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图可知,杠杆的支点为O,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L.如图所示:
(2)过物体A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并标出符号G,如图所示: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2)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力臂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力臂的概念,找出支点和力的作用线.从而正确地画出力臂.
(3)本题考查重力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0.(1)甲物体的长度为1.40cm. (2)乙中电压表示数为9v.
【考点】长度的测量;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读取电压表示数时,首先要明确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度线相垂直. 【解答】解: 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mm的下一位;物体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5.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40cm﹣4.00cm=1.40cm.
(2)电压表选择的是0~15V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5V,此时的示数为9V. 故答案为:(1)1.40;(2)9.
【点评】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21.王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沸腾”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固定B(选填“A”或“B”)的位置. (2)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记录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时间1 2 3 4 5 6 7 8 … /min 温度/℃ 90 92 94 99998 98 … 6 8 8 (3)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分析图象可知:当大气压<(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
(4)B、C组同学得到图乙b、c两种不同图象,b、c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5)图丁中a是水沸腾时的图象.
(6)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是液化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在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从下向上进行调节;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即可作出水沸腾的图象;
(3)水的沸腾过程吸热热量,温度不变;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
(4)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可能是水的初温不同.
(5)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6)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作出水沸腾的图象;
(3)由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沸点是98℃;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所以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4)如乙图,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两个小组水初温相同,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5)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6)烧杯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漂浮在空气中,所以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 故答案为:(1)B;(2)见上图;(3)<;(4)质量;(5)a;(6)液化.
【点评】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热学中重要的实验,一般考查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沸点、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沸腾的条件、沸腾的特点、加热时间比较长的原因、器材、水沸腾的图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等等,要注意积累学习经验.
22.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a导体的长度有关、b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c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2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连接电路是开关应断开(“闭合”或“断开”),连接好电路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电阻丝,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a,应该选用编号AB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b,应该选用编号AC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4)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图甲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材料有关.
(5)为了进一步探究电阻是否受温度的影响,按图2所示.接通电路后,用酒精灯给电阻丝缓慢加热,观察加热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发现示数变小了,由此现象可得出结论: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丝的电阻增大.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判断导体电阻大小.
(2)(3)(4)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在研究电阻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
(5)根据实验现象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再根据R=即可分析出电阻随温度升高如何变化. 【解答】解:
(1)为避免误操作引起短路现象,连接电路时要求开关断开;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可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要验证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控制导体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A、B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3)要验证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导体材料与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A、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4)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于此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但材料不同,因此可得到的结论: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材料有关.
(5)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减小,
电源电压不变,由R=可得,电阻丝的电阻变大;故此实验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丝的电阻增大. 故答案为:(1)断开;电流表的示数;(2)AB;(3)AC;(4)长度;材料;(5)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丝的电阻增大. 【点评】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电阻大小的变化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体现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23.如图所示,用“伏安法则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
(1)在图中,已完成了一部分的电路连接,请你继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右端.(填“左”或“右”)
(3)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2.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2A,由此得出灯泡的电阻R=10Ω.
(4)小方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短路.
(5)小方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值,计算出电阻,发现三次测量的电阻不相同,你认为原因是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本实验中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灯泡应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由此连接实物;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最大值处;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示数,由I=计算此时灯泡电阻;
(4)电路故障有两种:断路或短路.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灯泡不亮,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说明灯泡处短路. (5)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1)伏安法则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灯泡应串联,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因为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即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应使用0﹣3V量程.如图所示:
;
(2)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最大值右端;
(3)由图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0.02A,所以电压表示数为2.2V,电流表示数为0.22A,
由I=可得此时灯泡电阻: R==
=10Ω;
(4)电路连接无误,接确良好.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说明电路不是断路而是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短路,灯不亮说明灯泡短路了; (5)因为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灯泡两端电压不同时,实际功率不同,温度不同,所以三次测量的灯泡电阻不相同. 故答案为:(1)见上图;(2)右;(3)0.22;10;(4)灯泡短路;(5)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连接、电表读数、求电阻、电路故障分析等,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都是基础题目,也是常考的内容,要熟练的掌握.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24.2018年9月3日,举世曙目的中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前举行;如图是此次参加阅兵式的ZTZ﹣96A型主战坦克(简称:96A),是96式坦克最新改进型;其设计质量为43t,最高时速为60km/h,履带的总受力面积为4m2求: (1)坦克对地面的压力?
(2)坦克行驶是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坦克以最高时速行驶45min的路程是多少km?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解析)(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