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数学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 8 8 72 2、学习有余数除法。

(1)如果请你用14根小棒像前面一样搭正方形,你能搭几个? 学生操作,请1人到投影仪上搭。

交流:你搭了几个正方形,还多几根。这几根放在哪里?(旁边) 如果把你搭的过程用算式表示的话,怎么写?请你写在草稿本上。 (2)展示算式:

14÷4=3(个),你有什么问题? 还多出3根,到哪里去了?如果要等于3,算式怎么改?

14÷4=3(个)??2(根)谁看懂了?为什么还多了六个点?还多了1个2,你知道这个2表示什么吗?叫什么呢?

这个多出来的数,老师告诉大家,这个数叫做余数,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3)比较:有余数除法的笔算与整除除法笔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尝试练习

①每个学生拿出18根小棒,每堆放5根,摆完后,教师提问,每堆几根?还剩下几根?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②请同学们笔算做一做的题目,把一位同学的试题用投影仪展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全班集体讲评。

三、练习

1、书本51页做一做

2、练习十二1、2,独立列式计算,再摆一摆验证结果。 3、课堂作业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让学

生先动手摆,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里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节课教学有余数除法,分四步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分小棒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余数”。 (1)让学生分一分小棒。10根小棒,每人两根,可以分给几个人。

(2)小组合作将10根小棒每人分3根、4根、5根、六根。通过这个坏节,让学生有了“分剩下的就是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3)揭示课题。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

“数学课堂是一个小型的共同体,因此应当成为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数学思想的场所”。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学会各抒己见,敢想、敢说、敢问;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明确地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我设计了两道互为矛盾的讨论题:11÷5=1??6,12÷4=2??4是对还是错的问题,主要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余数比除数大”和“余数和除数一样大”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学,这样,充分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各抒己见,在讨论、探究中巩固“余数要比除数小”,进一步来突破难点。

一堂课下来,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达到了,但是课堂预设只是想像中的课堂,在真实的课堂中由于学生的真实生成和老师的真实反应,使得课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去思考的问题。例如,在讨论题:11÷5=1??6,12÷4=2??4是对还是错时,我只让学生直接口头讨论说出理由,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如果对于部分理解题意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能够动手摆一摆学具来验证(11÷5=1??6,余数6中还能分出一个5;12÷4=2??4余数4中还包含一个4,能正好分完),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样就更直观、形象,效果会更好。

当我上完每一节课,仔细想想,就像现在这样把它们都一一记录下来,成功的以及失败的,那都将是自己积累的一笔巨大地财富。

第二课 探索余数和除数规律

教学内容:例 3一课时及练习十二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列竖式计算

12÷3= 14÷3= 25÷5= 27÷5= 二、摆一摆

同桌合作,利用小棒来摆正方形,并填写表格

小棒的根数 摆成的正方形个数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2 余下的小棒根数 算式 0 1 8÷4=2(个) 8÷4=2(个)??1(根)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生归纳出: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若任意抓一把小棒,来摆正方形,猜一猜余下的可能是几根?为什么? 三、练习 1、53页第3题。 2、53第四题。 3、52页做一做。

4、解决问题:一位老爷爷得了高血压病,要长期吃药,药瓶的标签上写着共50片,

医生嘱咐老爷爷每天吃6片,老爷爷有事要外出9天,请你帮他算一算,他带一瓶药够吃吗?

四、发展性练习

反思与小结:

第三课 有余数除法练习

练习内容:教材练习十二5、6、7、8题

练习目标: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过程:

1.看谁能很快说出( )里最大能填几? ( )×5<6 ( )×6<20 3×( )<38 ( )×4<22 6×( )<34 7×( )<24 2、用竖式计算

18÷4 45÷6 32÷5 80÷9 独立完成,反馈,讲评。 3、练习第5题 4、练习6、7两题

第7题要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最后全班交流解题方法。 5、练习第8题

先出示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盒,演示用丝带围一圈后还多5厘米,让学生算算丝带的长度。

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彩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方形的周长,一部分是剩余的5厘米。思考可以怎样检验计算是否正确,体会“8×4+5=37”和“37÷8=5??2”的

联系,感悟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第8题, 反思与小结:

第四课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例4及练习十三的第2、3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饮料柜图片,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三上数学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三上数学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6075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