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B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大部分的能量仍在乳酸等产物中,C错误。 答案:D
24.在野生型酵母菌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相关酶的作用下,显色剂TTC与[H]结合使酵母菌呈现红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TTC不能使其呈现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TC可用来鉴别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 B.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不产生[H]
C.野生型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 D.有氧条件下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不同
吸产物不同,D正确。 答案:B
25.高等植物生命过程中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多种,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测定呼吸作用相对速率时,通常需要避光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主要影响________,进而影响呼吸作用的速率。
(2)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较快呼吸速率的温度称为适宜温度,上图是豌豆幼苗的呼吸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图可知,豌豆幼苗呼吸作用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温度为40℃时,豌豆幼苗呼吸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呼吸作用反应物也会影响呼吸作用,其影响大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释放CO2与吸收O2的比率来表示。若反应物为丙酮酸时释放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X,反应物为葡萄糖时的比值为Y,根据有氧呼吸有关过程,比较X与Y的大小关系是:X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
解析:(1)在光下,绿色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影响呼吸速率的测定。(2)题干中“较长时间维持较快呼吸速率”,结合曲线不难看出30℃符合要求,40℃仅在短时间内呼吸速率较快,不
11
春眠不觉晓符合要求。(3)葡萄糖经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1 mol葡萄糖产生了2 mol丙酮酸和4 mol[H],如果丙酮酸氧化分解,2 mol丙酮酸和1 mol葡萄糖相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相同的,但是由于2 mol丙酮酸比1 mol葡萄糖少了4 mol[H],需要的氧气就少2 mol;用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时,有氧呼吸酶
方程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推算出Y=1;呼吸底物为丙酮酸时,有氧呼吸方程酶
式为2C3H4O3+6H2O+5O2――→6CO2+10H2O+能量,推算出X=1.2,所以X大于Y。
答案:(1)避免光合作用的影响 (呼吸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 (2)30 ℃ 短时间增大,较长时间减小 (3)大于
26.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现设置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且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
(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________,CO2排出细胞外,需要通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其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中A、B、C三点,可知________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_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mmol·L的KNO3溶液作用效果最好。
(3)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过程中能否改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O2排出细胞外,需要通过两层线粒体膜和一层细胞膜,共6层磷脂分子层,CO2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分析图中A、B、C三点,可知A点有氧呼吸速率最快,说明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对甜
12
-1
春眠不觉晓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其中30 mmol·L
-1
的KNO3溶液曲线下降最慢,作用效果最好。(3)
根系缺氧时,不能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因为根无氧呼吸也会产生CO2,对有氧呼吸速率的测定产生干扰。
答案:(1)线粒体基质 6 自由扩散 A (2)减缓 30 (3)不能,因为无氧呼吸也可能会产生CO2
27.图甲是细胞内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图乙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A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产生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
(2)图乙中只完成图甲中生理过程①、②、③的氧浓度是________。图乙中最适合储存水果或蔬菜的氧浓度是________。
(3)氧浓度为b时,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解析:(1)图甲中生理过程①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生理过程②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生理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其产生的能量最多;生理过程④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A物质是丙酮酸,B物质为[H],C物质为乙醇,D物质为乳酸。(2)图乙中氧浓度为a时,该器官没有吸收O2,只有CO2生成,因此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植物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浓度为b和c时,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则植物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c时,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最少,故c是储存水果或蔬菜的最佳氧浓度。(3)氧浓度为b时,O2吸收量为3,则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3,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5,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可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
答案:(1)③ 丙酮酸 乳酸 ③ (2)d c (3)5
28.由于萌发的种子所占体积小,代谢水平高,因此,常用作生物实验材料。下面三个装置以萌发的种子为材料,研究呼吸作用的产物及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春眠不觉晓(1)为排除微生物对实验效果的干扰,常将萌发的种子进行________处理。
(2)为使实验结果科学严谨,应设置对照实验。结合上述三套实验装置,确定实验目的,并确定对照实验的设置情况(将①~⑥补充完整):
装置 甲 乙 丙 实验目的 ① ③ ⑤ 对照实验的设置情况 ② ④ ⑥ (3)增设对照实验后,乙组两个装置中有色液滴如何移动,证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1)为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种子必须进行消毒处理。(2)从三个装置中所给的仪器可以判断出“待观测指标”,再根据待观测指标推断出实验目的,由实验目的确定出对照实验的设置情况。甲装置:温度计→测定萌发种子是否产生热量→根据题目推断出实验目的为“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对照实验应为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死种子”。 乙装置:有色液滴移动情况→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根据题目推断出实验目的为“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NaOH溶液吸收CO2,可更换为不吸收CO2的清水作为对照。丙装置:澄清的石灰水能否变混浊→是否产生CO2→根据题目推断出实验目的为“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对照实验应为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死种子”。(3)乙装置增设对照实验后,在含NaOH溶液的装置中,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都被NaOH溶液吸收,而O2消耗会使装置中气体体积减小,故有色液滴左移。在含清水的装置中进行的有氧呼吸不会引起装置中气体体积变化,但是无氧呼吸会使装置中气体体积变大,故有色液滴右移。 答案:(1)消毒
(3)含NaOH溶液的装置中有色液滴左移,含清水的装置中有色液滴右移。
14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押题专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