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简介(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春秋战国时期,定州市区域属鲜虞国。后鲜虞国改称中山国。周敬王年间(公元前515年—前489年),中山被晋国所灭,不久复国后迁都于顾,即今定州。中山强盛时期,疆域约五百里。《水经注》载:“唐亦中山城也,为武公之国,周同姓,周之衰也,国有赤狄之难,齐桓公霸诸侯,疆理邑土,遣管仲攘戎狄,筑城固之”。所以,定州城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管仲城。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封皇子刘胜为中山靖王,定州时称卢奴,为中山国都,领有14县。东晋时,后燕慕容垂在中山称帝,设中山尹,改卢奴为弗违,领有8县。定州市境域包括弗违、魏昌、安熹三县之地。隆安元年,拓跋珪攻克中山,置安州。隆安四年,将安州改为定州。唐代,定州设总管府、大总管府,管辖范围曾达32个州。宋代,定州地处宋辽边陲,统管河北西路。清为直隶州。民国初废州为县。抗日战争时期,定县曾分为定南、定北两县。后定北县又分为定唐、望定二县。日本投降后,恢复定北县。1947年,建立定县市,定南、定北县合并为定县。翌年,定县市并入定县。曾是冀中九专署和定县专区驻地。1958年,定县、曲阳合并为定县,1961年分开。1986年,定县撤县设定州市。 市区古今

据现有考古资料证明,公元前6000年时,定州城区一带已经有许多聚落址,至公元前2361年尧受封为唐侯,今天定州唐河两岸就是尧的封地,城北的唐城村就是唐侯的故城。这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定州一带已经人口较多,开发较早,为建立城市积聚了人口的条件。有文字记载的定州城始建见于《水经注》:“周襄王郑四年(公元前648年),戎、狄合谋伐周,齐桓公遣管仲平戎于周,管仲筑城以固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封其子刘胜为中山靖王,领周围十四个县,定州市城区为中山国都。《水经注》记载:“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中山靖王刘胜以卢奴为国治,城内建台、殿、观、榭,皆上国之制。中山简王刘焉筑两宫,开四门,穿北城以石建暗渠,沟通唐河与卢奴水,建鱼池钓台戏马之观。”刘胜时以旧有的城市建筑为基础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为其统治服务,也使定州城的

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简王刘焉时,穿北城以石建暗渠引唐河水为城市所用,说明当时的城市建设已经注意到了供排水设施建设,这在北方城市建设中不失为创举。

南北朝时期定州成为北方的佛教中心,七帝寺等佛教建筑的兴建丰富了定州的城市建设。后赵建武七年(公元341年),北中郎将筑小城,立宫殿。后燕建兴元年(公元386年) 慕容垂称帝于中山,设中山尹,大造宫室,小城之南筑隔城,为太子宝建承华观。后燕慕容宝永康二年(397年) 北魏鲜卑人拓跋珪率军攻陷中山,在汉旧基上将城池修建完固。

唐宋时期,定州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快速发展时期。唐时兴建了文庙。宋时建设了开元寺塔和众春园。开元塔自始建至完成,历时五十年,工程浩大。众春园当时“潴水为塘,广百余亩,植柳万株,亭榭花草之盛冠于北垂”。元时建设了大道观和清真寺。

明清时期是定州城的定形时期。明洪武元年(1368年),都督平安展筑城墙,周长26里余 1 3步,高3丈,四门各建月城,上有门楼,各有重门,四面异其制,周遭盘折,上可容数千人。景泰二年(1451年),镇守都指挥吴玉主持修葺。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州裴泰、守备胡英、张永忠、胡永昌主持重修 ,城上泠铺共160个 。嘉靖元年(1522年) 州牧倪玑匾其门, 东曰“博陵”,西曰“平镇”,南曰“永安”,北曰“定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州牧宋子质主持修复东、南、北三面城墙及四城楼,腾骧卫指挥胡进忠承修西面城墙,历五个月完工。万历四十七年,州牧沈庭英主持随处修补并匾其门,北曰“瞻宸”,南曰“迎泰”,西曰“望恒”,东曰“观海”。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秦镜奉旨修复城池,南门西至西南角楼由忠顺营承修,余由州官承修,自康熙二十四年九月至翌年四月二十日竣工,共修城垛1500余丈,修葺城楼三座,补建北城楼一座。嘉庆十五年(1810年)州牧薛学诗重修南北二门。道光初年,州牧袁俊重修东西二门。光绪十年(1884年)知州陈庆泸重修南北二门。

这一时期,还对始建于唐代的衙署进行了多次改建和增修,建成了更为完善的衙署。南为更楼,下为大门,进为仪门,左右角门,西为监狱,东为同知公署,

傍吏、户、礼等房15间,西傍兵、刑、工等房15间。中为甬道,道上戒石亭,北为露台,为大堂暖阁。后穿堂三楹(即玉壶堂),东为客厅(即拜笏堂),西为花园(又称中山后圃),后为聚胜楼。1738年,建贡院。咸丰年间,建王灏庄园。至清末,一个城墙完固,衙署、贡院、文庙、寺观、园林等公用设施齐备的定州城呈现于华北平原。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定州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到2006年,定州市城区面积28.5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1.3万人,供水管道76公里,用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41.31%,城市绿化实现了街道与游园结合,基本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化覆盖面积204公顷。城区道路形成“两环、七横、九纵”的道路框架。两环,内环即自来佛街、中兴路、博陵街、兴定路,外环即东环路、新107国道、西环路、北外环路。七横为北外环路、北环路、兴定路、兴华路、中山路、中兴路、南环路。九纵为西环路、胜利大街、博陵街、明月街、建设街、清风街、中心街、自来佛街、东环路。市区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心三片”,“一心”指的是城市行政中心,“三片”指的是铁西片区、老城片区和规划期内的新城片区。“铁西片区”是定州市产业集中布置的区域,以传统产业、制造业以及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老城片区”既是定州市行政办公及商务中心所在,也是定州市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新城片区”是定州市未来文化教育、体育中心以及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 地名特征

命名特点 定州境内地名大都具有显著特征,内涵丰富,多以近水而居,逐步扩展。有的以自然地理命名,如西岗、东岗、西建阳、东建阳、北古山、南古山、小湥河、大湥河、中流、渠头、东马头、西马头、泉邱等;有的以姓氏得名,如侯家店、贾村、甄村、韩家洼、姜钮店、王沿士、黄家营、尹家庄、陈庄子、胡家佐等;有的以历史事件得名,如鸡鸣台、廉台、油味、陵南、陵北、花张蒙等;有的以历史人物命名,如翟城、留宿、王莽、子位、怀德等;有的以风

俗习惯雅化得名,如高就、留春、斧头庄、安家庄、东旺、北旺、仁义村、南太平庄、益和庄、明月店、燕家庄等 。

据对全市486个村考证统计,建村1000年以上的有93个,如七级、邢邑、花张蒙、廉台、翟城、东亭、清风店、西阳暮等;1000年以下500年以上的有231个,如半壁店、水磨屯、阜头庄、南齐、元光、沟里、留早、高就等;500年以下100年以上的有71个,如韩庄、良村庄、叮咛村、石板、鹿家庄、总司屯等。

发音特点 定州方言属于官话中冀鲁官话的保唐片,地区性差别比较复杂,相隔三里五里的村子,说话语音就有不同。在定州方言中,一些地名用字也有特殊读音。地名中的“堡”字读作“bu”,如七堡、东内堡、北内堡等。“疃”字在特定的地名中有两种读音,一是读作“tán”,如北疃、南疃等;一是读作“cuán”,如大堡自疃、东落家疃、十家疃等。“念”字读作“niǎn”,如东念自疃、西念自疃等。“蒙”字读作“mu”,如花张蒙、寺张蒙、张蒙屯等。“建”字读作“jiè”,如东建阳、西建阳等。“宿”字读作“xǔ”,如留宿、北王宿、南北宿、宿家佐等。“鹿”字读作“luò”,如大鹿庄、北鹿庄、鹿家庄等。

文物遗存

定州遗留有丰富的文物古迹。清时,定州有“八景”之说,即开元寺塔、众春园庶、雪浪寒斋、中山后圃、平山胜迹、西溪玩月、唐水秋风、续阅古堂。现在定州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塔、定州贡院、汉中山王墓、静志寺塔基地宫、净众院塔基地宫、大道观玉皇殿、晏阳初旧居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南城门、清真寺、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庙等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54处,其中王灏庄园、汉关夫子风雨竹、乾隆御碑、王维阴阳竹、雪浪石、东坡双槐、白果树、八角井等最负盛名和特色。馆藏文物5万余件,已鉴定出的国宝级文物3件,国家一级文物82件,国家二级文物182件。馆藏古籍旧志2.8万余册。 馆藏文物

竹简(西汉) 出土于八角郎汉墓。从竹简中整理出《论语》、《儒家者言》、《太公》、《文子》、《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哀公问五义》、《保傅传》、《日书·占卜》等文,但已残缺不全。其中《论语》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抄本,初步整理认定是《论语》的汉简620枚,残简居多。这部《论语》虽是残本,但它是公元前55 年以前的本子,不仅各篇的分章与今本多有不同,在文字上同今本的差异就达700多处。在它不同章节不同词句不同文字中,仍保留有古代语言文字的一些现象,其特异之处是研究儒家学说和古代文字演变的新材料。《太公》比今天见到的有关太公书的内容丰富得多,对研究太公的著作和思想价值很大。《文子》一书的发现,纠正了很长时间以来学术界认为是后人伪作的说法,平反了这一历史的冤假错案。《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记载了六安国缪王刘定于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到长安途中生活和入朝过程中的各次活动,其中对朝谒庆赏等活动的记述,对了解封建贵族的礼仪生活有重要价值。《起居记》还详细记述了沿途地名、相隔距离数,是研究古代地理的重要资料。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东汉) 通高16.9厘米,长15.6厘米,宽6.5厘米,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两侧以双胜为支架,双胜主体纹饰为透雕青龙、白虎纹;中间两屏片略呈半月形,两端有榫插入架内,透雕人物鸟兽纹饰。上屏片正中为“西王母”,分发高髻,凭几端坐,旁有朱雀、狐狸、三足乌等;下屏片正中为“东王公”,发后梳,凭几而坐,旁有侍者及熊、玄武等。其纹饰形象地反映了汉代人的神仙崇拜思想。整个玉座屏雕工精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宝级文物。

二龙衔环谷纹玉璧(东汉) 通高30.5厘米,直径24.4厘米,厚1.1厘米。玉璧体型硕大,用青玉雕制。玉质半透明,表面有温润、明亮的光泽,局部沁蚀处泛红褐色。璧之内、外边缘为素面宽带,肉面饰规整的谷纹。上部透雕二龙衔环钮,两侧各透雕一龙为耳,以阴刻线勾勒龙口、鼻、眼、耳及足爪。龙的姿态各不相同。此璧做工精良,玲珑剔透,雍容典雅,为死者生前地位、财富的象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定州简介(2)在线全文阅读。

定州简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6074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