下试样在量筒内所占体积的最大值。
6称量精确至lg,体积精确至5cm3。取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较大体积值,计算最小干密度及最大孔隙比。
13.0.4 最大干密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l取代表性的试样约4000g,按13.0.3条1款规定制备试样。 2分三次倒入金属容器进行振击。先取试样600g~800g,倒入1000cm3容器内,其数量应使振击后的体积略大于容器容积的1/3,用振动叉以每分钟各150次~200次的速度敲打容器两侧。并在同一时间内,用击锤于试样表面每分钟锤击30次~60次,直至砂样体积不变为止。锤击时,粗砂可用较少击数,细砂应用较多击数。
3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后两次的装样、振动和锤击。第3次装样时应先在容器口上安装套环。
4最后1次振毕,取下套环,用修土刀齐容器顶面刮去多余试样,称其质量。
5若试样中不含大于2mm的颗粒时,可取试样1000g用250 cm3的金属容器进行试验。
6进行平行试验时,试样不宣重复使用。 7称量精确至1g,体积精确至1cm3。 13.0.5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按下列公式计算土的干密度:
(13.0.5-1)
(13.0.5-2)
式中:
——土的最小干密度, g/cm3; ——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 ——试样干质量,g; ——试样体积最大值,cm; ——金属容器容积,cm3。 2按下列公式计算孔隙比:
3
(13.0.5-3)
(13.0.5-4)
式中:
——土的最大孔隙比;
——土的最小孔隙比; ——水的密度,g/cm3; ——土粒比重。
3按下列公式计算相对密度:
(13.0.5-5)
(13.0.5-6)
式中:
——相对密度;
——天然孔隙比或填土的相应孔隙比;
——天然干密度或填土的相应干密度,g/cm3。
4密度计算值精确至0.01g/cm3,孔隙比和相对密度计算值精确至0.01。 13.0.6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两次试验密度的差值不得大于0.02 g/cm3,取其算术平均值。
13.0.7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13.0.7。
表13.0.7砂的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______ 土粒比重______ 试验______
土样编号______ 金属容器容积______ cm3 计算______
土样说明______ 试验日期______ 校核______
最小干密度 试样 最大干密度 干密度 天然 天然 试样 试样 试样 孔隙 相对 比 密度 编号 质量 体积 干密度 孔隙 质量
g 孔隙 干密度 比 cm3 g/cm3 比 g g/cm3 g/cm3 14 击实试验
14.0.1 本试验方法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5mm的黏性细粒类土,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黏性粗粒类土。 14.0.2轻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2.2kJ/m3,单位面积冲量3kN2S/m2;重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7.9 kJ/m3,单位面积冲量73kN2S/m2。 14.0.3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击实仪:由击实筒、套简、击锤、导筒等组成。击实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4.0.3的规定。
表14.0.3击实仪技术指标
试验 方法 轻型 锤底 直径 mm 锤质量 kg 落高 mm 击实简尺寸 内径 简高 体积 mm Mm cm 3 护简 高度 mm 5l 2.5 305 457 102 116 947.4 50 152 116 2103.9 50 重型 5l 4.5
2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 3筛:孔径5,20mm。
4推土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 14.0.4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干法制备试样时,按5.1.3条要求制备土样。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约20kg~50kg(轻型约20kg、重型约50kg),风干碾碎后过筛(轻型过5mm筛,重型过2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按5.1.4条2~4款的步骤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组试样,相邻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其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
2 采用湿法制备试样时,取天然含水状态的代表性土样20kg~50kg,按本条1款步骤取土,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本条1款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不同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晾干或加水至要求含水率进行制备。 14.0.5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击实仪平稳置于刚性基础上,,击实筒与底座连接好,安装好护筒,在击实简内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称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击实筒内,分层击实。轻型击实试样为2kg~5kg,分3层,每层25击;重型击实试样为4kg~10kg,分5层,每层56击。锤击点应均匀分布在土面上。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后,土面超出试样筒高度应小于6mm。
2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简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部若超出筒外,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的总质量,并计算试样的湿密度。 3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推出,从试样中部取2个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含水率的测定应符合6.1.节烘干法含水率试验的要求。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水利水电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