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习题解答(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将后式减前式得

ωR1 = (R1βA + R2βB)t,

解得

t??IAIBR1?f(IBR?IAR)2122,

?R1R1?A?R2?B由此可得

t?M2R1?2?g(M2?M1).

??R1R1MA/IA?R2MB/IB

[注意]在此题中,由于A、B两轮不是绕着同一轴转动的,所以不能用角动量守恒

定律.

如果A轮的轮面放在B轮的轮面之上,且两轮共轴,在求解同样的问题时,既可以用转动定律求解,也可以结合角动量守恒定律求解.

当它们之间没有滑动时,角动量为ω`,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得

IAω = (IA+IB)ω`,

因此得

??R1R1?M1gR1R2?M1gR2?1122M1R1M2R222?R12?g?2?gM1/M2?

经过的时间为

t??M2R12?g(M1?M2).

ω` = IAω/(IA + IB).

(1)设R1≦R2,

那么A轮压在B轮上

方法二: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圆轮A所受的摩擦力的力矩大小为

MA = μM1gR1,

其方向与A的角速度方法相反,取角速度的方向为正,根据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可得方程

的面积为

R2 S = πR12, 压强为

p = M1g/S = M1g/πR12.

B A R1 ?t0(?MA)dt?IA?A?IA?,

当A轮在B轮上产生滑动时,在A轮上取一半径为r、对应角为dθ面积元,其面积为

dS = rdθdr, 对B轮的压力为 dN = pdS = prdrdθ, 所受的摩擦力为

A r B dr R1 即 -MAt = IAv/R1 - IAω. (1)

圆轮B所受的摩擦力的力矩大小为

MB = μM1gR2, 其方向与B的角速度方法相同,根据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可得方程

?t0MBdt?IB?B?0,

df = μdN = μprdrdθ,

其方向与半径垂直,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为 dM = rdf = μpr2drdθ, 总力矩为

M?即 MBt = IBv/R2. (2)

由(1)得

IBR1MAt = -IAIBv + IAIBR1ω, (3) 由(2)得

IAR2MBt = IAIBv, (4) (3)式和(4)式相加可得

t?IAIBR1?IBR1MA??02?R1032?prdrd?

?2π?p13R1?23?M1gR1.

这是A轮所受的力矩,也是B轮所受的力

B?IAR2M矩.根据转动定理得B轮的角加速度为

βB = M/IB.

根据转动公式ω` = βBt,得时间为

26

t??`?B?IA?IA?IB?IBMv = ωr,

2??M1R1/221222M1R/2?M2R/22?M1gR1/33M2RR?14?g(M1R?M2R)212222?M2R2/2,

所受的阻力为

df = kv2dS = kω2r2bdr, 阻力产生的力矩为

dM = rdf = kω2r3bdr, 因此合力矩为

M?a0即 t?.

?k?brdr?2314k?ba.

2

24板绕转轴的转动惯量为I = ma/3,其角加速度为

(2)如果R1≧R2,那么A轮压在B轮上的面积为

2

S = πR2,

???MI??3k?ba4m22,

压强为

p = M1g/S = M1g/πR22.

同样在A轮上取一面积元,力矩的积分上限就是R2.总力矩为

M?负号表示角加速度的方向与角速度的方向相反.

由于β = dω/dt,可得转动的微分方程

d?dt??3k?ba4m22?R20?prdr?13R2?322?0d?

?2π?p23?M1gR2,

分离变量得

3kba2由此求得时间就变为

t?3M2R1R2?4?g(M1R?M2R)21222.

积分

4mdt??d??2,

只有当R1 = R2时,两个时间才是相同的:

t?3M2R1?4?g(M1?M2)?3M2R2?4?g(M1?M2)t.

?03kba4m2?0/2dt????0?0/2d??2,

4.10 均质矩形薄板绕竖直边转动,初始角速度为ω0,转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阻力垂直于板面,每一小面积所受阻力的大小与其面积及速度的平方的乘积成正比,比例常数为k.试计算经过多少时间,薄板角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设薄板竖直边长为b,宽为a,薄板质量为m.

[解答]在板上距离转轴为r处取一长度为b,宽度为dr的

O r dS b r a 3kba4m2t?1???01?0,

解得时间为

t?4m3kba?02.

4.11 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并以角速度ω旋转的飞轮(可看作匀质圆盘),在某一瞬间突然有一片质量为m的碎片从轮的边缘上飞出,如图所示.假定碎片脱离飞轮时的瞬时速度方向正好竖直向上.

ω 图4.11

R 面积元,其面积为

图4.10

dS = bdr.

当板的角速度ω时,面积元的速率为

27

(1)问它能上升多高?

(2)求余下部分的角速度、角动量和转动动能.

[解答](1)碎片上抛的初速度为

v0 = ωR,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 – v0 = -2gh, 可得碎片上升的高度为

h = v0/2g =ωR/2g.

(2)余下部分的角速度仍为ω,但是转动惯量只有

I?12MR?mR,

22L?mAvArA?mBvBrB mAmBmA?mB?m·s). r(vA?vB)= 630(kg·

2-1

22

(2)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得

L = (IA + IB)ω, 其中IA和IB分别是两绕质心的转动惯量

22

IA = mArA和IB = mBrB. 角速度为

ω = L/(IA + IB) = 8.67(rad·s). (3)两人拉手前的总动能就是平动动能

Ek1?1212mAvA?2222

-1

所以角动量为

L = Iω = R2(M/2 – m)ω.

转动动能为

Ek?12I?212mBvB= 2730(J);

2?1M22(?m)?R. 22拉手后的总动能是绕质心的转动动能:

Ek2?IA??212

4.12 两滑冰运动员,在相距1.5m的两平行线上相向而行,两人质量分别为mA = 60kg,mB = 70kg,它们速率分别为vA = 7m·s,vB = 6m·s,当两者最接近时,便函拉起手来,开始绕质心作圆周运动,并保持二者的距离为1.5m.求该瞬时:

(1)系统对通过质心的竖直轴的总角动量;

(2)系统的角速度; (3)两人拉手前、后的总动能.这一过程中能量是否守恒?

mA vA r rA rB vB mB -1

-1

IB?= 2730(J),

2可见:这一过程能量是守恒的.

[讨论](1)角速度.根据上面的推导过程可得两人绕质心的总转动惯量为

I?mArA?mBrB?22mAmBmA?mB2r(rA?rB)

?mAmBmA?mBLIr,

角速度为

???vA?vBr

可见:角速度与两人的质量无关,只与它们的相对速度和平行线的距离有关.此题可由已知条件直接算得角速度为

ω = 8.67(rad·s-1).

(2)损失的总能量.两人的转动动能为

Ek2?12(IA?IB)?

2[解答]

(1)设质心距A的平行线为rA,距B的平行线为rB,则有

rA + rB = r, 根据质心的概念可得

mArA = mBrB,

解方程组得

rA?mBmA?mBr,rB?mAmA?mB?r.

1mAmB2mA?mB(vA?vB),

2因此动能的变化量为

ΓEk = Ek2 – Ek1

两运动员绕质心的角动量的方向相同,他们的总角动量为

28

?1mAmB(vA?vB)?(mv?mv)

2mA?mB22212AA1者,其动能就减少,原来动量值小者,其动

2BB简化得

?Ek??(mAvA?mBvB)2(mA?mB)2,

负号表示能量减少.可见:如果mAvA≠mBvB,则ΓEk≠0,即:有能量损失.在本题中,由于mAvA = mBvB,即:两人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能量是守恒的.

(3)一个人的能量变化.A的转动动能为

EkA2?12IA?2能就增加.只能当两人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两者拉手后动能都不发生变化.在此题中,由于Γp = 0,所以两人的动能都没有变

l/4 O 化.

l/4 可以证明:他们总动

l v0 能的变化量等于他们各人

动能变化量之和

ΓEk = ΓEkA +Γ

EkB.

图4.13

4.13.一均匀细棒长为l,质量为m,以与棒长方向相垂直的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内平动时,与前方一固定的光滑支点O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点位于离棒中心一

?122mArA?

222?1mAmB22(mA?mB)(vA?vB),

A的动能的变化量为

ΓEkA = EkA2 – EkA1

2方l/4处,如图所示,求棒在碰撞后的瞬时绕过O点垂直于棒所在平面的轴转动的角速度ω0.

[解答]以O点为转动轴,棒的质心到轴的距离为l/4,在碰撞之前,棒做平动,其

?1mAmB22(mA?mB)(vA?vB)?212mAvA

2?mA(mBvB?mAvA)(mAvA?mBvB?2mBvA)2(mA?mB)ΓEkB

2,

质量集中在质心,对转轴O的角动量为mv0l/4.在碰撞之后瞬间,棒绕O点的角动量为Iω0,其中I为棒绕O点的转动惯量.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l/4 = Iω0,

棒绕质心的转动惯量为

Ic = ml2/12,

根据平行轴定理,棒绕O点的转动惯量为

同理可得B的动能的变化量为

?mB(mAvA?mBvB)(mAvA?mBvB?2mAvB)2(mA?mB)2.

I?Ic?md

2可见:两人的动能的增减取决于他们的初始动量之差的符号

Γp = mBvB – mAvA.

当Γp > 0时,拉手后A增加动能,B减少动能;当Γp < 0时,拉手后A减少动能,B增加动能.就是说:在拉手后,原来动量值大

?112ml?m(214l)?2748ml.

2所以角速度为

?0?14Imv0l?12v07l.

29

第五章 狭义相对论

P140.

5.1 地球虽有自转,但仍可看成一较好的惯性参考系,设在地球赤道和地球某一极(例如南极)上分别放置两个性质完全相同的钟,且这两只钟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天便存在.如果地球从形成到现在是50亿年,请问那两只钟指示的时间差是多少?

[解答]地球的半径约为

R = 6400千米 = 6.4×10(m),

自转一圈的时间是 T = 24×60×60(s) = 8.64×104(s), 赤道上钟的线速度为

v = 2πR/T = 4.652×102(m·s-1). 将地球看成一个良好的参考系,在南极

上看赤道上的钟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赤道上看南极的钟做反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南极和赤道上的钟分别用A和B表示,南极参考系取为S,赤道参考系取为S`.A钟指示S系中的本征时,同时指示了B钟的运动时间,因此又指示S`系的运动时.同理,B钟指示S`系中的本征时,同时指示了A钟的反向运动时间,因此又指示S系的运动时. 方法一:以S系为准.在S系中,A钟指示B钟的运动时间,即运动时

Γt=50×108×365×24×60×60=1.5768×1016(s). B钟在S`中的位置不变的,指示着自己的本征时Γt`.A钟的运动时Γt和B钟的本征时Γt`之间的关系为

?t??t`1?(v/c)2Γt`=50×10×365×24×60×60=1.5768×10(s). A钟在S中的位置不变的,指示着自己的本征时Γt.B钟的运动时Γt`和A钟的本征时Γt之间的关系为

?t`??t1?(v/c)2816

可求得A钟的本征时为

6

?t??t`1?(v/c)?[1?21v2 ()]?t`,

2c5

因此时间差为 ?t`??t?(1v2c2)?t=1.898×`10(s).

在赤道上看,南极上的钟变慢了.

[注意]解此题时,先要确定参考系,还要确定运动时和本征时,才能正确引用公式.

有人直接应用公式计算时间差

?t??t`??t`1?(v/c)?[1?2??t`

1v21v2()]?t`??t`?()?t`, 2c2c由于地球速度远小于光速,所以计算结果差不多,但是关系没有搞清.从公式可知:此

人以S系为准来对比两钟的时间,Γt`是B钟的本征时,Γt是A钟的运动时,而题中的本征时是未知的.

也有人用下面公式计算时间差,也是同

样的问题.

?t`??t??t1?(v/c)2可求得B钟的本征时为

1v2?t`??t1?(v/c)?[1?()]?t,

2c2??t

因此时间差为

1v2?t??t`?()2c5

?t=1.898×10(s).

?[1?1v21v2()]?t??t?()?t 2c2c

5.2 一个“光钟”由两个相距为L0的平面镜A和B构成,对于这个光钟为静止的参考系来说,一个“滴答”的时间是光从镜面A到镜面B再回到原处的时间,其值为

在南极上看,赤道上的钟变慢了.

方法二:以S`系为准.在S`系中,B钟指示A钟的反向运动时间,即运动时

3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大学物理习题解答(6)在线全文阅读。

大学物理习题解答(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5838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