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2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每题6分,共36分,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2012?天津)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考点】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蛋白质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

B.根据反应SO2+CaOCaSO3解答;

C.明矾溶于水可以形成Al(OH)3胶体,胶体吸附悬浮物质而沉降,起净水作用,是常用的净水剂;

D.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解答】解:A.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灭菌消毒,此浓度杀菌力最强.在75%的酒精作用下,乙醇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故A正确; B.工业上经常在煤中加入氧化钙制成“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

CaSO3,CaO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故B正确;

C.明矾用作废水处理的混凝剂,明矾溶于水可以形成Al(OH)3胶体,胶体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吸附悬浮物质而沉降,起净水作用,是常用的净水剂,明矾没有氧化性也不能吸附颜色,不作漂白剂,故C错误;

D.镍和镧组成的一种合金LaNix是较好的储氢材料,能快速可逆地存储和释放H2,其储氢原理为:镧镍合金吸附H2,H2解离为原子,H储存在其中形成LaNixH6,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的变性、煤的脱硫、明矾的净水、储氢合金等知识,较为综合,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2.(6分)(2012?天津)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 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

【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硅和二氧化硅;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NaHSO4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

B.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硅反应;

1

C.NO2与水反应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N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D.氯气和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能将铁氧化成+3价的铁,氯气和金属铁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铁.

【解答】解:A.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发生SiO2+4HF═SiF4↑+2H2O,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常用此反应在玻璃上刻字;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硅发生2NaOH+SiO2═Na2SiO3+H2O,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玻璃中的SiO2与NaOH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Na2SiO3,会粘住瓶塞,故B错误;

C.NO2与水反应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由NO2中+4价升高为HNO3中+5价,由NO2中+4价降低为NO中+2价,N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C正确;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金属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氯气和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能将铁氧化成+3价的铁,氯气和金属铁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铁,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

FeCl3,故D错误;

+

+

2﹣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考查角度广,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中等. 3.(6分)(2012?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

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 C.

U和

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D.短周期第ⅣA与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 【考点】核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化学键;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A.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基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B.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C.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D..ⅣA(用X表示)与ⅦA(用Y表示)形成的化合物为XY4.

【解答】解:A.乙酸含有一个羧基,丙二酸含有2个羧基,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

B.如 H2O2分子,分子中含有一个O﹣O非极性键,故B错误; C.

U和

U的中子数不同,不是相同的同种核素,故C错误;

D.ⅣA(用X表示)与ⅦA(用Y表示)形成的化合物为XY4,X形成四个键,加上原来的4个电子,最外层共8个电子,每个Y形成一个键,加上原来的7个电子,共8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同系物、极性键、核素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2

4.(6分)(2012?天津)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A.

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

B.

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C.

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D.

﹣1

配制100mL 0.1000mol?L K2Cr2O7溶液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B.苯酚易溶于乙醇; C.碘单质易升华;

D.烧杯用来粗略配制溶液.

【解答】解:A.溴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故A正确; B.苯酚易溶于乙醇,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分离,故B错误; C.加热后,碘单质易升华,剩余的是KI,故C错误;

D.烧杯用来粗略配制溶液,无法精确到0.0001,故D错误. 故选A.

3

【点评】本题考查萃取、分液、物质的分离、溶液的配制等,难度不大,注意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5.(6分)(2012?天津)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增大 C.含1mol KOH的溶液与1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HCO

+

2+

+

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压轴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强酸强碱不一定是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

B、依据沉淀溶解平衡分析,在一定温度下溶度积为常数,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进行;

C、依据化学反应判断生成产物为碳酸氢钾,碳酸氢根离子水解; D、依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计算判断;

【解答】解:A、强酸强碱不一定是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可能酸过量或碱过量,故A错误;

B、加入Na2SO4固体,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进行,钡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

+

C、含1mol KOH的溶液与1mol CO2完全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钾,碳酸氢根离子水解,c(K)

>c(HCO3),故C错误;

++

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依据电荷守恒;c(H)+c(Na)=c(CH3COO﹣﹣﹣﹣++)+c(OH),当c(H)=c(OH)时,c(Na)=c(CH3CO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的溶液酸碱性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盐类水解的应用,溶液中电荷守恒的应用,沉淀溶解平衡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6.(6分)(2012?天津)已知2SO2 (g)+O2 (g)?2SO3 (g);△H=﹣197kJ?mol.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mol SO2和1mol O2;(乙) 1mol SO2和0.5mol O2;(丙) 2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 【考点】等效平衡.

【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恒温恒容,甲与乙起始n(SO2):n(O2)=2:1,甲等效为在乙的基础上增大一倍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甲中转化率增大;丙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得n(SO2)=2mol,n(O2)=1mol,与甲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1

4

【解答】解:恒温恒容,甲与乙起始n(SO2):n(O2)=2:1,甲等效为在乙的基础上增大一倍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转化率增大;丙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得n(SO2)=2mol,n(O2)=1mol,与甲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A、甲与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故压强P甲=P丙,甲等效为在乙的基础上增大一倍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P乙<P甲<2P乙,故P甲=P丙<2P乙,故A错误;

B、甲与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故质量m甲=m丙,甲等效为在乙到达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1mol SO2和0.5mol O2,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SO2转化率增大,m甲>2m乙,故m甲=m丙>2m乙,故B正确;

C、对于甲、乙,SO2、O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SO2)与c(O2)之比为定值2:1,丙为分解反应,丙中c(SO2)与c(O2)之比为2:1,故k甲=k丙=k乙=2,故C错误;

D、甲与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故Q甲+Q丙=197,甲等效为在乙的基础上增大一倍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SO2转化率增大,故Q甲>2Q乙,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与计算、反应热知识、等效平衡等,难度较大,注意构建甲、乙平衡建立的途径,注意理解等效平衡.

二、本卷共4题,共64分. 7.(14分)(2012?天津)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第二周期第ⅥA族 .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HClO4 (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 H2S (写化学式).

(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 O3、Cl2等 (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4)X2M的燃烧热△H=﹣a kJ?mol,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S(g)﹣1

+3O2(g)=2SO2(g)+2H2O(l),△H=﹣2aKJ?mol . (5)ZX的电子式为

;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1

NaH+H2O=NaOH+H2↑ .

(6)熔融状态下,Z的单质和FeG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2Z+FeG2

Fe+2ZG.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Fe+2e=Fe ;充电时, 钠

2+

(写物质名称)电极接电源的负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 β﹣Al2O3 .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在线全文阅读。

2024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5485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