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
题组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不能在实验室中用实验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规律,而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A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是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故C不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有力的作用,所以B、D正确。 答案 C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在突然运动或突然停止时才有惯性 B.物体的质量越大或速度越大,其惯性也就越大 C.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内的物体,其惯性消失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和运动无关
解析 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是否受力和如何运动无关。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 D
3.(2015~2016诸暨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外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由于惯性会停止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不为零
1
答案 B
4. 冰壶在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 )
B.冰壶的质量 D.冰壶受到的阻力
A.冰壶的速度
C.冰壶受到的推力
解析 由于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来决定,故只有选项B正确。 答案 B
5.(2016·云南昆明模拟)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 室
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 钢材继续向前运动
解析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了驾驶室,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A正确。 答案 A
2
6. 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 D.小车可能向右匀速运动
解析 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①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碗向右洒出。②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于碗向右洒出,故B正确,D错误。 答案 B
题组二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7.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不适用
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适用 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不适用 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适用
解析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所有的力,而且不管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怎样、是否相互接触都适用,例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同样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管接触不接触,都互相吸引,所以A、B、C错误,D正确。 答案 D
8.如图所示,大人很轻松地就能将小孩拉过来,如果用两个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就很容易地显示两个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 )
3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不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解析 所给拉力图象关于t轴对称,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始终相等,A正确,B错误;从图象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同,C错误;图象上两人的拉力一正一负,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D错误。 答案 A
9.如图所示,某人用轻绳拉着小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
B.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一定大小相等
解析 本题考查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拉绳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B错误;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选项C错误;人拉绳的力和车拉绳的力大小相等,而车拉绳的力与绳拉车的力大小相等,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4
10.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3 m跳板上,图中N1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N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
( )
A.N1和N2是一对平衡力
B.N1和N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先有力N1,后有力N2 D.N1和N2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
解析 N1和N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 答案 B
1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人所用绳子相同,甲拉住绳子悬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乙拉住绷紧绳子的中点把绳子拉断了。则
( )
A.绳子对甲的拉力小于甲的重力 B.绳子对甲的拉力大于甲对绳子的拉力
C.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小于乙的重力 D.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解析 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对甲的拉力大小等于甲受到的重力,A错;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绳子对甲的拉力等于甲对绳子的拉力,B错;乙能把绳子拉断,对于具有同样承受能力的绳子,说明乙拉断绳子前的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大于绳子的承受力,而甲拉的绳子能承受甲的重力,甲、乙质量相等,因此乙拉的绳子上的拉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C错,D对。 答案 D
题组三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2.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 成反比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运动定律训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