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类思想史上出现过大批魅力四射的哲学家,他们以精湛思想和超人智慧引领时代,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上还没有哪一门学问像哲学这样,使众多思想精英沉醉其中。哲学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魅力?

首先在于“爱智”,是聪明和智慧之学。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哲学起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惊奇。俞吾金先生则认为哲学应该起源于惊奇的惊奇,它对具体科学的惊奇再表示惊奇。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研究哲学首先需要一种问题意识。

哲学还具有独特的本性和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它不以实证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它关注的是具体科学的价值基础。如果具体科学询问的是事实,那么哲学询问的则是价值。具体科学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从已知探求未知,可以用实验手段证实或证伪。具体科学的这种求实本性,要求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这就容易把人挡在门外。哲学的对象则至大无边,是关于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理论思考。它所提供的不是具体的部门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真善美的广阔境界。哲学不需要也不具备实验手段,它所凭借的是知识、理念、玄思及概念、范畴的逻辑推演。这种先天特性使得任何对世界、历史和人生有所感悟的人都可以跨进哲学的门槛。人生在世,波折起伏,不仅要渡过实践的难关,还要反思自己的境遇。不论现实多么严酷,人都祈望有一个舒畅、和美的精神世界。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思想的寓所,是人在精神上求得解脱的希望园地。哲学以其宽广无垠的胸怀,任凭思想驰骋。所以,哲学先天就对人有巨大亲和力,是大众的学问。当年德国制革工人约·狄慈根最早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范畴作为自己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赞扬。哲学的这种开放性和人文性是其魅力的根本所在。

哲学能够拓宽人的视野,开启探求事物一般和本质属性的新境界。人们的日常经验认识面对的是具体问题,追求的是个别事物的特殊本质。经验认识的局限性还表现在经常囿于事物的现象而忽视事物的本质。任何事物都以现象进入人的视野,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认识规律。哲学在本质和现象的矛盾统一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使人的认识插上新的翅膀、跃上新的高度。

哲学具有寻根探源的彻底精神和反思批判的本性。哲学发端于人类对事物本质永不停歇的探求和追问,既不满足于表象的感知,也不停留在经验层面,总是追问现象之后的本质、偶然之中的必然。无论什么事物,一经哲学思维的过滤,就呈现本质性和深刻性。所以,现在除了传统哲学,教育、法律、艺术、管理、经济等学科也纷纷从哲学层面进行研究思考,显示了哲学揭示本质、认识规律的巨大魅力。哲学魅力还表现在它的反思和批判功能上。哲学总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角不断拷问事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其对事物的肯定理解中总是包含否定理解,包含对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种反思和批判的本性让哲学披上了一件永不生锈的铠甲,哲学也因此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生机勃勃的魅力。

此外,哲学本身也充满了困惑,有认识论上的困惑,有方法论上的困惑,有语言表达本身的困惑。正因为困惑,它才充满了活力和魅力。对于真正的思想者来说,一门学问越是深刻,越是难以把握,就越是能激起他的经久不衰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

而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在长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解决哲学中的困惑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需要以超功利的心态来追求真理,而任何浮躁、浮夸的风气都于事无补。 (摘自2015年03月19日《 人民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证明“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在长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的一项是(3分)

A.1781年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奠定了康德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康德为写作此书沉寂了12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最终一击即中。 B.《资本论》为工人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部巨著从动笔到全书出版历经40年时间,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进行思考可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C.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心无旁骛,潜心治学,历经十多年的沉淀,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相联系的道理,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关中学派”的创始人。

D.家道中落的曹雪芹花费了十年心血,“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出目录,分出章回,”写就《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具体科学询问的是事实,而哲学询问的是价值,它在本质上就是对具体学科的惊奇。

B.哲学本身面临的困惑,使之充满了魅力和活力。事实上,越是深刻和难以把握的学问,就越能激起真正的思想者持续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

C.众多的思想精英投身哲学,追问现象之后的本质、偶然之中的必然,超越功利,追求真理,成为时代的思想先锋。

D.所有的事物经过哲学的探求和追问,就显示出本质性和深刻性,突破了经验认识停留于事物表象的局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具体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的务实的特点,使得没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的人难以进入到这这个领域。

B.哲学着眼价值基础,反思批判,追究根源,包容开放,解救痛苦,这使得它成为了其他学科的得以存在的基础。

C.不能对外部世界的现象表示惊奇,不能对世界、历史和人生有所感悟,提出问题,就很难打开哲学的大门。

D.“存在就是合理”“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都是用哲学的眼光在看待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从易,字简夫,泉州晋江人。进士及第,为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推官。王均....盗据成都,连陷绵、汉诸郡,彭人谋杀兵马都监以应之。时从易摄州事,斩其首谋者,召余.党晓以祸福,贳之,众皆呼悦。乃率厉将吏,修严守械,戒其家僮积薪舍后,曰:“吾力不足以守,当死于此。”贼闻其有备,不敢入境。贼平,安抚使王钦若以状闻,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大理寺详断官。迁太常博士,出知邵武军。预修《册府元龟》,改监察御史。真宗...宴近臣崇和殿,召从易预,赋诗称旨。迁侍御史,改刑部员外郎、直史馆、知虔州。会岁大.饥,有持杖盗取民谷者,请一切减死论,凡生者千余人。

天禧中,坐荐别头进士失实,降工部员外郎。以父老,求乡郡。宰相寇准恶其疏己,除吉州,从易因对自言改福州。未行,遭父丧,服除,纠察在京刑狱,出为湖南转运使,徙..

知荆南,擢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又坐尝课校太清楼书字非伪误而从易妄判窜之,.降直史馆。明年复职。在广三年,以清德闻。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

初,景德后,文士以雕靡相尚,一时学者乡之,而从易独守不变。与杨大雅相厚善,皆好古笃行,时朝廷矫文章之弊,故并进二人,以风天下。兼史馆修撰,迁左谏议大夫。命使契丹,以年老,辞不行。又辞职请补郡,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卒。

从易好学强记,为人激直少容,喜别白是非,多面折人,或尤其过,从易终不变。王钦若最善之,尝谓人曰:“数日不见简夫,辄忽忽不怿。”及废居南京,时丁谓方用事,人畏谓,无敢往见钦若者。从易将使湖南,欲过之,遇汴水旱涸,遂告谓曰:“从易愿使湖外者,非独为贫也,亦以王公在宋,故就省之尔。今汴涸,义不可从他道进,幸公许少留。”.谓即大喜曰:“王公之门,独君为知我者。”留权纠察刑狱,从易不敢当,乃听归馆,须汴.通乃行。

时寇准贬道州,谓又谓从易曰:“庐陵之事,可以释憾矣。”从易对曰:“当以故相事之尔。”谓有愧色。其行志多类此。所着《泉山集》二十卷,《中书制稿》五卷,《西清奏议》三卷。 (选自《宋史》) 【注】①杨大雅(965年-1033年),本名侃,因避宋真宗旧名改大雅,字子正。钱塘人。②别头进士:古代贡举考试方式之一。凡礼部试、乡试、漕试等考官和有关官员的子弟、亲戚、门客,应试时必须回避,另派考官别设场屋考试,称“别头试”,中进士的称“别头进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从易摄州事 摄:管辖 .B.召从易预,赋诗称旨 预:参与 .C.故就省之尔 省:反省 .D.乃听归馆 听:听任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3分) ...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 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部分文人是进士出身,如王维,但仍有很多不是,比如李白,杜甫。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狄仁杰就曾在此任职。

C.服除,指守丧期满。古制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丧, 是为丁忧,时间视亲疏而定;丁忧期间不能为官,已为官者则需停职守制。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迁”“拜”也指官职的提升,“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从易为人不计旧恶。宰相寇准憎恶他曾上疏说自己的坏话,后借事将其贬至吉州;后寇准被贬,他却依然像准为宰相时一样对待他。

B.陈从易为官虽清德有闻,但也有贬职或降级的遭遇。一因推荐不当被降职,二因勘校不当被降职,后又被废弃官职,住在南京。

C.陈从易不仅带领得力将吏,修理守械,而且又告诫自己的家仆在屋后堆满柴草,准备与城共存亡,吓退了准备攻城的贼军。

D.陈从易好学强记,参与修订了《龟府元册》,有著作留世;当时文士崇尚的雕琢奢靡之风,并没有使他的文风改变。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杨大雅相厚善,皆好古笃行,时朝廷矫文章之弊,故并进二人,以风天下。(5分)

(2)为人激直少容,喜别白是非,多面折人,或尤其过,从易终不变。(5分) (二)古代诗文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①回塘:曲折的水塘。②别浦:江河的支流入水口。 8、词人在上片中赋予了荷花怎样的特点?请做简要分析。(5分)

9、“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在线全文阅读。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5660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